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冬令食補 呷健康養生

冬令食補 呷健康養生

冬令食補 呷健康養生

近日氣溫驟降,正是冬令食補季節,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林育群醫師表示,中醫強調人體與自然環境協調,熟悉大自然氣候變化規律並採取因應措施,對於疾病預防與健康維護相當重要;冬至及夏至是自然界陰陽之氣消長轉折點,季節交替轉變時會造成過敏性體質患者或過敏疾病頻繁發作,例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針對這些在冬季好發疾病,中醫認為是人體體內的寒邪所造成,古人利用特定的中藥在穴位進行敷貼,以達到避免疾病發生的效果。

林育群醫師也說明「三九天灸療」是從冬至後以九天為一個計數單位,於每年冬至後的三個九天,利用溫熱性質藥物,如細辛、白芥子、艾葉等,製成外敷膏藥,敷貼在人體特定穴位,透過刺激穴位改善體質與症狀,提高免疫力,進而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李青樺醫師指出,台灣有「補冬」習俗,俗諺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古人認為冬天寒冷需要補充營養,也犒賞一年來的辛苦,但現代人餐餐大魚大肉,調味辛辣,加上作息不正常,導致體質易燥熱上火,吃補後反而出現口乾舌燥、喉嚨痛、冒痘痘、便祕甚至痔瘡出血,建議可多吃四神湯。

李青樺醫師說,原名「四臣湯」的四神湯,由蓮子、茯苓、山藥、芡實或薏苡仁四味組成,屬中藥的臣藥,台語「臣」與「神」諧音而得名,有顧脾胃、補腎、利濕功效,對於環境濕氣較重的台灣很適合,能排除身體多餘水分,是各種體質皆宜的食療方,從孩童成長發育到大人補脾胃、補氣、安心神一次到位,且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能補足營養。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