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車資訊] 目標銷售50萬輛!SKODA新主力第四代Superb中國開賣

目標銷售50萬輛!SKODA新主力第四代Superb中國開賣


銷售成績蒸蒸日上的捷克SKODA汽車,即便沒有進軍北美市場,但倚靠歐洲、中國等地也在2015年第三季時繳出超過79萬輛並成長2.2%的佳績,往後SKODA不僅要再繼續擴張銷售陣容,對於中國市場也喊出年銷50萬輛的目標,帶領SKODA從現行的一年100多萬輛銷售規模,逐步提高到120萬甚至是130萬輛。


面對中國這炙手可熱的汽車市場,SKODA當然不會有所怠慢。繼2015年日內瓦車展發表全新第三代Superb後,9月份就於成都車展首度在中國亮相,10月底正式宣佈開售,並開出基礎車型Superb TSI 280售價16.98萬人民幣起(約新台幣87萬元)的建議售價。而最昂貴的Superb TSI 380 DGS版本,則是要價27.68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41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代Superb自2009年導入中國市場以來,累計至2015年已賣出超過21.8萬輛,這也讓中國SKODA對新Superb信心滿滿,不僅能超越這個總量外,更有機會幫助SKODA在中國市場達到年銷50萬輛的規模。SKODA市場營銷Werner Eichhorn同時表示,新Superb在中國推出是個相當重要里程碑,因為我們在中國有著快速增長的銷售規模,全面滿足市場需求。

全新第三代Superb不僅來自VW集團內MQB底盤平台建構而來,更延續SKODA Vision C概念車的設計理念,使車輛外貌更立體有型。在動力方面中國販售的新Superb共有1.4L TSI(150hp、180hp兩種動力輸出設定),以及第三代EA888系列排氣量1984c.c. TSI引擎(220hp)三種動力、七款車型,並標配七速DSG雙離合器變速系統(Superb TSI 280車型為5速手排)。













才先交1輛,我已經有250輛!HYUNDAI重申Fuel Cell在歐洲地區的實力


自2014年底TOYOTA推出第一款市售氫燃料電池車Mirai後,似乎又再掀起一陣動力改革熱潮,因為接下來HONDA、M-BENZ等過往曾擁有氫燃料電池技術的車廠,也相繼在幾年內推出各式氫燃料電池車互相競爭。而現在佈局到歐、美地區的TOYOTA,則表示日前第一輛Mirai已經交付到丹麥,宣告氫燃料電池車進軍歐洲地區。不過這些看在HYUNDAI的眼裡,卻覺得有點大驚小怪!


日前HYUNDAI汽車重申,從2014年初開始交車的ix35 Fuel Cell現在絕對是全球氫燃料電池車的領頭者。因為不僅在2015年10月,HYUNDAI已經陸續交付50輛ix35 Fuel Cell到歐洲客戶手上,從開賣至今ix35 Fuel Cell在歐洲地區更累積了250輛的總數。相形日前第一輛TOYOTA Mirai在丹麥交車,確實有些小巫見大巫。

HYUNDAI同時提到,ix35 Fuel Cell是第一輛HYUNDAI大規模生產與銷售的氫燃料電池車,目前所有ix35 Fuel Cell在路上行駛的里程已經超過120萬km,到了2015年底提供ix35 Fuel Cell可購買或者租賃的歐洲地區更達到13個之多,包括先前的11個區域以及即將加入的西班牙、瑞士等地,在未來都能買到ix35 Fuel Cell。

隨著歐洲加氫設施不斷增加,HYUNDAI未來也會持續加碼ix35 Fuel Cell的銷售範圍。而HYUNDAI汽車也是第一家在歐洲地區提供ix35 Fuel Cell專業銷售,以及後勤相關維修的車廠,提供客戶最高品質的服務。而這也是HYUNDAI「2020.22.2」計畫項目的一部分,預計在2020年時備妥22輛低排放汙染車型(包括12輛Hybrid、6輛Plug-In Hybrid)、2輛電動車以及2輛氫燃料電池車等。











BUICK確認跟進!Envision將成為美國市場中第二款中國製新車


2015年在中國市場銷售表現優異的BUICK,早在2014年8月時就傳出有意導入中國製Envision到美國銷售,不過當時此計畫並尚未拍板定案,仍在進行細節討論。不過現在已經確認,Envision將會以美國新年式車型的身份在2016年春季開賣。不僅填補BUICK的中型Crossover的銷售陣容,更成為第二輛導入美國的中國製新車。


或許中國製新車,在全球各地仍有許多討論空間,不過2015年1月中VOLVO率先將S60 Inscription導入底特律車展後,正式開起美國汽車市場新契機。當時學者就預測,VOLVO S60 Inscription是第一輛導入美國的中國製新車,但也不會是最後一輛。而這第二款車,就是預計在2016年初開賣的BUICK Envision!

事實上,BUICK Envision在中國地區是一輛專為當地市場設計而來的中型Crossover,採用GM集團新世代乘用車平台D2XX衍生打造,並於2014年成都車展首度公開亮相,具備4667×1839×1660mm(四驅車型為1694mm)、軸距2750mm的車身尺碼設計,外觀則是遵循現行BUICK設計語彙,目標豪華市場中較新穎的銷售族群。

目前BUICK Envision在中國市場提供20T以及28T兩種動力規格,20T搭載排氣量1490c.c.、直列四缸SIDI燃油直噴渦輪引擎,具備166hp/5600rpm最大馬力,以及25.5kgm/1700-4400rpm峰值扭力輸出。至於28T則為排氣量1998c.c.、SIDI燃油直噴渦輪引擎,馬力達256hp/5500rpm、峰值扭力36.0kgm/2000-5300rpm,並搭配6速自排變速系統。從這兩具動力看下來,28T似乎比較符合美國市場的需求,有望成為銷售主力。











累計生產91萬具DQ 200變速箱!SKODA Vrchlabi廠獲年度最佳工廠肯定


若說哪家車廠是近年來的大黑馬,相信捷克汽車品牌SKODA絕對榜上有名,即便未能進軍美國市場,但靠著歐洲穩定的銷量、中國、亞太市場大力相挺之下,銷量與產量連年成長,甚至在2014年還締造了雙雙破百萬輛的廠史紀錄,讓這個歷史已經120年的品牌猶如〝返老還童〞


近日SKODA可說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除了在銷售端有好表現外,生產端也是相當爭氣的締造紀錄,像是位在捷克的Mlada Boleslav總廠,就在11月25日完成了該廠自1905年開始生產汽車起的第1200萬輛下線,放眼全球單一汽車生產廠,這都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數據!

無獨有偶的是,除了Mlada Boleslav總廠用產量寫紀錄外,另外一座位於捷克Vrchlabí的工廠則是受到了全球管理諮詢公司A.T. Kearney的肯定,在增值(value appreciation)客戶滿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品質(quality)、創新(innovation)、效率(efficiency)五項評鑑指標中名列前茅,獲頒Factory of the Year(年度最佳工廠)的肯定。

而SKODA Vrchlabí廠獲獎原因則是因為自2011年起由VW集團授權生產DQ 200變速箱,首具變速箱在2012年10月下線,目前該廠共有1000人負責變速箱生產,透過投資在2014年將日產能從1000具提升至1500具,該廠DQ 200生產至今已經累計91萬具,未來計畫再投入一筆2500萬歐元(約新台幣8.6億)的資金增產,在明年3月將產能提升至2000具。













旗艦品牌備受期待,GENESIS締造24小時接單突破4300張


為了進一步拓展HYUNDAI集團在國際車壇的地位,2015年11月4日HYUNDAI正式宣布成立全新旗艦品牌GENESIS,打造專屬於層峰人士的豪華旗艦車款,並透過專屬標識、車型命名與設計元素等特點區別GENESIS與過往HYUNDAI旗艦車款的差別。而即將在12月正式發表的GENESIS G90,也在開放接單的24小時內收下4342張訂單,不僅打破過往豪華車款的預接單紀錄,更代表著GENESIS G90早已受到消費者肯定與期待。


GENESIS G90在韓國當地名稱為EQ900,從車型定位與車款歷史來看、G90其實就是HYUNDAI現行款Equus豪華旗艦房車的後繼車種,這點從韓國當地EQ900的命名也能略窺一二。沿續著過往Equus備受公司行號與成功人士的喜愛,並輔以現行款豪華房車Genesis的高知名度,全新G90可說是成功打響了GENESIS品牌的第一炮,讓HYUNDAI集團更加確定GENESIS品牌是個正確的抉擇,未來也將持續推出G80與G70等車款,甚至豪華休旅與雙門Coupe等都列入GENESIS品牌的開發範圍。

未來G90將會提供三種汽油動力單元供消費者選擇,分別為3.8L V6 GDI(334hp)、新世代3.3L V6雙渦輪(370hp)與頂級5.0L V8動力(425hp),輔以八速手自排與選配的AWD四輪傳動系統滿足層峰客群對於動力的細膩要求。此外為了在配備上滿足後座買家,G90也將搭載完善的豪華後座套件,包括坐姿可調的坐椅配置與後座為主的各項電子控制按鍵與娛樂影音系統等,而在乘坐舒適部份導入電子可調主動式懸吊與完整的駕駛輔助系統,更能讓乘客享受如同絲綢一般的滑順行路質感,都讓G90從各方面來看成為名符其實的品牌旗艦。

全新GENESIS G90預計將會在韓國時間12月9日正式發表,這是繼GENESIS品牌於11月登場之後最為重要的首場盛會,而G90旗艦車款的定位也是必將讓全球車壇見識HYUNDAI集團的頃力之作,成為7-Series、S-Class與A8的直接競爭對手。而海外市場部分G90則預計將會在2016年開始販售,而台灣也不排除將會導入GENESIS G90在台販售的可能性。









PORSCHE出征 2016 年 WEC 世界耐力錦標賽, LMP1 車手名單及 919 Hybrid 車款正式公開


駕駛PORSCHE 919 Hybrid 參與多項賽事的所有 6 位現役車手將在 2016 年的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 (WEC) 再度披上戰袍。這將是 Timo Bernhard (德國籍) 、Brendon Hartley (紐西蘭籍) 和 Mark Webber (澳洲籍) 連續第 3 年聯袂駕駛一部利曼最高級距原型車,與駕駛姊妹車的 Ro-main Dumas (法國籍) 、Neel Jani (瑞士籍) 和 Marc Lieb (德國籍) 一起出賽。


LMP1 副總裁 Fritz Enzinger 表示:「『不要改變一支獲勝隊伍』的忠告說得一點兒也沒錯。我們的車手 3 人組不僅在賽道上表現亮眼,他們從這個計劃一開始便與我們並肩作戰,對PORSCHE 919 Hybrid 的開發有莫大的貢獻。對於這 6 位頂尖車手,我們相當引以為傲,並非常高興他們能全員參加 2016 年的世界錦標賽和利曼 24 小時耐久賽。」

車隊負責人 Andreas Seidl 表示:「我們不斷與車手們溝通,持續加強他們作為一個隊伍的戰力。我們信任對方、彼此之間的相處也十分融洽。如果沒有這些車手的優異表現,PORSCHE不可能在 2015 年創下如此輝煌的成績。在團隊合作上更值得讚賞的是,在賽季總決賽中,Bernhard、Hartley 及 Webber 三人組之所以能奪下世界冠軍,完全要歸功於 Dumas、Jani 和 Lieb 一路奮戰贏得優勝。這也證明了在錦標賽中擁有兩支實力相當的車手是多麼地重要。我們會以這份實力和堅持為基礎繼續努力。」

此外,在成本效率的考量下,VW集團的兩家姐妹公司PORSCHE和AUDI均已同意在 2016 年WEC賽季中備受矚目的利曼 24 小時耐久賽僅派出 2 部 LMP1 賽車參賽,而非 3 部賽車。2015 年,僅第 2 次參加 WEC 賽季的PORSCHE車隊便以囊括利曼冠亞軍的成績摘下耐久賽的總冠軍,並為PORSCHE贏得自 1986 年以來的第一座製造商世界冠軍。

Bernhard、Hartley 和 Webber 贏得 4 次 6 小時耐久賽優勝 (紐柏林、奧斯汀、富士和上海賽道) ,並以 166 分的總積分成為車手世界冠軍。他們的隊友 Dumas、Jani 和 Lieb 則在巴林舉行的賽季終場賽中摘下他們唯一的優勝,並在世界錦標賽中獲得第 3 名 (138.5 分) 。在 WEC 的 8 個回合比賽中,PORSCHE的 919 Hybrid 賽車均成功取得竿位及起跑區第 2 名位置。世界冠軍車有 5 次從竿位出發,姊妹車也取得 3 次竿位。

採用突破性技術、結構極其精密複雜的 919 賽車是憑著莫大的勇氣從零開始製造,而非複製競爭對手的成果。其混合動力系統的 2 L四缸汽油引擎結合了道路車的小排氣量渦輪技術及高效率的燃油直噴系統,並採用一種新型態的鋰離子電池來儲存來自兩個不同能源回收系統的電力 – 前輪軸的煞車能量和排氣能量。從排氣系統回收能量的做法是 WEC 特有的規定,可使 919 在加速時也能產生電力。系統的總動力可達到近 1,000 匹馬力。919 Hybrid 已為道路用跑車的開發提供重大的貢獻,Mission E 的 800 伏特技術便是一個例子。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