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台灣眼視光學學會 推驗配衛教五撇步

台灣眼視光學學會 推驗配衛教五撇步

台灣眼視光學學會 推驗配衛教五撇步

台灣隱形眼鏡族群龐大,但有近六成民眾購買隱形眼鏡時沒有驗光,且有八成民眾不知道自己角膜弧度;台灣眼視光學學會呼籲,在台灣驗光人員法正式上路後,期許全民共同推廣「隱形眼鏡驗配五步驟」:問、驗、推、戴、追!透過專業驗配服務,與眼科醫師共同樹立預防及照護體系的第一防線,守護國人眼睛健康。

 「驗光人員法」105年公布實施後,隔年第一批驗光人員通過考試並取得證書,象徵台灣在視力保健的推動上,向前邁進一大步。台灣眼視光學學會與遠見雜誌日前共同舉辦「隱形眼鏡驗配5撇步—眼睛健康eye注意」記者會,公布「眼睛保健—隱形眼鏡認知行為大調查」最新結果。

 台灣眼視光學學會賴裕源理事長指出,透過本次大調查發現,雖然65%民眾知道「驗光人員法」,也明白需領有證書才能執行驗光業務,但在實務運作上,還有很大的教育空間。而驗配5步驟——問、驗、推、戴、追,透過完善的流程,有助於視力矯正,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隱形眼鏡。
 
 衛福部醫事司石崇良司長表示,隱形眼鏡看似簡單,但在選擇與使用習慣上有許多技巧。台灣目前有九千位具執照的驗光人員。石司長提醒,視力矯正的步驟囊括了診斷、驗光、配鏡和追蹤,除了由眼科醫師診斷,專業驗光人員可在驗光、配鏡等方面提供協助。
 
 台北市驗光師公會吳昭漢理事長強調,隱眼驗配5步驟裡,驗光人員透過詢問,可瞭解使用者的需求,進而推薦真正適合的隱形眼鏡;此外,看不清楚不等於度數不對,還可能是其他問題,這時專業驗光人員會協助把關,提醒消費者去看眼科醫師;同時肩負起衛教角色,灌輸使用隱形眼鏡的正確概念。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