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車資訊] 搶攻Pick-up市場,JEEP Crew Chief概念車可望邁入量產

搶攻Pick-up市場,JEEP Crew Chief概念車可望邁入量產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注意到Pick-up的車型,而強悍越野性出名的JEEP毋庸置疑也同樣有這個想法。JEEP設計總監Mark Allen也確實透露出Crew Chief概念車有暗示出未來Pick-up的模樣,雖然沒有明確的對外證實但也不可否認JEEP有些概念想法正在悄悄進行當中。


JEEP Crew Chief在未來的生產模式可能會以Wrangler為基礎下來建立,且使用以往從未使用過的雙排駕駛室,讓在越野時也同樣具有乘載空間,比較略為可惜的是在量產後的Pick-up車型後擋板上並無JEEP字樣。

台灣比較常見的Pick-up車款是FORD Ranger和VW Amarok,像這樣美式硬派越野型的Pick-up車款並不多見。JEEP Crew Chief的概念是基於 Wrangler進而致敬以往車款像是1960年代的Kaiser M715,所以在設計上運用20吋輪框搭載40吋軍用輪胎來表現美式軍用車的概念及線條感。

對於這樣越野式的貨卡或許在台灣沒有太多可以讓它徹底發揮的路段,但在一般對於貨卡的既定印象,JEEP Crew Chief也許能殺出重圍建立起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搶攻中國車市,M-BENZ V-Class 在中國量產


近年來各大品牌的車廠都極力想要搶攻中國車市這塊大餅,在2013年M-BENZ製造商DAIMLER集團宣布在中國大陸興建全世界最大的工廠,進而希望能在中國的豪華車市中擊敗其他競爭對手。而在2016年3月M-BENZ證實V-Class落地生產,預計4月開始銷售。2014年生產上市的V-Class在國際間也有著卓越成績,DAIMLER集團想趁勝追擊搶攻中國的豪華MPV市場。


V-Class是以獨特的概念,結合了廂式貨車功能性與典型的優勢,因為有著高舒適性及選配能滿足車主不同的需求讓V-Class在全球的MPV市場中做一個區隔對於M-BENZ來說V-Class是拓展國際的一個重要車款以及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在這樣的環環相扣下讓DAIMLER集團擴大了福州工廠,而該地方也是德國以外的第一間研發中心,由此而知DAIMLER集團的企圖心。

在這樣的企圖心下V-Class的主要策略為提供最頂級的產品、服務讓準車主或者是非車主都感受到豪華頂級的享受,其中不外乎有著許多配備例如:大型中控台、熱杯架、全景式滑動天窗和豪華加熱按摩座椅。

DAIMLER集團在福州廠投入約200萬歐元除了設備外在員工素質和現代化設備也下了不少功夫,有許多中國籍員工都在維多利亞廠做密集的訓練,而來自西班牙的專家們也在福州廠協助中國同事們,這樣才能在全球都有生產線的情況下能做彈性調整進而確保生產流程及品質標準。

中國生產和上市的V-Class是M-BENZ銷售增長策略中走向全球一個的重要環節,最大目標是進一步擴大技術領先地位,增長現有的活動,並打入歐洲核心市場以外新市場潛力。















J.D. Power研究報告: 車輛召回服務滿意度下降


以3年車主的客戶滿意度為論,高級車市第一名為AUDI

當身處在資訊流通越來越方便快速的科技時代,品牌端越來越需要注意消費者的服務滿意度。根據J.D. Power 2016 U.S. Customer Service Index(美國售後服務滿意度指數)研究發表,六來年首次消費者和經銷商的滿意度下降,而主要下降原因是消費者感受到經銷商對於召回和一般車子回廠維護時的關注和服務有差。


平價車市第一名為MINI

這份報告主要是針對1-5年以下的車主所做的消費者滿意度調查表,在2015年發現到車輛召回次數的提升也一併影響了客戶對召回服務的滿意度。普遍發生召回維修後沒有保留車子送修前的設定,也比較不會有之後的聯絡維繫動作。當經銷商比較重視一般維修時,召回服務對於車廠及經銷商而言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因為消費者需要的是每次相同的服務流程,並不是因為進廠原因不同而有所改變。在缺乏一致性的服務下會造成消費者與車商間的不信任甚至影響到再次購買的意願。

以3年車主的客戶滿意度為論,高級車市第一名為AUDI,之後的排名為LEXUS、CADILLAC、M-BENZ、JAGUAR等,而平價車市第一名為MINI ,之後的排名為BUICK、GMC、CHEVROLET、HYUNDAI等。

評估報告發現絕大多數的客戶(9成)希望第一次到經銷商就能得到正確的服務.但是卻有6%的客戶表示第一次到點服務就沒有將服務工作完成,導致消費者滿意度下降。造成無法第一次就正確提供服務的主要原因是28%問題並未被解決與22%經銷商根本找不到問題何在。

在消費者購車後遇到召回問題,若沒得到車廠完整的解決對於消費者及品牌都是一個影響,車廠也該建立起正確的售後服務觀念來增加消費者與品牌間的信任度。













目標鎖定中國土豪? 直擊MERCEDES-MAYBACH E-Class偽裝車


為了強化MAYBACH車型的尊榮感與獨一無二的旗艦魅力,DAIMLER集團在2014年底正式成立MERCEDES-MAYBACH副品牌,發表首款車型MERCEDES-MAYBACH S-Class。與標準版M-BENZ S-Class相較,MERCEDES-MAYBACH S-Class不論在外型、後座空間、座艙鋪陳等處均採專屬設計,在相對低調的外型下創造極致奢華的車室空間,滿足層峰客群的獨特需求。


在MERCEDES-MAYBACH成立之初,S-Class開發負責人Hermann-Joseph Storp便表示若S-Class成功打響MAYBACH品牌,那麼未來也不排除衍生更多MERCEDES-MAYBACH車型,包括S-Class Coupe、GLS、E-Class等車款都有機會推出更為豪華的MAYBACH版本。如今從路上不算少見的MERCEDES-MAYBACH S-Class來看,這樣加長軸距、融入大量奢華配備的路線顯然受到層峰消費者的歡迎。

果不其然近日便有網友在中國高速公路上目擊加長版偽裝車正在進行測試,從車身尺碼及線條比例判斷極有可能是MERCEDES-MAYBACH E-Class。2016年問世的W213世代E-Class,以MRA模組化後驅底盤平台為基礎,標準版車身長度便來到4923mm,若比照MERCEDES-MAYBACH S-Class增加軸距200mm的標準來看,未來這款豪華版E-Class車身長度將會突破5.1m,足夠以下犯上向同級品牌旗艦房車宣戰。

當然了MERCEDES-MAYBACH E-Class的詳細定位與車身規格還有待時間來證實,但這類加長軸距的中大型房車在中國市場可是相當受到歡迎,因此在中國境內被捕捉到偽裝車也是相當合情合理。未來MERCEDES-MAYBACH E-Class預料將會搭載現行E 43的3.0L V6雙渦輪動力,約367hp的動力輸出在AMG車型上雖然狂暴,但MERCEDES-MAYBACH加持後勢必將以平順為主要調校方向,輔以後獨立雙座與專屬奢華配備滿足低調訴求的買家。













編列豪華房車陣容,Uber目標下世代M-BENZ S-Class自動駕駛技術


乘著行動應用程式(APP)發跡的Uber,利用網際網路提供民眾叫車、租賃以及共乘服務,並可透過簡訊進行搭乘預約,或進行車輛追蹤定位等功能,進而讓Uber大舉擴張到全球各地,但卻因為司機篩選資格,與各國當地TAXI規範有很大不同,因此Uber也衍生出許多問題,甚至更被部分地區列為非法營業行為,但這都檔不住Uber積極擴展的野心。


日前德國Manager雜誌透露,美國Uber有望向德國M-BENZ訂購有史以來最大的新車訂單,數量可能達到6位數(10萬輛),總花費更超過驚人的10億歐元。但這項消息卻尚未得到M-BENZ以及Uber證實,不過傳言Uber購買大量豪華車隊陣容已考量許久,並再三分析市面上各車廠自動駕駛技術的優劣,最終拍板定案確認為M-BENZ。

就以10萬輛的規模而言,Uber眼見的當然不是目前現況,而是2020年後自動駕駛技術漸漸量產後的新趨勢。因為美國已經有越來越多區域,開放自動駕駛系統測試或者實際上路,加上2015年問世的全新E-Class,已經配有初步的自動駕駛功能,推測Uber購入新車型的目標將會是下世代S-Class,來打造最豪華的車隊陣容。

隨著各廠紛紛投入自動駕駛技術開發,更喊出2020年開始應用到市售車,面對節能高漲的意識下,自動駕駛可能會讓未來的環境出現些許變化,甚至有可能設立專屬車道,或針對自動駕駛規範的法令。而這也是Uber眼著的未來趨勢,利用自動駕駛一舉擴展自身業務之餘,更能在新規範下獲得合法的上路權益。相信這龐大的新車訂單並不是豪賭,而是Uber即將壯大的開始。


M-BENZ E-Class

TOP

多謝大大分享唷!!!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