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類風溼關節炎主影響手腳關節 有常見症狀應警覺

類風溼關節炎主影響手腳關節 有常見症狀應警覺

類風溼關節炎主影響手腳關節 有常見症狀應警覺

類風溼關節炎真正病因仍未明確。執業免疫風溼科醫師胡宗慶表示,類風溼關節炎主要影響手腳關節,也會侵犯頸椎及顳顎關節,還可能影響其他器官如眼睛、皮膚、肺部、心包膜、血管等。

胡醫師指出,約有一成病人是以急性多發性關節炎、關節疼痛表現出來,多半會有全身性症狀,包括發燒、淋巴腺腫大、脾臟腫大,大約三分之一病人起始是局限在一個或數個關節炎,約有三分之二病人起初只有一些不典型不適症,比如疲倦、噁心、全身無力、骨頭或肌肉隱隱作痛·還可能出現滑囊膜發炎。

醫師指出,類風溼關節炎最常見關節症狀是疼痛,活動時症狀往往加劇,關節僵硬出現於長期間不活動之後,如清晨剛睡醒時,滑囊膜發炎則會造成關節腫脹、壓痛、活動不良、典型侵犯關節是在手腕。

值得注意的是,患處長期發炎之後,類風溼關節炎會引起特定關節變形,如在手部造成天鵝頸變形,這是近端指關節過度伸展、遠端指關節過度屈曲,手指變形成很像天鵝頸外觀,以致病患可能無法握緊拳頭。

類風溼關節炎病患發病後,若沒有妥善治療,病情嚴重者往往雙手變形,膝部腫脹,關節破壞嚴重的話,外出可能要靠輪椅代步。

胡宗慶醫師表示,類風溼關節診斷一般使用美國風溼病學會建議為標準,符合四項或以上就能達成診斷;治療方式包括衛教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物理復健治療、骨科手術治療等。

發病後常見症狀包括晨醒關節僵硬,且僵硬不適感覺超過一小時以上;三個或以上關節發炎,而且持續六週以上;手指關節發炎,而且持續六週以上;對稱性關節發炎,而且持續六週以上;身體特定部位可以摸到皮下結節,亦即類風溼結節;血清類風溼因子(一種自體抗體)呈現陽性反應;進行關節X光檢查,發現存在病變情形。

雖然這套診斷標準不失為簡單準確的方法,但是更早期發現以便預防關節受到侵蝕變形,更是診斷的第一要務,這種疾病至今無法根治,現代醫療科技可使多數病情獲得控制,使患者可以繼續正常生活與工作。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