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車資訊] Ready.Set.Van推出Ram Promaster改造房車,同步搭載TESLA電池技術

Ready.Set.Van推出Ram Promaster改造房車,同步搭載TESLA電池技術


美國房車改造公司Ready.Set.Van(以下簡稱RSV)之前用校車打造了第一輛房車,間接催生了更小型的Ram ProMaster,更將在車型上面採用TESLA的模組化電池技術提供持久穩定的電力來源。


ProMaster車型上面將保留內燃引擎,同時搭載TESLA的5.2 kWh電池組,替房車內的設備提供電力,像是內部照明、電磁爐、80升冰箱、熱水加熱器等,都主要由電池組來提供電源,而車型也將搭載400瓦的太陽能電池板、電源接線、交流充電等,幫助保持系統電力運轉。

在升級套件方面,最便宜的套件Basecamp價格為33,750美金(約台幣102萬),將會搭載TESLA電池組,床鋪位於車輛後部的上方,另有車庫空間,足夠容納兩台越野自行車以及所有的必需品,車內也將包括一個電爐、冰箱及廚櫃,同時提供簡易廁所,但並沒有熱水器或淋浴設備;Basecamp Plus套件售價則為42,250美金(約台幣128萬),可替換掉部分廚櫃並重新配置內部空間,也加入了室內淋浴間以及馬桶,同時提供熱水;最貴的Wanderer套件則需花費42,750美金(約台幣130萬),但車庫空間將會被六人座的餐桌椅以及壁床代替。

若需要更多電力的客戶,也有其他電池組可供選擇,其中,Upgrade將增加第二個電池組,使容量達10.4 kWh,而Maniac則是加入了第三顆模組化電池,使總電量達到15.6 kWh;另外,在充電方面,標準套件可提供600瓦的充電功率,Upgrade及Maniac最高可達1600瓦。









BYD比亞迪發表防爆與防火的全新刀片電池,化解人們對電動車電池自燃與爆炸的疑慮


電動車鋰電池的安全性一直受到人們質疑,畢竟過熱與爆炸的案例出不窮。為克服人們對於電動車電池的安全疑慮,中國比亞迪今天發表具有防爆與防燃燒的刀片電池(Blade Battery),以緩解人們對電動汽車電池安全性的擔憂。


在疫情風暴中,今天在以「刀片電池,出鞘安天下」為主題的線上發表會中,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刀片電池反應出比亞迪為解決電池安全問題的決心,同時也為整個汽車業界重新定義安全標準。不過先前比亞迪曾發布一段影片,比較刀片電池和三元鋰電忚(含鎳、鈷、錳或鋁任三種金屬元素的電池),以及傳統磷酸鋰鐵池等三種電池的針刺測試,引發各界質疑。

先前的測試影片針刺測試結果顯示,三元鋰電池出現爆燃,電池溫度超過500度C,而磷酸鐵鋰電池雖無明火,但是生煙,電池表面溫度達到400度C,而刀片電池則是無明火,無生煙,表面溫度只有60度。不過中國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其「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已將針刺試驗取消,因為IEC等國際標準沒有針刺試驗,因為針刺試驗與電池實際失效模式並不符合,所以中國工信部發佈的新能源汽車准入管理規定中,針刺測試已列入執行專案。

不過比亞迪仍在發表會中,以影片介紹紹他們的刀片電池成功通過針刺穿透測試,並指該測試被認定是測試電池熱失控的最嚴格方法。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教授則表示,在電池安全性和能源密度方面,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具有明顯的優勢。

比亞迪開發刀片電池多年,單一的電池電池芯以陣列排列,然後插入到電池塊隔。由於其優化的電池模組結構,和傳統鋰磷基塊電池相比,電池模組的空間利用率可以增加50%以上。

在接受針刺穿透測試時,刀片電池在被穿透後既不發出煙霧也不開火,其表面溫度僅達到 30 到 60°C。這意味著配備刀片電池的 電動車不太可能著火,即使它們受到嚴重損壞。刀片電池還通過了其他極端測試條件,包括壓碎、彎曲、在爐子中加熱至 300°C,過充電/過放電測試260%,這些狀況下,都沒有導致電池燃燒或爆炸。

比亞迪副總裁兼FinDreams電池有限公司董事長何龍表示,刀片電池有四大優勢,包括高啟動溫度、放熱反應、慢熱釋放和低熱生成,以及不在故障期間釋放氧氣或容易著火。

在過去幾年中,許多 電動車製造廠陷入追求更大巡航里程的競爭中,當電動車的續航力被車廠視為開發的首要因素時,這種開發重點將轉移到電池製造廠商的身上,導致電池行業對「電池能量密度」產生不合理追求,因此安全性一直被排除在動力電池開發之外。比亞迪的刀片電池的目的就要把電池安全重新推向開發的最前端。

比亞迪刀片電池將先運用在比亞迪的旗艦電動房車「漢」,預定今年6月上市,新車型巡航里程可達到605公里,它的時速0到100公里加速只需要3.9秒即可完成。







疫情衝擊經濟活動與供應鏈,中國吉利表示2020年可能會是至今最艱困的一年


雖然目前中國政府宣稱當地的武漢肺炎疫情已經受到控制,同時個企業的活動也陸續恢復,但疫情所造成的經濟活動癱瘓以及供應鏈斷鍊的問題,仍對於中國汽車產業帶來相當嚴重的衝擊,即便是在過去表現相當亮眼、並且在國際上頗受關注的吉利集團,也表示在疫情影響生產與銷售的情況下,2020年可能會是至今最艱困的一年。


不過,即便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導致大規模封城,造成的經濟活動攤還以及後續的供應鏈斷鍊,甚至在這之前的2019年,該集團的年銷量與淨利表現均雙雙衰退,吉利仍表示即便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仍將會持續進行全球的擴張行動。此外,日前吉利公布其獲利為81.9億元人民幣,低於專業財經機構預測的目標,同時公司股價也下跌了4.08%。

日前吉利交給香港交易所的檔案當中表示,武漢肺炎疫情嚴重破壞了供應鏈,進而影響該品牌的生產量,這代表2020年的業績與獲利能力將面臨更大的壓力。根據消息指出,吉利今年打算在Lynk & Co與幾何兩個品牌旗下推出一共6款的新車,雖然吉利目前將全年銷售目標訂為141萬輛,但也表示負面因素可能會讓2020年成為品牌成立23年以來最困難的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集團總裁安聰慧表示,今年年底LYNK & CO將會開始在歐洲上市,並且將會與PROTON品牌有更多技術共享的車型。另外吉利與VOLVO也有可能進一步合併,並且在香港與斯德哥爾摩兩地掛牌上市。









裕隆去年大虧1.5個股本,今宣布瘦身減資57.29億元以彌補公司史上最嚴重的虧損


為彌補公司近24年來最重大的虧損,同時也為挽救股價,裕隆公司今日首次停牌,並宣布重大訊息,公布2019年全年營運虧損新台幣244.65億元,相當於1.5個股本,也是公司史上最嚴重的年度虧損,公司董事會決定動用特別盈餘公積151.45億元,並減資57.29億元來彌補虧損,減資後公司實收資本額調降至新台幣100億元,實收資本額降幅約36.4%。


裕隆表示,由於美中貿易戰,加上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接連衝擊,汽車產業也持續疲弱,公司去年淨損244.65億元,同時公司保守看今年車市表現及營運,因此針對車型技術資產進行資產減損,並且在帳上應收帳款評估回收風險提列損失。

事實上,裕隆子公司裕隆日產的新車銷售與營業利益表現並不弱,2019年獲利達到10.48億,但不敵公司在2019年認列合併子公司及轉投資事業虧損等影響,去年第四季單季虧損219.57億元,而全年稅後淨虧損達到244.65億元。

由於自主品牌納智捷LUXGEN的銷售不如預期,及考量疫情持續對產業造成負面影響,裕隆董事會將採取穩健保守經營策略。而此次瘦身,也有改善公司財務狀況,並且有助提高股票淨值。





叫車服務與汽車共享影響銷量,北汽將與滴滴出行合作


在數位科技越來越普及的情況下,消費者使用叫車服務與汽車共享的頻率也不斷在成長,也因此影響到不少汽車品牌的銷售表現。有鑑於此,日前中國北汽集團宣布與目前已經業務拓展到國際上的滴滴出行合作,未來滴滴出行將會提供北汽旗下的車款讓消費者租用。


北汽集團與滴滴出行合作開發新世代車輛聯網系統,並且將與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CATL)、國營企業國家電網(State Grid)、中國郵政儲蓄銀行(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以及線上汽車交易平台優信(Uxin Group, UXIN)等企業聯手合作,預計在未來的三年內打造一個數量達十萬輛的租賃車隊。

即便去年中國仍舊以2500萬輛的年銷量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但在市場逐漸飽和、出行方式越來越多樣化的情況下,許多品牌都擔心新車銷量將會受到影響,也因此許多品牌都與滴滴出行成立的合資企業,包括VW、比亞迪等等,其他品牌也有成立自家的出行服務平台,如上汽、長城等。而GM旗下的CADILLAC也在今年初於中國啟動其租賃服務。





這才是真正潔淨而取之不盡的綠能,BMW公布新世代氫燃料電池車i Hydrogen NEXT的動力科


氫燃料電池(Hydrogen Fuel Cell )雖然成本仍然高昂,不過它確實被車界普遍認是是未來終極的替代性能源。除了TOYOTA等車廠,我們也看到BMW同樣看好氫燃料電池車的未來。雖然疫情打斷歐洲車廠生產,不過BMW今日預告為下一代氫燃料電車池車 i Hydrogen NEXT所開最新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


BMW表示,開發替代動力系統一直是BMW集團的首要任務,這家豪華車製造廠今日首次為iHydrogen NEXT的下一世代氫能源動力系統,首度公開研發成果,並透過影片進行虛擬的技術發表。

BMW研發部門主管Klaus Fröhlich特別藉由一部片,來解說此一新的動力系統,Klaus Fröhlich表示,我們相信未來‎各種替代動力系統將同時存在,因為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能夠充分滿足全球所有客戶的各種移動需求。而‎‎從長期來看‎‎,‎‎氫燃料電池技術‎‎可以相當合理地成為人們倚靠的動力系統組合‎‎的第四大支柱‎‎。

BMW對於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潛力毫無懷疑,不過BMW表示要為客戶提供一款採用氫燃料電池驅動技術的量產車,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主要是因為目前還沒有適當的架構,我們認為‎要做為能源‎‎載體,首先它必須具備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並且要使用綠色電力來‎‎生產。然後,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未來將主要用來供應那些不直接電動化的領域,像是長途重型運輸。

Klaus Fröhlich表示,‎有關氫能源,‎目前還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例如要先建立泛歐洲地區的氫氣加氣站網路。然而,BMW集團目前正在推動氫燃料電池技術領域的開發工作。將等待時機成熟,屆時基礎設施和可持續生產的氫氣供應都能到位,將會大幅降低製造動力系統的成本。而BMW集團已經將電池電動汽車推向市場,公司計畫到2023年,將一共推出25款電動,其中至少有12款是純電力驅動。‎

BMW今日公布i Hydrogen NEXT下一世代氫能源車的氫燃料電力總成的技術細節。BMW集團的燃料電池技術和車輛專案副總裁 Jürgen Guldner表示,BMW i Hydrogen NEXT的動力系統中的燃料電池系統,透過空氣中的氫和氧之間的化學反應,來產生高達125 kW(170 hp)的電能。這意味著車子只會產生水蒸氣。

而電動轉換器位於氫燃料電池的下方,該車款還配備一對壓力700bar的氫氣瓶,一共可容納6公斤的氫氣。總裁 Jürgen Guldner表示,無論天氣條件如何,此一系統都能確保證遠距離行駛。充氣只需要三到四分鐘的時間。而第五代eDrive單元設置,最初配備在BWM iX3電動休旅車,未來它也將移植到BWMi Hydrogen系統車款之上。整個系統的動力輸出達到374 hp。這種氫燃料電池技術目前已小規模地嘗試用在BWM的X5之上,BMW集團計畫在2022年推出。

除此之外,BMW也將延續和TOYOTA之間的合作,為了確保在20世紀後半期能充分滿足人 們對於氫動力燃料電池車的技術需求,BMW集團正和TOYOTA公司合作,根據產品開發合作協定,兩家製造廠將聯手致力於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和氫燃料電池車適用可擴展的模組化元件。與豐田合作的燃料電池將將配置在BMW i Hydrogen寶馬i氫下,以及燃料電池堆和寶馬集團開發的整體系統。











HONDA避免採用全數位觸控界面,Jazz/Fit空調仍採實體旋鈕與按鍵


為讓座艙更為簡約清爽,追求高度數位化,現今絕大多數車廠的新車座艙,中控台幾乎都已換上大型觸控螢幕,把傳統中控台繁複的旋鈕與按鍵加以省略,由螢幕上手指觸控來取而代之,不過對HONDA車廠來說,他們仍堅持該保留車子原有的冷暖空調的實體旋鈕與按鍵,因為觸控螢幕,無法達到直覺式操控,因此剛推出的新世代Jazz/Fit,它的中控空調界面,就維持原來的實體旋鈕配置。


Jazz/Fit的產品專案主管田中伸男(Takeki Tanaka)最近接受英國媒體Autocar專訪時表示,原因很簡單,我們希望儘量減少駕駛對中控台操控時會碰上干擾,尤其是冷暖空調的調控界面,我們將其從觸控式螢幕改回撥號操作,因為我們收到許多客戶回饋的意見,認為觸控很難教人採直覺式操作。你必須看看螢幕,再用手指觸控來設定與調控座椅的加鵱功能。因此,我們改變了此一規則,如此駕駛者就可以不看螢幕就能靠直覺來操控它,這也讓駕駛能獲得更多的自信。

在全新改款的Jazz和Fit座艙裡,你可以看到數位化的界面,包括懸浮式的中控螢幕和數位化儀表,但中控下方的空調系統就維持傳統實體式的旋鈕和按鍵。按HONDA官方說,這樣的配置正是維持數位和類比之間的完美平衡。

‎而TESLA和VOLVO,是全數位觸控界面的擁護者,甚至近其福斯集團AUDI品牌的A3也採用全觸控的界面,他們自有理由,福斯(VOLKSWAGEN)就跟隨著同集團的AUDI全新A3的腳步,採用數位化操控,福斯的理由是:因為有愈來愈多的人正在接觸他們智慧手機的功能。‎‎不過這真的是一種淺薄的理由,但還有另一個原因,使數位化觸控超過傳統實體按鍵與旋鈕,那就是觸控界面,少了許多零件的使用而可以省下車子的成本。不過不久之前,福斯汽車新推出的ID.3電動車,為數大約數萬台,出現大規模的軟體問題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