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長者缺牙 少咀嚼增失智風險

長者缺牙 少咀嚼增失智風險

長者缺牙 少咀嚼增失智風險

隨著醫療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也持續延長,如何維持步入老年後的生活品質更顯重要。亞東醫院牙科部醫師陳詩芸表示,口腔的健康與營養的攝取、美觀及社交活動的進行息息相關。許多長者因為牙齒問題飲食不便,營養不足,美觀不佳,漸漸斷絕與外界的互動;研究也顯示,缺乏咀嚼也會增加失智的風險。

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相當快速,以65歲為老年人口的標準,1993年台灣老年人口比率是7%,為「高齡化社會」。國發會研究預估2018年將達14%,成為「高齡社會」;2025年,將跨過20%門檻,成為「超高齡社會」。屆時全國每5位就有一位為老年人口。

陳詩芸指出,如果自然牙經過治療後條件許可當然儘可能保留,但前提是病人能做到良好的清潔,牙齒本身也能提供足夠的咀嚼功能。許多老人家因為傳統的錯誤觀念,擔心拔牙傷身,即使牙齒已經搖搖欲墜或只剩嚴重蛀牙的爛牙根,也堅持不願拔除。反而增加感染風險,成為體內不定時炸彈,而牙周病也已被證實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系統性疾病的風險。

另外,有些長者會對活動假牙有些疑問,陳詩芸說,活動假牙是利用現有的牙齒和牙床提供固持力和穩定性,本身主要結構會有一個基底板,有基本的厚度和體積以提供足夠的強度。

第一次戴都會不太習慣,人的潛力無窮,大部份的人配戴一段時間經過調整都可以適應。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因本身太過敏感而無法接受。此時則可能必須考慮植牙。

醫師也提醒,缺牙太久未重建恐造成──1.鄰近牙齒的移位,牙齒排列歪斜,假牙排牙空間減少,造成日後假牙製作困難。2.缺牙區牙床更嚴重萎縮,將來不論是活動假牙或是植牙,條件更差。3.仍有咬合的牙齒易因受力過大而搖動或加速磨損;4.忍受長期的進食困難和美觀問題,影響生活品質。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