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減重專輯】產後肥胖怎麼辦?醫師分析肥胖3原因 產後減重可朝3方向計畫

【減重專輯】產後肥胖怎麼辦?醫師分析肥胖3原因 產後減重可朝3方向計畫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女性應保持良好心情,不要有太大的壓力,雖然有些網站建議,產後媽媽6週內體重應回復到與孕前增加不超過10%,但有90%的人都無法達到這個條件,如果還是因為肥胖問題感到很困擾,也可以尋求婦產科和新陳代謝科協助。

女性生產後常常會在意自己的身材走樣,想要瘦身又不知道怎麼做,用錯方法反而瘦不下來又會影響產後的恢復、哺乳。

台北醫院婦產科醫師林峻宏表示,如果體內的水、脂肪量一下子減少太多,反而會導致熱量、油脂累積,體重會呈現U型變化,一開始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最後體重又會再增加回復,建議產後減重可以朝3方向進行。

什麼是產後肥胖? 哪些原因會造成產後肥胖?
「產後肥胖」的定義與一般肥胖標準沒有明確的不同,都是以身體質量指數(BMI)為標準。林峻宏醫師提到,正常BMI應在18.5-24.9,BMI在25-29.9為「過重」,30以上就叫作「肥胖」。

不過,懷孕期間因應胎兒成長、生產的失血,以及母乳產生等,懷孕婦女體內的總水量、脂肪量自然會因此增加。此外,婦女須提供養分孕育胎兒,通常會建議懷孕婦女攝取足夠的營養、熱量,並依照孕前BMI數值增加孕期的體重。

國健署、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都表示,懷孕前女性BMI<18(過輕)建議增加12.5-18公斤;BMI=18.5-24.9(正常)建議增加11.5-16公斤;BMI=25-29.9(過重)建議增加7-11.5公斤;BMI≧30(肥胖)建議增加5-9公斤。

因此,林峻宏醫師分析,產後肥胖主要有3個原因有關,包含:

懷孕前體重:有文獻指出,孕前BMI越高,產後體重回復的比例就越低,產後越不容易回復到原本產前的正常體重
懷孕過程飲食、運動、生活習慣:懷孕初期會分泌黃體素,使身體活動力減低、肌肉較放鬆,沒有運動、維持肌肉量就有可能會產後肥胖
產後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產後坐月子沒有運動,月子餐或飲食上又採高油高鹽,很有可能會有肥胖問題
產後減重3方向計畫 不須太有心理壓力
如果產後媽媽們想要減肥、控制體重,林峻宏醫師建議可以朝以下3個方向進行,包含:

母乳哺餵:
母乳中有油脂、澱粉等。林峻宏醫師表示,母乳哺餵其實是產後體重及熱量消耗很重要的出口,也能增加媽媽們的自信心,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規則運動:
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前、孕中、產後都要有規則運動,建議每週累積約150分鐘中等程度的有氧運動,走路、飛輪、跳舞、有氧、重訓、伸展、瑜伽或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維持身體的肌肉量、基礎代謝率,才能幫助產後的體重恢復。

規則均衡飲食、水分補充:
不建議採用斷食法,可以採少量多餐的方式均衡飲食,不要有過多的油脂、澱粉等,並以蛋白質攝取為主,搭配維生素、礦物質等,此外建議一天至少要有2000C.C.的水分攝取。

此外,根據文獻顯示,產後3個月內大多數女性都還不一定能夠回到產前的體重,產後3個月到1年的時間才是比較可以慢慢減少體重的時間。而且因為減重造成心理太大的壓力,很有可能會造成產後憂鬱。

林峻宏醫師建議,女性應保持良好心情,不要有太大的壓力,雖然有些網站建議,產後媽媽6週內體重應回復到與孕前增加不超過10%,但有90%的人都無法達到這個條件,如果還是因為肥胖問題感到很困擾,也可以尋求婦產科和新陳代謝科協助,檢查了解是否有需要進一步治療的疾病。

TOP

【減重專輯】從中醫了解肥胖、減重(上) 認識5種肥胖體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病人若為全身型肥胖,中醫師會先評估並針對5種不同的體質進行調理,其中有1種為先天肥胖體質,有4種屬於後天因素造成的肥胖體質,依照不同的體質有不同的減肥方式。

中醫有「肥人多痰、肥人多濕」的說法,從中醫角度來看,體質其實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因此,民眾若想要減肥、減重,或許可以先從了解體質、調理體質下手。

台北醫院中醫科鄭伊倫醫師表示,病人若為全身型肥胖,中醫師會先評估並針對5種不同的體質進行調理,其中有1種為先天肥胖體質,有4種屬於後天因素造成的肥胖體質,依照不同的體質有不同的減肥方式。

先天體質-陽虛水泛 與「腎」有關
先天肥胖體質主要與內分泌遺傳性問題有關,其中「腎」與此較有關聯。中醫師鄭伊倫表示,腎是人天生的動力來源,它有如馬達可以提供身體驅動力,去驅動身高成長、生殖系統發展,以及青春期轉骨等作用。

而腎陽虛的人先天驅動功能較差,天生代謝功能也較差,循環、代謝功能不好的情況下,廢物排出狀況不佳,而血糖、血脂等也會囤積在身體裡。此外,腎陽虛的人可能也容易有些長期疾病、遺傳性疾病,進而造成內分泌失調等問題。

中醫師鄭伊倫指出,在中醫上這類病人屬於「陽虛水泛」的肥胖體質,有這種體質的人通常臉色暗沉,且特別容易怕冷、有腰痠等問題,會有「痰濕」積在身體裡

體質受後天影響 3因素導致後天肥胖體質
而體質其實會隨著年紀、環境變化、生活習慣、運動習慣、飲食習慣等轉變。中醫師鄭伊倫表示,肥胖體質不只有先天的部分,有些人本來是健康的,也會因為某些問題造成體質偏差導致肥胖,而後天改變、肥胖的因素可簡單分為以下3項:

飲食
「飲食不節」:吃東西沒有節制
飲食多「高粱厚味」:吃較多精緻澱粉、重鹹、辛辣的重口味食物
情緒、壓力
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家庭因素等,造成情緒問題、長期壓抑而影響體質
面對壓力、情緒時會暴飲暴食,以「吃」為舒緩窗口
運動
不喜歡運動、長期不運動者,身體動能不足
「久坐傷肉」:長期坐著,越坐越覺得肉都鬆鬆垮垮的、越來越沒力
「久臥傷氣」:喜歡躺著,躺久了傷身體的氣,越躺越累
上述這些因素都會造成身體漸漸偏向容易肥胖的體質。中醫師鄭伊倫提到,常見導致肥胖的體質大概可分為4項,分別為「脾虛濕阻」、「胃熱濕阻」、「肝鬱氣滯」、「氣血兩虛」。

後天體質1-脾虛濕阻 常見下半身肥胖
「脾」在中醫來講,有偏向消化、調理水分的功能,中醫師鄭伊倫表示,中醫所說的「運化水谷、水濕」就是指消化並把水排掉的動作,而這個部分是「脾」負責的,脾虛就沒辦法排水,便會造成「脾虛濕阻」。

中醫師鄭伊倫指出,「脾虛濕阻」的人通常下半身較肥胖,有下半身水腫狀況,並常合併有一些腸胃道問題(如:不想大便、吃生冷食物就拉肚子),這是因為有太多痰濕、水濕卡在消化器官,造成腸胃道以下有比較多的堆積,而「脾虛濕阻」通常是因為以下原因造成的:

長期久坐、不想動
體質偏濕冷又吃較多生冷的食物
後天體質2-胃熱濕阻 食量大、皮膚易出油長痘痘
「胃」在中醫的偏性較特別,與虛或實無關,而是與熱有關,當人胃有熱時,會覺得無法滿足、填滿胃,也就是所謂的「胃熱濕阻」體質。中醫師鄭伊倫提到,「胃熱濕阻」的人食量大,較容易吃很多而肥胖,而「胃熱濕阻」通常是因為以下原因造成的:

吃較多重口味、精緻澱粉類食物
無法克制自己飲食,吃太多東西
而這些飲食習慣會造成胃的容積越來越大,也較容易有一些火氣在胃裡面產生,因而導致惡性循環,想要吃更多的東西去消耗火氣。

中醫師鄭伊倫指出,這類病人常有大便較黏、排便上不乾淨的情況,或是因為熱過多消耗腸胃道的水分導致便祕、大便如羊便便等,此外,皮膚也較容易出油、長痘痘。

後天體質3-肝鬱氣滯 常見壓力型肥胖
「肝」在中醫上是一個推動氣的主要器官,而壓力的調控也與肝氣有關。中醫師鄭伊倫表示,「肝鬱氣滯」體質常會導致壓力型肥胖,原因包含以下:

求學、工作、家庭等問題,造成壓力、情緒影響
面對壓力時,常以吃甜食、炸雞、大餐等作為舒緩的窗口
這類體質的人常常有情緒、壓力問題,而壓力來了就暴飲暴食,壓力退了又會自責自己怎麼吃這麼多,因而沮喪、不吃東西,所以這類病人通常體重會呈現非常劇烈的波動。

此外,中醫師鄭伊倫提到,「肝鬱氣滯」的肥胖病人,可能也會伴隨一些月經問題,有月經不規則、特別不適的經前症候群(如:容易煩躁、胸部脹或痛等)等情況,甚至月經來前有全身性不舒服的問題。

後天體質4-氣血兩虛 虛胖型體型
至於「氣血兩虛」體質的人,通常體型會比較偏向虛胖型。中醫師鄭伊倫表示,氣血兩虛的狀況比較像是長期消耗過後的一個情形,造成這類體質的原因包含:

不活動、不運動
久坐、久臥
中醫說「久坐傷肉、久臥傷氣」,當人不運動久了,氣血、循環狀況會慢慢變差,氣血的儲量慢慢變少,等年紀大了到中年以後,就會開始覺得自己體力跟不上、衰退很快。

中醫師鄭伊倫提到,以現代的角度來看,就是運動量越少,基礎代謝也慢慢下降的概念,當人年紀越來越大,代謝下降再加上基礎的消耗量下降,整個人就會呈現一種低速運轉的狀態,只要驅動身體去做事,就會覺得特別累、喘。

中醫師表示,「氣血兩虛」體質的肥胖病人看起來是很虛弱的胖,而且臉色較蒼白,容易有頭暈、心悸的狀況,一點點活動,像是爬個樓梯、斜坡就覺得很喘。

體質並非單一不變 會有變化、混合性狀況
肥胖有先天因素造成,也有後天因素影響,容易造成肥胖的體質可簡單分為上述5種。不過,中醫師鄭伊倫提醒,每個人的體質不一定只有單一一種,有可能會有混合性的狀況,需要經由中醫師評估,再針對不同狀況進行調理。

TOP

【減重專輯】從中醫了解肥胖、減重(下) 5種肥胖體質如何調理、減肥?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民眾若想藉由中醫減肥,可透過藥物、埋線、針灸等方式進行體質調理、減重,此外飲食、飲水、運動也要注意。

中醫認為肥胖與體質有關,其中有5種體質是常見的肥胖體質,包含先天因素造成的「陽虛水泛」體質,以及後天因素導致的「脾虛濕阻」、「胃熱濕阻」、「肝鬱氣滯」、「氣血兩虛」體質。

民眾若想藉由中醫減肥,可透過藥物、埋線、針灸等方式進行體質調理、減重,此外飲食、飲水、運動也要注意。不同治療方法有哪些減肥功效?不同體質該如何調理、減重?,台北醫院中醫科鄭伊倫醫師一一告訴你。

5種減肥體質 如何使用中藥調理?
民眾若有肥胖問題想尋求中醫藥物治療,中醫師鄭伊倫表示,中醫師會先對病人進行評估,再針對不同體質使用不同的藥物調理,以下是針對5種肥胖體質的藥物調理方法:

「陽虛水泛」體質
特徵:腎虛、代謝循環功能不好、臉色黯沉、怕冷
藥物治療:中醫會使用偏溫暖的代謝藥,這些代謝藥通常有些強心的功能,會讓病人有身體較熱、較不怕冷,或較有體力的感覺。
「脾虛濕阻」體質
特徵:脾虛、下半身肥胖、下半身水腫
藥物治療:用藥調理脾胃功能,並使用利水的藥物,讓身體過多的水分藉由排尿、排汗等方式排出。
「胃熱濕阻」體質
特徵:胃熱、有火氣、排便問題(如:便秘、大便較黏)、皮膚出油、痘痘
藥物治療:使用抑制食慾、清除火氣、增加排便的藥,而藉由排便也可排掉火氣,避免病人一直想吃東西。
「肝鬱氣滯」體質
特徵:有壓力、情緒問題、報復性進食的情況
藥物治療:使用疏肝或安神的藥物去做處理,調節壓力使其情緒較平穩,在面對壓力變化時較舒適,也不會因此報復性進食。
「氣血兩虛」體質
特徵:氣血儲量變少、循環代謝下降、易喘、易累、臉色蒼白、有頭暈、心悸等問題
藥物治療:補氣血,並使用較偏溫暖的代謝藥物,藥物有強心功能,病人會較有體力的感覺
中醫師鄭伊倫提到,有些病人不需要特別加強代謝的部分,單純使用中藥調整體質,將體質調整回來就會自己慢慢變瘦,但有些人減重會有「卡關」的情況,這時可能就會加強一些代謝藥,增強心臟、內分泌代謝功能。

中藥調理 VS. 埋線、針灸 治療有何不同?
除了中藥調理體質外,也有埋線、針灸等減重方法。中醫師鄭伊倫提到,埋線、針灸等,對身體來說是一個外來物的入侵,此時身體會驅動一些類似免疫功能的反應,以埋線為例,身體為了消化埋入的線,會順便消化掉周邊的一些脂肪。

因此,在進行埋線、針灸等治療時,中醫師會選擇脂肪較厚、較多的地方,以及能抑制食慾、利水消腫、增強代謝等減肥相關的穴道,進行治療。不過,中醫師鄭伊倫表示,埋線、針灸等比較屬於局部性雕塑,而且脂肪有可能會回填到埋線或針灸的地方。

中醫師鄭伊倫提到,如果是屬於全身型肥胖的病人,在治療上會建議先用中藥調理體質、降低一些體內脂肪後,再進行針灸、埋線等局部雕塑。

3生活習慣應注意 長期維持、養成才可控制體重
不過除了藥物、埋線、針灸等治療方式外,飲食、運動等習慣也要注意。中醫師鄭伊倫表示,中醫跟西醫看法一樣,認為飲食在體重影響佔7-8成,運動佔2-3成,體質調整這部分中醫師可以做處理,但以下3部分就要靠病人自己回去做功課:

飲水:
中醫師認為體內累積的脂肪,需靠水、尿液等代謝排出。一般建議一天水量至少要喝足體重的30倍,夏天流汗較多建議要喝足體重的40倍,如:60公斤的人,需喝1800-2400c.c.。不過,水量還是須依個人健康、疾病狀況評估調整。

飲食:
計算基礎代謝量、活動量,調控飲食、記錄自己吃的東西,必須戒掉精緻澱粉、糖、高油脂、烤辣炸等食物。如果NG戒除有困難,可在1週設定2天放縱日,其他時間則須維持原型食物的飲食方式。

運動:
如果減肥有卡關的情形,可以開始做一些運動。建議不要做單一運動,應選一個有氧運動,一個肌肉訓練運動,採交叉訓練的方式,因為有氧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加強代謝,肌肉訓練可以避免減重過程中的肌肉流失。

中醫師鄭伊倫提醒,減重是一個長期的習慣養成,而不是單次的處理、治療,或是減重成功後就能再也不管的事,因為一旦放縱就會回到原本的狀態,因此民眾可依上述建議,計畫適合自己的減肥方式,養成一個習慣的生活模式、飲食模式做長期的維持。

TOP

【減重專輯】男女脂肪型態大不同 醫傳授「3大體型」減肥攻略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男性常見「蘋果形身材」,建議飲食方面多下功夫、控制熱量;女性多屬「西洋梨身材」或是「沙漏型」身材,飲食搭配重訓雙管齊下,有助於達到理想目標。

國人體重與體脂肪逐年增長,不過過重及肥胖比例男女有別,從脂肪儲存、基礎代謝、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等,對於擬定減重計畫或是成效也不同。想要消除惱人的贅肉,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洪泊儒表示,男性常見「蘋果形身材」,建議飲食方面多下功夫、控制熱量;女性多屬「西洋梨身材」或是「沙漏型」身材,飲食搭配重訓雙管齊下,有助於達到理想目標。

男女肥胖4大差異
1荷爾蒙
荷爾蒙對於體重和體脂肪分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除了脂肪堆積部位,還會影響女性在月經週期時出現的體重波動與體脂肪變化,因此需要彈性調整減肥方式。

2脂肪分布
男性和女性在脂肪分布上有所不同。男性通常在腹部累積較多的脂肪,形成所謂的腹部肥胖;女性則容易於在臀部、大腿和臀部周圍累積脂肪,形成下半身肥胖。不同的脂肪分布建議從減肥方法對症下藥。

3肌肉量
肌肉是燃燒卡路里的關鍵,男性通常擁有較高的肌肉質量和較低的體脂肪含量,在運動和減肥過程中較容易消耗卡路里,也容易增加肌肉量。

4代謝率
男性通常擁有較高的基礎代謝率,也就是男性相對容易消耗更多的卡路里;而女性則需要更努力控制攝取的卡路里和增加運動量。

性別不同 減重策略也不同 
洪泊儒說明,男性與女性脂肪分布型態的差異關鍵在於荷爾蒙,還有服用類固醇藥物、糖尿病患者服用胰島素阻抗藥物,也會影響身形。另外男性因脂肪堆積在內臟,罹患慢性病風險較高,也須留意。減肥的大原則就是飲食搭配運動,進一步針對不同性別的族群,制定適合的減重策略有助於消除特定部位的脂肪。

設計減重飲食時,可以根據性別的營養需求作出調整。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若減重目標為每週減輕0.5公斤,則每日應減少攝取500大卡,男性每日攝取1,500-1,800大卡,女性每日攝取1,200-1,500大卡。

性別

男性

女性

荷爾蒙類別

睪固酮

雌激素

脂肪易堆積部位

內臟脂肪

臀部與大腿

體型

蘋果形

西洋梨:一般女性為上窄下寬的西洋梨身材。

沙漏形:年長女性為上寬下也寬的沙漏形身材。

風險

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比健康體重者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根據研究,肥胖男性罹患慢性病甚至死亡的風險,比起肥胖女性更高。

減肥策略

脂肪多堆積在內臟,建議飲食方面多下功夫,減少食用精緻澱粉與反式脂肪,控制熱量。

西洋梨:建議做重量訓練

沙漏形:飲食搭配運動雙管齊下。

卡路里攝取

建議1,500-1,800大卡/天

建議1,200-1,500大卡/天

運動方式

男性傾向於進行高強度的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以提升肌肉量與運動表現。

女性偏好有氧運動和柔軟度訓練,但其實重量訓練對身形改善效果更佳。

無論性別差異,醫師提醒,極端減肥會提高落髮、亂經、情緒不穩的風險,建議一個禮拜最多減重0.5到1公斤,或是3個月內減重不超過原本體重10%,才能保持健康。減肥的原則就是控制熱量攝取、增加運動量、均衡飲食和健康的生活習慣。

TOP

【減重專輯】為何一直瘦不下來? 營養師破解8個減肥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吃碳水化合物易發胖?可以局部減脂?營養師提醒,維持可持續的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才是持久減肥成功的祕訣。

在發達的網路世界裡,民眾被各種減肥資訊所淹沒。然而,營養師張家祥(Ricky)在部落格發文提醒,並非所有信息都是正確的,許多人都陷入了常見的減肥誤解,包括吃碳水化合物易發胖、可以局部減脂、瘋狂運動一定能瘦等等,維持可持續的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才是持久減肥成功的祕訣。

減肥迷思1 : 碳水化合物會讓人發胖?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是身體所需的三大常量營養素。然而,許多人認為碳水化合物是減肥的大敵。事實上,攝入過多的熱量,無論其來源如何,都會導致體重增加。一些研究更顯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在減肥方面與低脂飲食一樣有效。
碳水化合物是身體重要的能量來源,完全不攝入碳水化合物對於減肥來說並不是必需的。正確選擇碳水化合物才是關鍵。可以選擇全穀物、水果和蔬菜等複合碳水化合物,捨棄白麵包和含糖飲料等精製碳水化合物,將可以幫助減輕體重並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減肥迷思2 : 可以局部減脂?
許多人認為可以針對身體的特定區域,例如腹部或大腿減去脂肪。然而,這是不可能的。減肥時會減掉全身的脂肪,而不僅僅是一個特定的區域。減少特定區域脂肪的唯一方法是通過手術,例如抽脂術。

減肥迷思3 : 所有脂肪都對人有害?
多年來,人們認為脂肪是減肥的罪魁禍首,應該避免。然而,某些類型的脂肪實際上是對人有益的。健康脂肪如堅果、種子、酪梨、鮭魚等可納入飲食中,為身體提供重要的營養素,例如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發炎的作用,抑制身體的發炎反應,對於腦部發育、心臟和免疫系統都有好處。

減肥迷思4 : 節食會幫助減肥?
許多人認為節食是一種有效的減肥策略。然而,這是一個常見的減肥誤解,實際上會適得其反。當人節食時,身體會進入飢餓模式,這會減慢新陳代謝並導致身體更趨向儲存脂肪。此外,節食會導致人容易因為受不了而暴飲暴食,這將會破壞減肥努力。從長遠來看,節食對減肥是更加不利的,也是復胖的元凶。

減肥迷思5 : 瘋狂運動就一定能瘦?
運動肯定對人體整體健康有益,但瘋狂似運動不一定能減肥。事實上,飲食在減肥方面的作用比運動大得多。要減肥就需要創造熱量赤字,這意味著吃入的熱量要少於消耗的熱量。這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相結合,或僅通過飲食來實現。
在進行瘋狂的運動可能會幫助燃燒熱量,但可能不足以產生減肥所需的熱量赤字。而且,人們在進行劇烈運動後可能會吃進更多的熱量,這抵消了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任何熱量赤字。

另外,如果個人飲食不良,進行瘋狂運動並不能保證體重減輕。健康的飲食對於減肥至關重要,再多的運動也無法彌補不良的飲食選擇。因此,想減肥成功,運動只靠三分,飲食則占了七分。

減肥迷思6 : 熱量相同吃什麼都可以?
雖然卡路里是一種能量單位,但不同類型的食物會對身體產生不同的影響。熱量的攝入總量對減肥很重要,但這些攝入的熱量的品質同樣重要!

飲食中含有大量加工食品和糖分,即使你總體上攝入的熱量較少,還是會導致體重增加和許多健康問題。相反,攝取營養豐富的食物,例如全麥、瘦肉蛋白、水果和蔬菜。這些食物不僅可以幫助你減輕體重,還可以為身體提供重要的營養素。

例如,一個100大卡的蘋果比100大卡的蘇打水更有飽腹感。這是因為蘋果含有纖維,可以減緩消化並幫助產生飽腹感。另一方面,蘇打水含有糖分,會導致血糖飆升,讓人很快又感到飢餓。因此,在食物的選擇上就是減重的關鍵。

選擇富含蛋白質、纖維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可以長時間保持飽腹感和滿足感,從而讓飲食控制更容易堅持下去。

另一方面,含糖量和精製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會導致血糖飆升,造成胰島素的大量釋放,當血糖降下來後,人就會感到肚子餓,又想要開始吃,使控制食慾和堅持健康飲食變得更加困難。

減肥迷思7 : 只吃單一食物就能減肥?
某些食物可能具有某些減肥特性或熱量比較低,但僅依靠一種食物並不是可持續或健康的減肥方法。事實上,過分關注一種食物可能會導致營養缺乏和其他健康問題。有效和可持續的減肥通常涉及改變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飲食、規律的運動鍛煉和充足的睡眠。

減肥迷思8 : 相信體重計上的數字?
減肥僅僅依靠體重秤上的數字往往會產生誤導,以下是幾個原因:
體重會根據身體的水分變化而有波動。鈉攝入量、荷爾蒙變化和脫水等因素都會影響身體的水分平衡。這意味著即使沒有增加或減少任何脂肪,體重也會在短短幾天內發生幾公斤的變化。

如果人經常鍛煉,可能會在減脂的同時增加肌肉質量。由於肌肉比脂肪重,即使已經減掉脂肪並變得更苗條,但可能不會看到體重秤上的數字顯著減少。

體重秤上的數字不會區分肌肉、脂肪、骨骼或器官組織。因此,有可能擁有健康的體重,但身體成分仍然不健康。
張家祥表示,總而言之,這些減肥的錯誤迷思,實際上會阻礙減肥進步,且更難實現目標。通過了解這些誤解並養成健康、可持續的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才是持久減肥成功的祕訣。

TOP

【減重專輯】減肥藥別亂吃!合法減肥藥只有3類 醫師提醒減肥產品9注意事項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如果有拿到藥證又沒有「藥品仿單標示外使用(Off-Label Use)」的話,大概可以分為3大類減肥藥物。

減肥變瘦是許多人的目標,有些人想靠藥物、手術等進行減重。但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減肥藥,也有許多保健食品宣稱有減肥效果,到底有哪些是合法的?又要符合哪些條件,醫師才會建議使用呢?臺北醫院副院長暨體重管理中心外科醫師歐亮宏來解答!

3大類合法減肥藥 排脂、抑制食慾
所謂的「合法減肥藥」是什麼?歐亮宏副院長表示,這牽扯到有沒有衛福部或國外食品藥物管理局(如:FDA)的許可,如果有拿到藥證又沒有「藥品仿單標示外使用(Off-Label Use)」的話,大概可以分為以下3大類減肥藥物:

排脂藥:
抑制小腸內的脂肪酶,讓脂肪在小腸中不容易變成小分子,使脂肪較不會被吸收。合法排脂類藥物包含Orlistat、羅氏鮮Xenical等。

歐亮宏副院長提到,有肥胖問題又有便秘情形的病人非常適合使用,因為它有利便、排便作用,不過必須要注意,如果服用過量或長期使用,脂溶性維生素會無法吸收,造成脂溶性維生素A、D、E、K缺乏。

腸泌素類似藥(GLP-1 agonist):
當人進食後,小腸會分泌腸泌素,其中一種腸泌素就是GLP-1,可以降低胃排空速度、抑制食慾等。而腸泌素類似藥,就是一個類似腸胃荷爾蒙的藥物,可以產生作用抑制食慾,讓腸胃道覺得已經有足夠的食物。

這類藥物本來是在新陳代謝科,使用在第二型糖尿病控制血糖的一種藥品。目前有口服、針劑,而針劑就是現在俗稱的「瘦瘦針」。合法腸泌素類似藥包含瑞倍適Semaglutide、善纖達Liraglutide等。

抗憂鬱劑與戒斷症候群複方藥
這類複方藥指的是Contrave康纖芙,本來是一個抗憂鬱劑與戒斷症候群的複方藥,但使用這藥物後也可以抑制食慾。

2類人符合適應症 減肥藥物使用9注意事項
民眾若要使用上述三類藥物進行減重,醫師會根據衛福部提供的適應症,並了解病人的體型、體重、生活型態等,經過評估後才會建議使用藥物。歐亮宏副院長指出,衛福部提供的適應症包含以下2條件:

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
BMI大於27且合併代謝症候群、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問題
不過,減肥藥雖然吃了會有效果,但仍要注意飲食、運動,而且藥物的取得途徑也要注意,尤其現在市面上很多保健品宣稱有減肥效果,在這些產品、藥品的使用上,歐亮宏副院長提醒以下注意事項:

合法減肥藥品須經過醫師處方,藥局不會販售
藥局販售的減重燃脂產品,基本上都屬於食品類,減肥保健食品只要經食藥署、衛生局等認可就可上市使用,但效果、副作用等都有待商榷
有些商品參雜中藥成分,這些複方藥使用上要格外小心,須詢問藥師
使用一般藥物(如:甲狀腺素、抗利尿劑)的副作用來控制體重並不好,短期效果雖然明顯,但長期來說其實對身體是種慢性傷害
任何藥物標示都要清楚,且使用時都要了解藥物取得途徑、藥物作用、副作用等
3類合法減肥藥物都屬於自費藥物,無健保給付
3類合法減肥藥物大部分要使用1-2個月以上才有效果
3類合法減肥藥物都建議短期使用,2-3個月後就要停藥
除了使用藥物外,生活、飲食都要改變,避免停藥後復胖
歐亮宏副院長表示,常有BMI大約20初且身材不錯的民眾,尋求體重控制、減重,通常醫師會建議運動、飲食或生活作息調整等較健康保守的模式,循序漸進進,若效果不佳才會適度使用藥物。

而現在許多醫療院所都有協助體重控制的單位,由醫師、營養師等組成,歐亮宏副院長建議,民眾若有相關需求,應尋求專業評估,再經過醫師處方使用藥物。

TOP

【減重專輯】肥胖指標「腫」麼看?  打造減肥計畫「享瘦人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肥胖指標包括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與體脂等,減肥重點在於充足攝取每日所需的6大營養素,並適當分配吃進的熱量,當攝取的熱量小於消耗的熱量,才能健康減重。

夏日到來,減肥成為全民運動!無論是一般人想打造理想身形,或是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有健康考量,都可評估自己是否需要減肥。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洪泊儒說明,肥胖指標包括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與體脂等,減肥重點在於充足攝取每日所需的6大營養素,並適當分配吃進的熱量,當攝取的熱量小於消耗的熱量,才能健康減重。

肥胖定義為何? 除了體重還有哪些指標?
體重
體重是最簡單的評估方式,可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成人健康體重對照表。

範例:林先生身高175公分,適當的體重範圍為56.7-73.4公斤,若處於73.5-82.6公斤則為過重,超過82.7就要當心肥胖。

身體質量指數(BMI)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國健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kg/㎡)及24(kg/㎡)之間,太瘦、過重或太胖皆有礙健康。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24)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而過瘦的健康問題,則會有營養不良、骨質疏鬆、猝死等健康問題。

範例:王小姐身高160公分,體重65公斤

BMI=65(公斤)÷ 1.6(公尺)÷ 1.6(公尺)=25.4,體重屬於「過重」。

身體質量指數(BMI)

體重過輕

BMI < 18.5

正常範圍

18.5 ≦ BMI < 24

異常範圍

過    重:24 ≦ BMI < 27

輕度肥胖:27 ≦ BMI < 30

中度肥胖:30 ≦ BMI < 35

重度肥胖:35 ≦ BMI

腰圍:
腰圍是評估腹部脂肪累積的指標,也是判斷肥胖相關健康風險的重要指標。對於亞洲人而言,男性腰圍≧90cm、女性≧80cm就表示「腹部肥胖」,要特別注意飲食、運動、體重控制。

測量腰圍方法:
1輕鬆站直以手插腰,取「肋骨下緣」和「左右兩側腸骨上緣」的中間點。

2將軟尺水平於地面輕鬆經過腰點,圍繞整個腰後讀取數據。


▲國健署教你輕鬆量腰圍。

體脂:
體脂率代表身體脂肪所佔的百分比,想要判斷體內的肥胖程度,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測量的體脂率較準確。洪泊儒表示,想要簡易測量體脂的民眾,可利用健身房的身體組成分析儀,利用生物電阻法測出體脂率;有健康需求的人,還能進一步到醫院測量X光吸收,可精確檢測全身體脂、肌肉量甚至骨質密度數據。

要留意的是,有些人外表不胖,體脂率卻高得驚人,可能是隱性肥胖的「泡芙人」。即使體重或BMI值正常,但體脂肪若超過標準也是肥胖,如男性體脂肪≧25%或女性體脂肪≧30%都要當心。

如何訂定減肥計畫?每日需要多少熱量?
減肥與健康有關,每個人的身體和需求不同,評估自身的BMI、腰圍、健康狀態以及個人目標後,與醫生、營養師或健身教練討論制定適合自己的減肥計劃,如設定明確的體重目標、設計適合的飲食計劃、建立適合的運動計劃、監測進展和調整計劃、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個人的活動量不同,利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薦公式可計算出個人所需熱量。例如65公斤的王小姐的工作為坐辦公室,屬輕量工作,每天攝取熱量應在1300至1625大卡之間(20-25大卡*65公斤)。若減重目標為每週減輕0.5公斤,則每日應減少攝取500大卡。

同時,減肥目標設定不要好高騖遠,以免容易打退堂鼓,以「做得到」為原則。可參考「漸進式」做法,例如輕鬆的方式開始調整,例如戒除含糖飲料、酒精與零食宵夜,並細嚼慢嚥,增加走路、爬樓梯等活動量,每日即可輕鬆減少200大卡,再逐步增強運動及飲食分量控制,朝向日減去500大卡邁進。

洪泊儒說明,減重基本原則就是「熱量赤字」,攝取的熱量要小於消耗的熱量,才有機會減重。若每日都有計算熱量卻還是瘦不下來,可能源於低估吃進的熱量或高估消耗熱量,這時應檢視自己吃進哪些食物。

每天活動量

活動種類

體重正常者

所需熱量

體重過重、肥胖者

所需熱量

輕度工作

大部分從事靜態或坐著的工作,例如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售貨員等。

30大卡 X

目前體重(公斤)

20-25大卡 X

目前體重(公斤)

中度工作

從事機械操作、接待或家事等站立活動較多的工作,例如褓母、護士、服務生、家事服務員等。

35大卡 X

目前體重(公斤)

30大卡 X

目前體重(公斤)

重度工作

從事農耕、漁業、建築等的重度使用體力之工作,例如運動員、搬家工人等。

40大卡 X

目前體重(公斤)

35大卡 X

目前體重(公斤)

醫師最後呼籲,減重首要的目的應該是保持健康,若只是為了追求符合審美觀的體態,極端減重恐導致掉髮、情緒不穩、女性經期失調等問題。建議一個禮拜最多減重0.5到1公斤就好,3個月內減重不超過原本體重10%。另外,特殊飲食法(如生酮飲食)帶來的問題也常被忽略,每日應均衡攝取需要6大營養素,再去分配每日吃進的所需熱量,才能健康減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