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小孩感冒很正常,但出現「草莓舌」當心傷心腎

小孩感冒很正常,但出現「草莓舌」當心傷心腎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

小孩發燒,張口又看到「草莓舌」,可能是危險徵兆,一定要盡速就醫!

兒科醫師陳映庄在他的臉書「三寶爸-小兒科陳映庄醫師」貼出一則「觀察日記」,他分享案例提到,一名5歲小朋友高燒3天,除了發現扁桃腺紅腫化膿之外,竟還出現舌頭紅腫發炎、顆粒分明的「草莓舌」.提醒家長一定要提高警覺!



發燒先看舌頭!有這異樣叫「草莓舌」可能是3種危險疾病訊號

舌頭紅腫發炎,味蕾一顆一顆粒粒分明,看起來像是嘴巴含著一顆大草莓,就是所謂的草莓舌。陳映庄醫師強調,「發燒合併草莓舌」是一個危險的徵兆,通常代表黏膜有相當激烈的發炎反應,代表性疾病包含「川崎氏症」、「猩紅熱」和「金黃葡萄球菌感染毒性休克症候群」。這些疾病需要積極使用抗生素或免疫球蛋白來治療,一旦拖延治療、延誤病情,很可能會傷心臟、腎臟等重要器官!

根據衛福部臺東醫院的衛教資訊,猩紅熱是感染A群鏈球菌所引起,多發生在3∼5歲以上小孩,可能出現發燒、喉嚨紅、草莓舌、頸部淋巴腺腫大及手腳脫皮等症狀。至於川崎氏症的症狀與猩紅熱相似,容易混淆,而病因目前傾向與免疫系統問題相關,好發於5歲以下小孩,不具有傳染性,常見症狀便是小朋友發燒不退且長達5天以上。

心急的你,如何跟小兒科醫生描述病情?

「說真的... 小孩一年感冒發燒個3∼5次,有的甚至10次,真的很常見,如果是一般感冒,通常燒兩天左右就結束,其實是不要緊的,最重要的是要觀察是否有危險的徵兆出現!」陳映庄醫師提醒,很多家長只要小孩感冒、發燒就會很慌張,一股腦地描述幾點發燒、幾點退燒等細節,希望有助醫師診斷,其實醫生想知道的是「除了發燒之外,還有什麼症狀?」最重要的是觀察是否有「危險的徵兆」出現,要特別小心。

醫生治病是專業,病人看醫生也是門學問。對家長來說,帶小孩去看醫生卻不知道如何描述小孩的病情,也是一大煩惱。對此, 「王杰凱小兒科診所」臉書粉絲專頁過去也整理幾個幫助描述病情的重點,有助於讓醫師更準確地評估病況,比如:

發燒到幾度要用體溫計量出一個精確的數字,「覺得燙燙的」等抽象的感覺描述對於診斷幫助不大。

發燒的時間長短很重要,盡量以小時為單位給出精確的時間長度。很多家長喜歡用「幾天」來描述發病時間,這有時會讓醫生判斷錯誤,很多人的「兩天」只是昨日、隔天之差,實際上只有一天的長度,這樣就會讓醫生誤判。

不用鉅細靡遺地描述幾點發燒、幾點退燒,只要說幾點開始發燒、最高發燒溫度到幾度、有沒有吃藥,這樣就夠了。

小孩有沒有活力、食慾很重要,因為精神活動力很差的,可能是嚴重感染的警訊。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