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肢體淋巴水腫 整合性醫療

肢體淋巴水腫 整合性醫療

肢體淋巴水腫 整合性醫療

86歲老翁,因攝護腺癌接受外科治療,切除腫瘤與腹腔淋巴結廓清手術。近10個月開始發現右下肢明顯有腫脹,嚴重影響步行。經檢查後證實為腹腔淋巴結廓清後肢體淋巴水腫,台中榮總整形外科賴志昇醫師為他執行超顯微淋巴管靜脈管接合手術,手術後初期,腿圍稍有改善,右下肢沈重感亦改善。在手術後30個月,腿圍明顯改善,右下肢沈重感與步行亦有顯著改善。

台中榮總整形外科淋巴水腫治療中心醫師賴志昇指出,肢體淋巴水腫是淋巴回流受阻變慢,使淋巴液堆積在受影響肢體產生腫脹的現象。其成因包括有嚴重外傷、組織感染、手術或癌症放射治療後,或是先天不明原因造成。肢體淋巴水腫的臨床表徵,在受影響肢體有沉重感覺、水腫和偶爾疼痛感,也容易有蜂窩性組織炎的發生,大多發生在單一側肢體。晚期的肢體淋巴水腫會有皮膚變化,例如:變色黯沉、皮膚疣狀增生和角化過度,最終肢體變形則造成象皮病淋巴水腫。

賴志昇指出,目前肢體淋巴水腫的治療方法可分為內科保守性療法(如:抬高肢體、按摩、壓力衣),外科生理性手術療法(如:淋巴管與靜脈管接合手術、淋巴組織皮瓣移植手術),與外科切除手術(如:皮下水腫組織切除或皮下脂肪切除手術)。

內科保守性療法:肢體淋巴水腫有病徵後,大多會建議由保守復健治療開始,主要幾種治療方式有:1.肢體抬高運動。2.彈性繃帶加壓肢體。3.肢體按摩。4.氣壓式加壓肢體。5.壓力衣穿戴。

外科生理性手術療法,主要有兩種術式:1.肢體淋巴管與靜脈管接合手術-將淋巴液重新引流至週邊靜脈血管,減輕肢體腫脹。2.顯微淋巴組織移植手術-移植身體健康的淋巴組織到肢體淋巴水腫區域,吸收淋巴液再引流到靜脈系統。

賴志昇說,如果內科保守性療法、外科生理性手術療法,仍無法為病患改善肢體淋巴水腫的問題,則可以再建議是否接受皮下水腫組織切除或脂肪切除手術。但是外科切除手術後,仍然是需要穿戴壓力衣,以漸少肢體淋巴水腫復發問題。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