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日常4招 遠離痔瘡

日常4招 遠離痔瘡

日常4招 遠離痔瘡

長痔瘡的人容易坐不安穩,因為壓到腫脹患處常會引起疼痛。執業中醫師郭鈺安表示,二十至五十歲的人相對容易長痔瘡,患者常有腫脹疼痛、便血、肛門不適、肛門腫物脫出或突起等症狀,治宜消腫止痛、清熱潤腸、固脫止血、去風涼血。建議做好四個保健,有助預防痔瘡發生。

郭醫師指出,倘若患者出現便血色鮮紅、滴血、肛門搔癢、口咽乾燥、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等症狀,辨證上多屬風傷腸絡,治宜清熱、祛風、涼血;倘若患者出現便血色鮮紅、量較多、肛內腫物發生外脫、可自行回縮、脫出物滲出液較多、肛門灼熱、黏膜糜爛、大便黏滯、舌質紅、苔黃膩等症狀,辨證上多屬溼熱下注,治宜清熱、滲溼、止血。

郭醫師指出,倘若患者出現肛緣腫脹、隱隱見到紫瘀、內痔脫出、疼痛劇烈、表面紫暗糜爛、肛管緊縮、便祕、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黃等症狀,辨證上多屬氣滯血瘀,治宜行氣化瘀、消腫止痛。

倘若患者出現痔核脫出、不易復位、肛門下墜感、便血色淡、氣短懶言、精神疲勞、身體乏力、胃口差、便溏、臉色無華、舌質淡、苔薄白等症狀,辨證上多屬脾虛氣陷,治宜補中益氣、固脫止血;倘若患者出現便血色鮮紅、量少、身體瘦弱、口咽乾燥、大便乾結難解、潮熱盜汗、舌質紅、苔薄等症狀,辨證上多屬陰虛腸燥,治宜滋陰、清熱、潤腸。

四個保健措施,有助預防痔瘡發生。

第一,對於久坐族來說,因為常常需要坐著,所以容易造成氣血不暢,建議工作一段時間變換體位,以便促使局部氣血循環順暢,如此可望防止屁股生痔瘡。

第二,痔瘡跟飲食習慣也有很大關連性,建議日常三餐飲食宜清淡,少喝酒、少吃刺激性食物或調味品,可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增加攝取纖維質,如此有助保持良好排便情形,這樣對防治痔瘡可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患者可以做簡單的按摩活動,可以使用食指、中指墊衛生紙或紗布塊按摩痔核,順時針按摩五分鐘,再逆時針按摩五分鐘,每天晨起或睡前各按摩一次,透過按摩可望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減輕局部充血與疼痛。

第四,上大號之後倘若只用衛生紙擦乾,不一定能夠完全擦乾淨,建議配合溫水沖洗才能徹底保持肛門潔淨,使用溫水還可稍為刺激周圍神經,進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順暢,對於減輕疼痛、緩和病情也有幫助。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