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異位性皮膚炎又癢又發熱?原來汗流得不夠,症狀更嚴重!

異位性皮膚炎又癢又發熱?原來汗流得不夠,症狀更嚴重!



早安健康/豊田雅彦(日本皮膚科學會認可皮膚專科醫師)

健康流汗,讓肌膚容光煥發

用流汗幫肌膚解熱,有效解決三大問題

「 肌活替肌膚降溫(冷卻)」這個步驟也與保濕密不可分。但,為什麼肌膚內部需要特別降溫呢?

大家應該不陌生:發癢的肌膚多半呈現泛紅狀態,對吧?

肌膚泛紅,就是肌膚正在「發熱」的現象;而發熱代表皮膚正處於發炎狀態,伴隨而來的症狀就是搔癢難耐。由此可知,只要讓肌膚冷卻,就能舒緩發炎、搔癢與紅腫的問題。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編輯推薦:冬天臉紅紅原來是這原因!5招解決臉頰泛紅)

一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發炎、呈現發熱現象。

這表示皮膚內部正處於灼熱的狀態。如果肌膚持續乾燥、缺水,熱氣就會一直悶在皮膚裡。但若這時給予充分的補水保濕,那麼,悶在肌底的熱就能被蒸散排出體外,不但能替肌膚解熱,還具止癢效果。正如同受潮的紙張起不了火,水潤的肌膚也不容易引起發炎。此外,維持肌膚潤澤,也有助外用藥滲透至肌膚底層,好處多多。

所以,我認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首要應以「保濕」來維持理想的肌膚狀態。只要實行肌活強化保濕,就能穩定膚況,而這也正是改善皮膚疾病、讓肌膚更加健康美麗的基本方針。

流汗後保持清潔,是美肌的祕訣

我常告訴我的病人「要多流『好汗』喔!」因為流對汗,對肌活的效果也有很大助益。但有些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跟我訴苦:「擠電車時全身狂冒汗,讓人渾身不舒服,皮膚也跟著癢起來!但車廂裡擠得要命,想抓也沒辦法……」。

的確,因為壓力逼出的「黏膩壞汗」與運動後流完的「清爽好汗」,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汗。至於究竟如何才能多流後者這種「乾爽、潔淨的好汗」,亦正是美肌的關鍵所在。

人的汗水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出於精神壓力的濕黏「壞汗」,例如冷汗、含有脂肪的油汗、手汗等。另一種則是在運動或入浴後,體溫上升、體內循環加速所排出的清爽又不黏膩「好汗」。這兩種汗的成分與pH值(標示液體酸鹼性的單位,中性為7)完全不同。好的汗水pH值會超過9,接近肥皂的弱酸性,99%的成分是水分,且具良好的洗淨效果,汗水本身也不會造成搔癢。

由於汗水蒸發時,會一併帶走熱能、降低體溫,所以「好汗」對於肌膚來說有三大功用。首先是保濕,因為汗水能滋潤肌膚表層;其次是強化防護,因為當汗水與皮脂混合形成皮脂膜,便可有效抵擋細菌或過敏原侵害人體。

最後一點,就是「 肌活維持肌膚潔淨(清潔)」的作用,也就是好汗能帶走肌膚表面的污垢。不過,流汗後切記要儘速清潔,因為健康的肌膚呈弱酸性,當pH值過高的汗水長時間覆蓋在肌膚上,會破壞原有的菌叢生態。

此外,擱置的汗液也是細菌絕佳的養分來源,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例,它是存在於人體各部位的正常菌叢,但當它大量增生時,便有害人體,讓原本健康無恙的人,也變得容易感染食物中毒、肺炎、腸胃發炎或引起化膿感染等。

「肌活維持肌膚潔淨(清潔)」的關鍵,就在於能否常保持肌膚清爽潔淨。例如出汗後立刻沖澡、用水清潔容易發炎的部位並換上乾淨的衣物等。

建議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能微微出汗的運動習慣,以便促進排出好汗,進而加速新陳代謝、使皮脂自然分泌,並讓汗水所形成的皮脂膜達到保護肌膚、提升肌膚滋潤度的功效。若是不常排汗,體溫或肌膚溫度容易上升,不僅會加劇發炎狀態,也容易導致肌膚乾燥、引起細菌感染,讓經皮毒有機可乘。

所以,善用保濕產品固然重要,但若整天待在冷暖氣房又缺乏活動、完全不流汗,再怎麼保濕也沒辦法提升皮膚的狀況。

你所不知道的「好汗」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排汗量通常比一般人少,因此,也讓累積在皮膚裡的悶熱更難排出體外。

排汗量少的原因之一,就是患者往往擔心流汗會觸發皮膚搔癢,而且存在著「汗水會使異位性皮膚炎惡化」這樣錯誤的觀念,所以不太敢運動。我希望能將這樣的認知導正,並讓患者了解:汗流得不夠,才會讓症狀更加嚴重。

患者排汗量較少的第二個原因,則在於自律神經,尤其是交感神經紊亂,導致排汗機能低下。換句話說,若能加強排汗機能,便可望改善異位性皮膚炎。此外,皮膚炎會使肌膚的防禦機能受損、角質缺水。此外,角質的含水量也會隨著排汗減少而低下。

另一項最近的研究則證實,部分保濕產品能有效促進人體靜止未活動時的「基礎排汗量」。可見充分使用保濕產品的目的,除了增進排汗機能,還能讓角質層的保水量回復正常。

不用一忍再忍!享受人生同時揮別肌膚困擾

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的人,除了會為避免流汗而不敢運動之外,日常生活中也常被諸多限制束縛。

例如「皮膚發炎不能吃含小麥、米、豆類的東西,肉類和油膩的食物也不准碰」。但這樣的飲食生活,有誰能忍受?除了選擇食物受限,「塵蟎等室內過敏原」、「毛毯和窗簾」、「寵物或植栽」等,也都要盡量避開。

然而,我們並不是住在無菌室裡面,也無法終其一生足不出戶。說得誇張一點,大概也只有住進棺材才能實現這種「完全純淨」的生活。

相信各位也認為:能盡情大快朵頤、每天都有寵物或療癒植栽陪伴、無須一舉一動都小心翼翼,同時還能擁有健康肌膚,這樣的生活才最自在愉快吧?而本書所介紹的「肌活」,正是以「幫助你實現這個願望」為目標所設計。

清潔與保濕並重,就能打造健康美肌

有一個重要觀念必須注意,那就是:肌活的平衡。

舉例來說,洗澡雖能洗淨身體,卻會一併帶走肌膚的水分,如果未能立即補水,即會呈現乾巴巴的狀態,因此需要做好保濕。

也就是說,「肌活維持肌膚潔淨(清潔)」與「肌活保持肌膚水潤(保濕)」看似是兩個相左的步驟,但若能取得兩者之間的平衡,便有掌握到肌活的重點。

有的人保濕做得滴水不漏,卻疏於肌膚清潔,總是隨便沖幾下就完事;也有人清潔做得很徹底,卻怠忽保濕,什麼都不擦。然而,過與不及的習慣,都會影響肌活的成效,還有可能不但無法改善問題,反而削弱肌膚的健康。

唯有掌握清潔與保濕的平衡,同時兼顧「肌活替肌膚降溫(冷卻)」,才是實現肌活的要領。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