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裴矩在古代官場如魚得水之探秘

裴矩在古代官場如魚得水之探秘

  裴矩,中國隋及唐初政治家。約生於梁太清元年(547)或更早,卒於唐太宗貞觀元年(627)。他原名世矩,因避唐太宗諱而去世字,字弘大。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楊堅代周,建立隋朝,矩為近臣,參與平陳之役,繼而經略嶺南,北撫突厥族啟民可汗。又與牛弘等參定隋禮。隋煬帝即位後,矩甚受重用,參掌朝政。裴矩一生最重要的活動是為煬帝經營西域。大業元年(605)至九年間,他至少4次來往於甘州、涼州(今甘肅武威)、沙州(今甘肅敦煌),大力招徠胡商。裴矩盡力搜集西域各國山川險易、君長姓族、風土物產等資料,繪畫各國王公庶人服飾儀形,撰成《西域圖記》3卷,並別造地圖,注記各地險要,獻於煬帝。煬帝即將經營西域事宜悉以委任給他。矩引致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設等入朝,並積極策劃打擊西域貿易的競爭者-吐谷渾。五年,煬帝親征吐谷渾,拓地數千里。稍後,煬帝又派薛世雄進軍伊吾,於漢舊城東築新伊吾。矩同往經略,鞏固了隋與高昌的聯繫。大業十四年,反賊宇文化及弒煬帝,任裴矩為尚書右僕射。化及敗,矩轉事竇建德。建德敗,矩降唐,官至民部尚書。裴矩80歲精明不減,歷事諸主,均受禮遇,以熟悉故事,常受咨詢。他所撰著作大多已佚,留世不多。
  裴矩在北齊、北周都任過職,後在隋、唐做高官,中間還在宇文化及、竇建德手下效過力,歷主頗多,何以能如魚得水時時處處受重用?他為人處世,到底是忠是奸?
  在隋煬帝楊廣執政時期,為了順應善搞浮誇的皇帝,裴矩是功不可沒。大業五年(609),隋煬帝巡視黃河以西地區,命令裴矩前往敦煌。裴矩派使者勸說高昌王等,用豐厚的利益好處引誘他們前往朝見。西域客人身穿斑斕的服裝,佩戴熠熠閃光的金玉飾物,虔誠地為隋煬帝焚香祈禱。悠揚悅耳的西域音樂飄飄渺渺,在天地間迴盪不絕。引來武威、張掖等郡的女子穿著盛裝跟隨觀看,致使車馬堵塞,延綿十多里。一些西域國家的使臣向隋煬帝表示,他們願意獻出國土,歸順大隋朝廷。隋煬帝見裴矩有功,很快給他升了官。
  大業六年春,蕃邦首領齊集東京,大業六年,隋煬帝要到東都洛陽巡幸,裴矩又以蠻夷朝貢者多為由,提出要大演百戲,讓外國人開眼。於是,楊廣詔令在端門街為他們舉行歌舞盛會,戲場周長5000步,管絃樂隊達18000人,演出通宵達旦,燈火照耀天地,絲竹管弦之聲數十里外可聞。這次演出持續了一月之久,耗資無數,不僅國庫空虧,百姓也多受牽連。
  尤其是一次隋煬帝出巡江都,衛士逃亡甚眾,裴矩竟出壞點子,向隋煬帝建議:把江都的女子徵集起來,分配給衛士們“恣欲”,以穩定軍心鼓舞士氣。隋煬帝大喜,立即下令照辦。所以,史書上有稱裴矩是隋之佞臣者也並不為過。隋煬帝亡國後,經過一番廝殺爭奪,李唐取得正統地位,裴矩也由隋王朝的大臣、宇文化及的大臣、竇建德的大臣,搖身一變轉為唐帝國的大臣。裴矩降唐後,他似乎變成另一個人,向唐太宗提出不少好主意,諫「試賂」即其中一例。據《資治通鑒》記載,唐太宗患官吏受賄,秘密派左右向官吏行賄,以試驗其是否受賄。有一個刑部司門令史接受一匹絹的賄賂,唐太宗要殺他。民部尚書裴矩提出:「受賄當死。然而行賄呢?恐怕不符合以德教化、以禮規範行為的準則吧!」唐太宗很高興,召集五品以上官員,說:「裴矩當官力爭,不看我臉色行事,都這樣,何愁國家不治」。司馬光評論說:「君明臣直。裴矩在隋煬帝面前是個佞臣,在唐太宗面前忠於職守,不是裴矩性格有改變。君主不願臣下提缺點,則忠臣化為佞臣;君主喜歡臣下提批評意見,則佞臣變化為直言忠臣。可見,君主是表率,好像華表,臣下是影隨。根子還在君主身上啊!」
  在這裡,《資治通鑒》主編司馬光在追敘這段歷史時,評論裴矩佞於隋而忠於唐。很值得我們深思。從裴矩的為人處世哲學看,他是個極其聰明之人-非忠非佞,雖然勤勤懇懇,老辣練達,聰明穎悟,嫻於世事,不貪賄,不奸巧,但他的內心沒有江山社稷,甚至連君主也沒有,只有自己的小日子,憑自己的智慧和勞作獲得承認。這樣的人在隋煬帝那裡吃得開,在唐太宗那裡也吃得開。
  今天,我們的官場、我們的身邊是否也有裴矩之類的人存在呢?這類人,一般能夠憑借個人的素質水平能力受到領導賞識,又能做到「人前說人話,鬼前作鬼戲」,聰明伶俐,悟性極高,故而常常在各類單位很是游刃有餘,在人際關係很得群眾歡迎。就事論事地說,這類人頗有欺騙性,頗具危險性。
  司馬光認為裴矩根本就是一個忠臣,只是由於皇帝的好惡才因此變忠變佞了。竊以為,此說法並不適當,不僅抬高了裴矩,而且也太誇大了兩位皇帝的威力。一般來講,忠佞都是由個人本質決定的,皇帝的好惡只是一個外因而已,起重要作用的關鍵作用的還是內因。假如,裴矩能據理力爭,堅持直諫,他的歷史就需改寫。換個角度看,司馬光的「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論述與點評,並不是沒有一點道理,應當成為為官者需要認真斟酌和考量的因素。君真則臣忠,君邪者臣佞,是許多事實都證明了的常規慣例。因此,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為人表率,就是為官者極為重要素質與職務要求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