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水黴病的介紹

水黴病的介紹

病徽 :
1. 水黴菌常附著於魚體外表或魚卵表面,魚體可能罹患的部位包含鰓部、頭部、尾部、軀幹皮膚及鰭部等,鰻魚的感染則以體軀後段及尾部較嚴重也較常見,用肉眼觀察患病部位即可見到白色、灰白色或帶棕色的棉絮狀物質,將棉絮狀物取下鏡檢,可以發現無數的水黴菌菌絲及孢子囊。

2. 感染部位的組織會發生崩潰壞死,崩潰壞死的組織並將形成水黴菌的生長、生殖之營養床,更加速病情進展,菌絲往外形成菌絲體(棉絮狀),往內則可穿透真皮組織深達肌肉層,露出在體外的菌絲鏡檢下容易發現厚膜包被的孢子囊(內含無數的孢子)。
成熟的孢子囊會釋放出無數的孢子,所以病害很容易廣泛地散播傳染。在養殖期間如遇任何因素導致魚體受傷,都可能導致病害的發生,死亡的魚體將變成水黴菌很好的培養基和附著床。

3. 一般而言,放養密度高的池塘比較容易罹患此病,並且患病後病情較嚴重。此外,水黴菌並不會侵入正常活生生的魚卵,死亡的魚卵則成為黴菌的附著及生長的培養基,水黴菌大量生長後會使周圍的正常魚卵窒息死亡而繼續侵入卵內,如此不斷擴張下將可能導致巨大的損失。

病因 :
1. 黴菌為異營型生物,無法合成自己所需要的營養,依其利用營養的方式可以分為兩種型式,分別為腐生型(利用死亡的有機體)及寄生型(營養的取得來自活的生物體)。
多數種類的黴菌屬於寄生兼性腐生來取得營養,一部分的黴菌則屬於腐生兼性寄生生活(包含引發魚類病害之病原),水黴菌也是以腐生兼性寄生的方式生存。

2. 水黴菌病又名水生菌病,屬Saprolegniaceae科,廣泛的包含三個屬,包括Saprolegnia(S.ferax、S.parasitica)、Achlya及Dictyuchus,此三屬黴菌在肉眼外觀上很類似,鑑定上需要以顯微鏡觀察才能區別,三屬黴菌都是魚類的病原並且會混合感染,一般將此三屬黴菌統稱為水黴菌,廣泛地存在於淡水水域及半淡鹹水水域中。
世代交替包含有性生殖及無性生殖,肉眼所看到的毛狀物為其菌絲或菌絲體。

3. 水黴菌最適合的生長溫度介於15~30℃,在5~15℃時成長速度減緩,0~5℃時的成長速度則非常慢,成長速度在18~26℃時極為快速,28~35℃的高溫下成長會受抑制。

4. 在本島環境下養殖魚蝦類全年都可發現水黴菌,最主要感染的時期為冬季及早春之低水溫期(11月至翌年4月),即水溫在25℃以下時為本病的主要發病傳染期。

5. 水黴菌的感染屬於二度性感染,即為魚體因任何不利健康因素之影響,導致外表受傷或潰瘍,當水黴菌孢子附著於受傷部位即引起病害。

容易造成魚體傷害的因素如下 :
寄生蟲感染 :
如魚虱、針蟲等大型寄生蟲寄生於體表、鰭部或尾部等造成寄生部位受傷,如又併發指環蟲、車輪蟲或舌杯蟲等小型寄生蟲寄生時,將導致受傷部位嚴重加劇或潰爛,一般情形下健康魚體表有大量的粘液及鱗片保護,小型蟲如車輪蟲、指環蟲及舌杯蟲等大都被認為只附著在體表外部,傷害性很輕或無法傷害魚體,但若遭受大型蟲或其他原因傷害後將導致嚴重的寄生傷害。
此外,少數鰓部罹患嚴重寄生蟲症,導致鰓絲缺損潰爛並附著大量污物,也會併發嚴重的水黴病。

捕撈、搬運時不小心擦傷魚體、鱗片脫落或粘液脫落 :
此種情形發生之水黴病感染症,以在秋末至初夏間之低水溫期最為嚴重,所以在此段期間內儘量避免
清池、捕撈或搬運,如果無法避免則需小心謹慎儘量減低傷害。

細菌性疾病 :
如赤鰭病、赤點病、弧菌病、愛德華氏病及爛尾病等病害導致皮膚受損。

營養不良 :
某些營養成分不足或不平衡而導致出血、粘液脫落及皮膚受損。

劇烈物理變化的影響 :
如水溫過低、水溫突降導致凍傷、pH值過高或過低、或鹽度過高等因素的影響造成緊迫性過大,而導致魚體衰弱、防禦能力減低等。

處理對策 :
1. 水黴病的感染係為二次性感染,主要發生於不健康、體弱或受傷之病魚,所以在感染季節時應該注意養殖管理,保持魚體健康,避免不必要的清池,捕撈或運搬。

2. 平常宜注意養殖管理,池魚罹患寄生蟲病或細菌性疾病,應儘速處理,以免拖延時日造成傷害而導致水黴菌感染。

3. 冬季低溫期,養殖池須避免捕撈、搬移、清池等工作,以免對魚體造成傷害。

4. 在感染季節時,應注意飼料營養素的均衡,保持飼料的鮮度,同時應添加脂溶性維生素E(0.5~1%)以增強魚體的抵抗力。

5. 注意養殖管理,如發現魚體受傷時應儘速解決受傷的因子,並以0.2ppm優碘、或1ppm四級胺劑(BKC、hyamine)藥浴,迅速治療傷口避免感染。

6. 如發現輕微感染水黴菌時即須馬上處理,以30ppm福馬林或0.7ppm硫酸銅處理即有效,假如拖延時日,罹病部位出現大量菌絲體,同時產生大量的孢子囊及孢子時,由於孢子具有抗熱、抗乾燥、抗殺菌劑及抗宿主本身防禦機制的功能,所以菌絲成熟產生孢子囊及孢子後,無論以何種藥物處理(包括孔雀綠、甲烯藍),效果均不彰。

7.實驗上以孔雀綠(malachite green)及甲烯藍 (methelene blue)處理水黴菌最有效,但是兩種藥物皆為染劑、毒性強、殘留期長且現在規定為禁止用藥。一般可以用在魚卵孵化的處理及不供食用的觀賞魚病害處理上。

TOP

直接下點鹽巴..提高溫度-放點甲基藍
這樣就ok... 溫度26-28是 細菌滋生的最好的溫度
這點要注意一點....
http://i265.photobucket.com/albums/ii208/67985/1077kf4.gif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