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八路軍屋頂曬炸藥連人帶屋炸飛

八路軍屋頂曬炸藥連人帶屋炸飛

  八路軍搞到一批氯酸鉀,著手試制炸藥,但是用的是傳統的翻曬方式,在屋頂上乾燥,曾出現過連人帶屋頂都炸飛的事故。在當時的條件下,防止炸藥自爆成了難題。《地雷戰》是中國人最熟悉的電影,但很多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不禁要問,當時的中國北方莊稼漢對地雷知之甚少,而八路軍中也極其缺少地雷製造的專業人員,他們怎麼能夠將地雷製造得如此精妙、運用得如此神奇?
  鮮為人知的是,華北地雷戰中,有一批科學技術人員。這些科技人員為地雷戰付出了極大的心血,甚至是生命。冀中抗日根據地,地處大平原,沒有山脈、湖泊,被日軍重點駐兵的三條重要鐵路包圍著,又靠近日寇統治中心北平、天津、保定、石家莊,成為開展游擊戰最為艱難的地區。1938年春,抗日戰爭處於艱難時期,在這種條件下,抗日軍民被逼出了地雷戰這個適合冀中平原的戰法。
  可是問題又來了,一沒有人會造地雷,二缺少造地雷的器材、原料。這個時候,冀中軍分區司令員呂正操想到了科學家,他找來了冀中軍區二分區參謀長張珍。幾經周折,張珍聯繫上清華大學的熊大縝(又名熊大正)。了解冀中情況後,熊大縝找到導師葉企孫。葉企孫先生是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是中國物理學事業的鋪路人。著名科學家華羅庚、吳有訓、錢三強、錢偉長、李政道、楊振寧、鄧稼先等,都曾受過葉企孫的培養。呂正操司令員派張珍到北平時,葉企孫先生正在天津養病。熊大縝是葉企孫最看好的門生,也是他的助教。
  這時葉企孫正準備讓熊大縝去德國深造,熊大縝也正準備完婚後遠行歐洲。但熊大縝聽說八路軍準備開展地雷戰的事,興奮異常,覺得這是科學工作者為抗日戰爭直接出力的好機會,決心放棄出國機會、推遲婚期,到冀中抗日炮火中去。熊大縝雖然決心已定,但是還得聽老師的意見。葉企孫雖然知道熊大縝是自己這麼多年才發現的一個好苗子,將來在學術上的成就不可限量,但他還是毫不猶豫地說:「國難當頭,國事為重」,支持熊大縝到戰鬥前線去,自己還暗暗下決心有一天也去抗日戰爭第一線。
  熊大縝的行動帶動了一大批北平愛國熱血青年學子,好多人跟熊大縝一起去了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冀中根據地。不久之後,熊大縝被提升為冀中軍區供給部部長,著手籌建技術研究社,以開展烈性炸藥、地雷和雷管以及無線電研製工作。呂正操將軍的回憶錄中寫道:「熊大縝任職後通過關係和各種渠道,購買了幾十部電台的原材料將十二個炸藥筒埋在鐵軌下,在幾百米外接上引爆器埋伏下來等待。一會兒,敵人先從沿鐵路一側的公路上開過一輛巡邏車探路,又從鐵路上開過一輛壓道車清道,然後才是滿裝軍火的列車開過來。隨著轟的一聲巨響,火車頭便飛上了天。接著是車上的軍火接二連三地大爆炸,火光沖天,震耳欲聾。這次行動之後,他們又多次出動,炸火車,炸橋樑,炸碉堡,炸得敵人驚恐不安,交通線經常遭到破壞。」
  技術研究社研究也有了成果。在熊大縝、汪德熙的領導下,冀中根據地的炸藥廠也不斷壯大,到後來竟建成了一座擁有2000多工人,能製造大批量地雷、手榴彈、復裝子彈、擲彈筒彈,能修理各種槍械的大型兵工廠。後來汪德熙因工作需要離開根據地到昆明去,張方全面負責炸藥廠的工作。張方把研製炸藥的經驗寫成書面材料,散發到各抗日根據地。
  八路軍搞到一批氯酸鉀,著手試制炸藥,但是用的是傳統的翻曬方式,在屋頂上乾燥,曾出現過連人帶屋頂都炸飛的事故。在當時的條件下,防止炸藥自爆成了難題。熊大縝多次潛回到天津,請教老師葉企孫。葉企孫不顧身體不好,非要親自到冀中根據地了解情況,由於弟子們的再三勸阻才沒有成行。葉企孫對根據地造地雷的事放心不下,他馬上讓自己的實驗員閻裕昌前往冀中。閻裕昌化名門本忠,秘密進入冀中抗日根據地。
  由於多年的教學實驗,門本忠對炸藥有豐富的知識。門本忠一到根據地,就解決了炸藥自爆問題,還設計出根據地特定條件下可以生產的電雷管電路。這時葉企孫又派學生從天津衝破日軍封鎖線運來電表、白金絲等必要物資。熊大縝等人也弄到了大批製造炸藥所需的化學原料、銅殼和鉑絲以及控制電雷管的電動起爆器。
  有了地雷,冀中軍民如虎添翼。地道戰、地雷戰、伏擊戰等神奇的戰法,打得日軍日夜不寧、心驚膽戰。可是就在冀中地雷戰開展得有聲有色時,大禍降臨到科學家們的頭上了。當時是國共合作,共同抗日。1938年秋,國民政府河北省主席鹿鍾麟下令要呂正操讓出冀中,向冀東發展。這樣的要求呂正操當然不能接受,國共兩支抗日武裝面臨的是摩擦甚至火拚。熊大縝表示應該求同存異,一致對敵,避免摩擦,這引起了一些政治嗅覺靈敏者的嚴重關注。加上他多次化裝到敵占區採購軍火,更引起一些人的懷疑。
  1939年1月,鹿鍾麟派一個考察團到冀中。有個叫方平的團員到供給部。熊大縝見方平是讀書人,使試著用英語與之交談。方平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雙方一下子交流順暢起來,他們越聊越投機。供給部政委王文波在一旁聽不懂,又氣又惱,將這事當成特務嫌疑上報。1939年春天,共產黨在各個根據地都成立了鋤奸部,發起了一個旨在清洗漢奸、特務的鋤奸運動。冀中軍區也成立了鋤奸部,抓捕了熊大縝、門本忠、張方等技研社全部技術員,接著又把供給部、炸藥廠、印刷所、衛生部、醫院、電台、銀行、學校、報社、商店等部門中平津來的所有知識分子通通抓了起來,總共有100多人,搞出了一起轟動一時的大特務漢奸案。
  「首惡」自然是熊大縝,主要罪證則是一封密信。密信是從天津送到冀中軍區供給部的一批TNT炸藥裡夾帶的。內容是:「你派來的人我們已經見了,你們需要的東西,已送了幾批。急需的物資,最好在秋收之前,由河運較方便。」信尾署名是:「天津黨政軍聯合辦事處」,鋤奸部認為這是國民黨在天津的特務機關。白紙黑字,鐵證如山。而後來的調查證明,事實上它是一個國共合作的統戰組織。當時是國共合作,這個組織幫助八路軍,為抗日根據地運送炸藥。這樣一封密信卻被當成了罪證!
  當過東北軍將領的呂正操司令員也在鋤奸人員的懷疑之中,他明知被抓的是一群滿腔熱血、捨身為國的愛國者,卻無力營救。冀中抗日根據地一下子抓了這麼多知識分子,遠在延安的黨中央震驚了,黨中央派彭真和許建國等人到冀中複審。複審最後的結論是:逼供不足為憑,鋤奸擴大化應予糾正。除熊大縝尚需進一步審查外,其餘人員全部釋放。
  1939年夏天,日軍對冀中根據地發起了更為瘋狂的大「掃蕩」,軍區主力轉移。審訊時被拷打受傷的熊大縝無法跟上隊伍,鋤奸部一名負責押解犯人的戰士喝道:「磨蹭什麼?想逃跑啊?」
  熊大縝說:「別那麼凶,好不好!」
  鋤奸部戰士說:「對你這種漢奸特務,還用得著客氣!」
  熊大縝說:「我是冀中軍區供給部部長,你手裡的槍和子彈就是我造的。我怎麼是漢奸特務?」
  兩個人吵了起來。戰士說:「就是漢奸特務!再不走,斃了你!」
  一生堅持真理的熊大縝不肯,他就站住了。那個戰士真的拉開槍栓,推上子彈,槍口黑洞洞地對上了熊大縝的腦袋。就在這一剎那,熊大縝說話了,他說:「造一粒子彈不容易,留著打鬼子吧!你要真的想弄死我,就用石頭!」這個人,真的放下了槍,真的舉起了石頭。年僅26歲的清華才子熊大縝,造出無數讓鬼子聞風喪膽的地雷的熊大縝,死在石頭之下最有價值的腦袋也沒有硬過石頭。
  患有嚴重肺結核的門本忠,穿農民的褂子,頭上包著白手巾,一村一村地走,手把手地將拿鋤頭的莊稼漢們教成會造雷、會玩雷的地雷高手。在冀中根據地,大人孩子沒有不認識地雷大王門本忠的。1942年5月8日,河北省安平縣武莫村突然被鬼子包圍。鬼子將全村老百姓用刺刀圈在一起,逼問誰是八路軍,誰是造地雷的門本忠。百姓將門本忠護在身後,就是一言不發。
  鬼子拉出一個砍了頭,又要拉一個。門本忠從人群中衝了出來,說:「我是門本忠!不許再殺人!」
  鬼子用鐵絲穿過他的鎖骨,拖著在大街上轉。科學家門本忠高喊口號,痛罵不絕。日寇用刀割他的舌頭,最後又用小刀一刀一刀削下他的肉。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給這些為民族解放戰鬥、犧牲的科技工作者獻上鮮花;講述地雷戰的故事時,也應該講一講這些已經被遺忘的不拿槍的戰士。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