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地震不驚慌 做好趴掩穩

地震不驚慌 做好趴掩穩

地震不驚慌 做好趴掩穩

今年二月六日強烈地震震垮花蓮七棟大樓,更是震出在面臨地震時,自己能擁有如何安全躲避與避難逃生的安全作為是當前重要課題,每年政府在各級學校於九月二十一日時會舉辦地震逃生演練,養成平日居安思危、災時安全逃生的能力,大家重視的地震逃生演練皆著重於學校學生或是相關場域或機關疏散演練。

然而,卻忽略在社區內有許多高齡長者缺乏此項認知與訓練,對於身為高齡自主學習團體帶領人的王錦懋老師而言,看到政府相關機關沒有做到的高齡長者族群防災教育。因此,王老師在推動高齡自主學習團體活動時,重視高齡長者在防災教育的推廣與訓練,如何讓高齡長者面臨地震來臨時,迅速做好趴下、掩護、穩住的保護自己行為外,更要教導高齡長者在居家安全時,做好重物低擺、櫥櫃固定、危物上鎖等住家環境安全,避難時及時帶上防災頭罩,更是能降低高齡長者因地震晃動時,避免因物品掉落造成受傷或傷亡的基本保命方法。

王錦懋老師再利用假日期間,走訪花蓮各社區高齡者據點,宣導以「地震不驚慌做好趴掩穩防災頭套寶平安」為主題,教導高齡長者居家生活安全與地震避難保命一定要做好趴掩穩與戴上防災頭罩的習慣。讓高齡者透過剪貼不織布後張貼於防災頭套,更是能教育高齡長者認同屬於自己的安全保護罩,提高認同使用感、降低事故發生,當每一位高齡長者自行將裁剪不織布張貼防災頭套時,顯現出自信、滿足與驕傲的面容時,王老師的防災教育宣導活動以潛移默化、寓教於樂,將戴上戴好防災頭套觀念深植在高齡長者上,也能默默讓高齡長者培養出避難逃生的安全教育。

王錦懋老師表示,有鑑於全球環境不斷變遷,天然災害無法預測何時到來,防範未然是對生命財產保障最基本的思維,相關安全應變措施與建築物結構規定能保障居家生活安全,然而在社區高齡者卻無法即時獲得最新資訊與內容,往往成為災害下的傷亡者。透過四處在社區關懷據點的相關防災教育宣導作為,在「地震來臨時如何做好趴下、掩護、穩住的保護自己應有安全注意事項」、「重物低擺、櫥櫃固定、危物上鎖的落實」及最新的防災避難逃生相關法規、遇到地震時或發生天然災害時如何讓自己掌握處理步驟等相關注意事項,更是高齡者要重視與學習。」,更重要的是教導高齡長者正確做好趴掩穩的技能、地震時戴上防災頭罩,更是王錦懋老師在社區推動高齡長者防災教育時最終目的。

王老師以趣味的方式介紹如何防災頭套除了在地震時保護好頭部外,平常可以當椅墊、靠枕、枕頭,多功能的使用,最終目的在於讓防災頭套不僅平常可以使用,遇到地震時是一個安全保護罩,讓防災頭套成為地震時保障生命的防護,了解防災頭套隱藏諸多功能與安全密語,增進高齡長者對於防災教育安全的認知,讓高齡長者樂齡學習,快樂身活。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