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退化性膝關節 治療選項多

退化性膝關節 治療選項多

退化性膝關節 治療選項多

很多人都有膝蓋痛經驗,對膝關節治療印象還停留在「多吃維骨力、打玻尿酸(關節注射液),膝蓋完全壞了再換人工膝關節」;衛福部新營醫院院長陳明智醫師表示,醫療進步,對膝蓋疼痛,除吃止痛藥及最終的全膝人工關節外,目前已有多種治療選項,呼籲有退化性膝關節問題民眾不要諱疾就醫。

新醫骨科醫師林孝儒表示,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十五%,換算有每三百五十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五十八歲以上長者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有關節退化問題;七十歲以上老人有七成以上罹患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女性患者多於男性,六十五歲以後,女性關節退化機率是男性的三到四倍。

林孝儒醫師指出,若出現關節僵硬、上下樓梯或蹲跪變得困難、活動時出現聲響、關節疼痛或腫,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警訊。輕微的可由復健開始,減重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第一步,可減輕膝關節負擔,另也應少做如蹲、跪、下樓梯等施加大幅壓力動作,並多訓練肌肉,特別是股四頭肌,讓外緩衝器分擔內緩衝器的工作量。

林孝儒醫師說,如復健無效,可進行藥物治療,常見的有非類固醇止痛劑、肌肉鬆弛劑或是貼布,能有效緩解急性期症狀,但不能長時間服用。第三是注射治療,注射玻尿酸可補充關節液,潤滑也有消炎止痛及抑制軟骨退化作用;另一種則是很多運動名人採用的PRP增生療法,萃取自身血液中的生長因子打在受傷地方,促進修復及生長,以再生強化取代傳統消炎止痛,因使用自體血液分離製成高濃度生長因子,所以沒有排斥、傳染病或是激發自身腫瘤等風險。

林孝儒醫師強調,PRP增生療法目前為全自費,雖屬高安全性治療方式,但僅適用於輕至中度患者,不能保證完全有效,治療前仍需與醫師詳細討論。最後一種則是手術治療,除以高度成熟的全膝人工關節置換,高脛位截骨手術及單側人工關節置換也都開始在治療色上佔據一席之地。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