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車資訊] 焦點全放休旅車型?ALFA ROMEO傳將於年底之前停產Giulietta

焦點全放休旅車型?ALFA ROMEO傳將於年底之前停產Giulietta


ALFA ROMEO所推出的Giulietta車型可說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緊湊型掀背轎車之一,從2010年推出以來一直都有持續銷售,在2011年更是達到了有史以來最佳的銷售,當時,光在歐洲就有78,911輛的銷售數量;雖然近年來幾乎所有競爭對手都已轉向新一代產品的推出與研發,但Giulietta只有偶爾稍作修改、尚未跟風,因此銷量也大大下滑,根據車廠統計,去年在歐洲車市,銷量下降到只有15,690輛,與2011年相比銷售額就減少了大約五倍之多。


ALFA ROMEO正在想辦法取代較為老舊的車款Giulietta,但並不會推出替代車款;品牌方面就指出,他們並沒有準備推出新的掀背車款,而是會將焦點放在全新緊湊型跨界休旅Tonale的上市;雖然Giulietta的停產可能會讓一部分的消費者感到失落,但車廠也強調,Tonale將能提供相同的動力,能夠媲美原本的Giulietta運動型掀背車。

而產品行銷總監Fabio Migliavacca則在一則採訪中表示,Giulietta的未來命運只有停產一途,而且可能會在今年年底之前就結束製造;而且最近他也透露過,車廠並沒有興趣推出更多的GTA車型,因此Stelvio GTA並不在車廠的未來計畫之中。

講到Tonale,雖然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可能會推遲車型的正式首發時間點,但這輛全新跨界休旅在未來將成為品牌首款插電式混合油電車型,並且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而且,這並不是車廠正在研究的唯一新產品,在車廠的最新產品計畫中,還透露了車廠正在研發一款超小型的跨界休旅。

看來車廠已把未來計畫焦點放在消費者最青睞的SUV車款上面;在MiTo已經停產、4C跑車又將退出市場之際,也代表著Giulia轎車可能會成為車廠產品陣容當中唯一的轎車車型,而所有產品當中的其他車款,則將會是另外三款跨界休旅。









借用GM電動技術,HONDA預估2024年前推出2款全新純電車款


HONDA目前在美國車市當中所推出的電動汽車產品仍然不多,像是唯一的純電車款則是即將推出的短程Clarity EV電動車,但想要看到這台電動車似乎還得再等一段時間;不過,車廠方面看來正在修改電動產品計畫,因為近日車廠便與通用汽車(GM)聯合聲明,指出將會在北美車市推出兩款以GM電動技術為基礎開發的全新純電車款。


HONDA e
               
車廠指出,這兩款新純電車款將會使用GM近期才公布的全新電動車平台以及最新的Ultium電池技術,平台將同時用於GM旗下像是CHEVROLET、Cadillac等等品牌的車款,至於新研發的Ultium電池,則將是獨特的袋狀鋰離子電池,除了能讓車體設計有更大的靈活性,還能夠快速充電,並且提供50至200 kWh的電池組,而全新純電HONDA除了會以這些技術為基礎之外,也會配備OnStar以及SuperCruise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且車廠也預估將在北美工廠製造新的純電車款。

同時,兩家車廠都表示,雖然關鍵技術主要是由GM提供,HONDA仍將控制車款製造、設計等等過程;因此,像是車輛的外觀、內部、到最終的修改與量產,都將交由HONDA來完成這些任務;而HONDA也預估,會在未來幾年內發表這兩個新車款,並作為2024年式車款上市。

雖然GM及HONDA在車市、甚至在IndyCar賽事上都是競爭對手,但兩家公司之前也曾進行過合作,幾年前,雙方就開始共同開發氫燃料電池,也都參與Cruise自駕原型車的開發;另外,HONDA也與許多競爭對手合作過,例如,與ISUZU合作將Rodeo改頭換面作為Passport推出、並將Trooper重新作為Acura SLX車型推出;也有與英系車廠LAND ROVER合作,以Acura零件來製造Sterling豪華轎車。





期望內燃引擎也能達到零碳排,MAZDA著手研發藻類燃料


隨著電動化腳步,許多國家都在考慮要於未來幾十年內全面禁止配備燃油引擎的車輛,不過,就算燃油引擎似乎已非發展的主流,但MAZDA仍認為還不該放棄這一領域,近日更公布了車廠正在支持一系列的「生物燃料」研究項目,並指出,如果想要有方法讓內燃引擎車款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那麼正在進行研發的「藻類生物燃料」便是其中一個關鍵。


車廠表示,藻類生物燃料在燃燒時,只會釋放藻類生長時從大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而車廠更進一步表示,減少碳排放並不是藻類燃料的唯一優點,因為藻類燃料還可以在不適合農耕的土地上種植,而且種植的過程也不會對淡水資源造成太大的影響,還能夠使用鹽以及廢水來生產;另外,藻類生物燃料還屬於生物可降解材料,因此就算燃料洩漏,對環境的危害也比較小。

同時,車廠表示,燃料仍需經過更進一步的研發,而車廠也同時在努力提高生產率、降低製造藻類燃料的成本,期待能在未來成功將無汙染的燃料商業化;為了研發,車廠也與日本廣島大學合作基因編輯研究,也與東京工業大學的植物生理學研究小組進行合作,藉由這些學校提供的技術支持之下,車廠也希望能在藻類燃料這一塊領域取得突破。

在官方聲明當中,車廠也指出,生物燃料的導入非常重要,因為車廠預計到了2030年,在旗下95%的產品當中,仍會在導入更多電動化技術之下繼續配備內燃引擎;因此車廠還預計,至少到2040年之前,液體燃料仍將為主要的引擎燃料來源。

車廠也提出了一個永續性的長期開發計畫(Sustainable Zoom-Zoom 2030),致力在2030年之前,將產品陣容整體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到2010年的50%,並且在2030年再繼續減少90%;最後,車廠則表示,在2030年,95%的產品仍會採用內燃引擎、且預估液體燃料仍會在2040年左右作為主要的燃料,因此,研發可再生的液體燃料在期望達成碳排放目標的過程之下是必不可少的。





燃油引擎已到盡頭?VW不這麼認為


及於空氣汙染的防治,各國政府對於車輛廢氣排放的控管可說是日益嚴格,這也使得許多汽車製造商都轉往電動車的方向發展,但即便如此,燃油引擎的末日似乎不會這麼快就來臨。近日VW的技術總監Matthias Rabe就表示,儘管排放規範日益嚴格,但由於環保燃料的發展,燃油引擎在汽車工業當中的發展仍十分有前景。


目前VW集團已經設定了零碳排的目標,並透過投入巨額資金對電動車相關技術進行研究開發,而最新的ID電動車系就是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的成果。Matthias Rabe認為,由於電動車目前受限於電池的重量與尺寸大小,所以即便排放法規不斷緊縮,在電動車技術有突破性進展之前,生質或其他材料所製成的環保燃料,將能夠延長燃油引擎在未來的壽命。

事實上,現行的無鉛汽油具備少量的乙醇,是能夠從農作物當中提煉出來的,而這類乙醇燃料是用天然材料製成,所以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或其他有害排放物。而長期以來,汽車製造商對於乙醇燃料都有著高度的興趣,其中VW與BENTLEY都有在研究該項技術,但是要進入實際生產仍有一段路要走。

Matthias Rabe確定的表示,VW將會使用乙醇燃料,因為以航空業為例,在飛機不會採用電動的情況下,對於乙醇燃料的需求更高。而VW雖然相當重視達到零碳排的目標,但這不意味著燃油引擎將會被徹底淘汰。







實力驚人!澳洲HyperPower Technologies推出超高性能電動馬達


電動車時代可說是已經來臨,全球無論大小廠都投入電動車相關技術的研發,近日在澳洲,也有一家名為HyperPower Technologies的公司,推出了能夠輸出1340hp最大馬力的電動馬達。


這具代號為QFM-360-X的電動馬達,直徑約43公分,並取具備可擴充性,根據HyperPower表示,這具電動馬達能夠以十具全數安裝在同一車軸的情況下,提供高達13400hp的最大馬力。

為了展示QFM-360-X的實力,HyperPower與Top EV Racing合作,並且打造了一輛由四具QFM-360-X所驅動的電動賽車,總馬力輸出上看5360hp,而在強大的動力系統驅策下,完成0-200km/h起步加速僅需0.8秒,完成0-531km/h加速也僅要3.7秒的時間,極速更是上看611km/h。

HyperPower這家公司乃是Top EV Racing創始人Michael Fragomeni所創立,在過去的八年當中,都致力於打造賽車與電動賽車,並且打造出許多目前還沒也在市場上出現的零組件,而他成立HyperPower就是打算接這些開發成果商業化。

Michael Fragomeni也表示,QFM-360-X電動馬達乃是他職業生涯的高峰,而整個團隊將電動馬達量產並且實際運行更是一個里程碑。同時,他認為電動動力系統在技術成熟後,於許多領域都相當有潛力,包括航太、採礦業等等,而在汽車工業更是如此,因為僅需搭載一具他們的動力系統,就有能夠擁有與當今最強超跑匹敵的動力性能。





延續傳統,BMW在電動車時代將持續保留雙腎形水箱護罩設計


隨著電動車時代越來越接近,傳統燃油車許多原有的功能設計已經不再是必要,例如肩負導入冷空氣為引擎室散熱的氣壩與水箱護罩格柵就是其中之一。不過,許多人誤以為電動車的動力系統不需要冷卻,那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因為電動馬達與電池的擺放位置不一定,所以水箱護罩格柵與氣壩並不一定需要。


不過,對BMW來說,這並不是捨棄掉雙腎形水箱護罩這個1930年代以來的招牌設計的藉口。BMW設計總監Domagoj Dukec表示,擁有長遠歷史的雙腎形水箱護罩格柵是這家來自慕尼黑的汽車製造商與德國甚至是全球其他競爭品牌之間最大的區別,而這個設計不僅用來冷卻,更是BMW旗下車款最具代表性的識別。

不過隨著從2020年開始,BMW旗下車型將會隨著電動車家族加入而逐漸增加,Domagoj Dukec要求其團隊針對格柵進行不同的大小、形狀與尺寸來進行調整,藉此將每一種車型的特性做出區隔,其中小改款後的7系列就是一個例子。未來,BMW旗下車型將分為M高性能家族、i電動車家族以及核心車型,而這樣的區分將給予設計師更大的彈性,針對三車系做出更不同的設計識別。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其實有許多人對於BMW將雙腎形水箱護罩格柵越改越大感到「不甚滿意」,但Domagoj Dukec也做出回應表示,過去一直有許多人抱怨BMW不如其他品牌自信,但對其他品牌不斷將水箱護罩格柵越改越寬卻沒有抱怨。他相信喜愛BMW會習慣品牌新的設計風格,而抱怨的人通常不會是BMW的客戶。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