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與愛妃戚夫人的慘烈血拼

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與愛妃戚夫人的慘烈血拼

  戚懿的出身可能不是顯赫的官宦之家,所以史書上沒有提過她的身世。她最初並沒有雄心大志,但當她為劉邦生下一個兒子,也是她唯一的兒子劉如意之後,她開始有了野心。她發現她的老頭丈夫不同凡品,是一位擁有無限權力的皇帝老爺,而這位皇帝老爺在她懷抱中,卻馴如羔羊,只要那家伙一句話,她就可以統治中國,這是她當小家碧玉時夢都沒有夢到的奇異景致。她怦然心動,就向劉邦要求封劉如意當皇太子。皇太子是帝位的合法繼承人,母以子貴,一旦老家伙死翹翹,她兒子登極,她就成了皇太后,咦,天就開啦。
  皇太子劉盈是一位敦厚善良的青年,隨著生母呂雉,一直留在首都長安皇宮裡面,跟劉邦雖是父子,但父子感情比較疏遠。而戚夫人帶著劉如意,卻始終和劉邦形影不離。劉邦這個老流氓,不但沉湎在她的美色之中,而且俗不雲乎,「貓老吃子,人老惜子」,人之老也,最愛幼子。劉如意絕頂的聰明,反應快,有決斷。劉邦讚不絕口,曰:「像我,像我。」從他的名字「如意」上,可以瞭解,老爹多麼喜他疼他。
  劉如意一定是一位乖巧孩子,否則不會被命名為「如意」也。戚夫人遂乘機進行她奪嫡的陰謀,向老公日夜泣啼。史書上雖沒有說出她泣啼些啥,但我們可以推想而知,不外乎:「親愛的,打鈴,你已經老啦,萬一倒地不起,俺娘倆將靠何人?恐怕呂雉跟她的兒子劉盈不會放過我們。」劉邦一想,有道理有道理,於是,第一步,下令封劉如意為趙王。第二步,公元前197年,劉邦早朝時,就在金鑾殿上,表示要立劉如意當皇太子。文武百官們嚇了一跳,蓋皇太子這玩藝,不是雇工,一不順眼,就趕走再找一個。不要說公元前二世紀,縱然在兩千年後公元二十世紀,帝國元首換一個王儲,也不能那麼輕鬆。宰相之一(御史大夫)的周昌,正顏厲色地提出嚴重抗議,劉邦曰:「好吧,聽聽你關於換皇太子的意見。」周昌本來天生的有點口吃,現在又氣急敗壞,一下子說不出來,只大聲曰:「我口不能言,但我期期知道不可。你要是廢掉皇太子,我期期不接受命令。」
  這真是一幕有趣的場面,在殺氣騰騰中,忽然出現一個結巴耍寶,劉邦忍不住大笑起來。幸虧這一大笑,把車煞住,沒有做進一步的決定,早朝即行結束。嗚呼,險矣。這是戚夫人向呂雉短兵相接的挑戰,朝會時,呂雉躲到金鑾殿的東廂側房裡偷聽,朝會散後,周昌經過那裡,呂雉出來向他跪下叩謝曰:「要不是你,皇太子不保。」然而劉邦只是暫時退讓,他仍念念不忘要冊封劉如意當皇太子,陰謀仍在進行,隨時都會爆發。呂雉雖是女中好漢,也束手無策。但她終於想出自衛的方法,她派她的兄弟呂釋之,去找劉邦手下三傑之一的張良。史書上說,呂釋之用的不是「求」,而是「劫」,大概威脅張良,他如果不出主意,就要跟他同歸於盡。呂釋之警告曰:「你是皇帝的智囊,而今皇帝要換皇太子,你以為你能高枕而臥,置身事外乎哉?」張良不愧智足謀多,他分析他之所以不能出面的緣故。
  因為他即令出面,也沒有用。他曰:「當初皇帝老爺都是在困頓危險的時候,才聽我的。而今天下已定,全國統一,由於一點私心的愛憎,要換皇太子,骨肉之間,外人插不上嘴,縱然有一百個張良,也無能為力。」呂釋之勉強他非出個主意不可,曰:「不管怎麼說,你也得幫這個忙,救救呂皇后母子。」張良不得已,曰:「這不是單靠嘴巴就可以辦到的事。這樣吧,我另推薦別人。劉邦自當上皇帝,總以為天下的人都會拍他的馬屁,可是,卻有四個老頭,他們對劉邦那種傲慢無禮的態度,深為厭惡。他也曾找到他們,他們就逃到山裡,誓死不當他的部下。正因為如此,劉邦對他們反而更為尊重。你閣下如果不吝惜金銀財寶,教皇太子再親筆修書,恭請他們做他的賓客,經常隨他入朝,故意讓劉邦發現,劉邦一定奇怪,會問他們是誰,這對皇太子是一個大的助力。」
  這四個老頭,當時稱為「商山四皓」東園公、角里、綺裡季、夏黃公。商山,位於長安之南,即他們逃匿之處。四皓,四個白頭髮也。商山四皓不久就貢獻出他們的智慧。公元前196年,駐防安徽壽縣的封王(淮南王)英布叛變。——英布的叛變跟彭越的冤獄有關,也跟劉邦的殘忍殺戮有關。劉邦把彭越剁成肉醬分別送給各地封王,他閣下的意思是展示他的血腥殘酷,等於宣佈曰:「誰敢叛變,我就對誰下此毒手。」他以為這樣可以收到恐嚇的效果,卻想不到效果恰恰相反,英布看到肉醬之後,大吃一驚,咦,老流氓這麼殘酷,說不定哪一天慘劇會發作到俺頭上,如果不早日脫身,就悔之晚矣。於是,他擁兵割據,脫離中央政府。
  當英布叛變的消息傳到首都長安時,因他閣下實力雄厚,西漢政府大為震動。恰恰劉邦有病,躺在床上哼哼,就打算教皇太子劉盈率領大軍出征。四個白頭髮老頭,魂不附體,曰:「皇太子統兵,大事不好。」立刻找到呂釋之——皇太子劉盈的舅舅,警告曰:「皇太子親率大軍,鎮壓叛徒,大勝而歸,有啥功勞?皇太子位極人臣,不能再陞官矣。可是,萬一打了敗仗,那可不得了,皇帝要廢掉他時,就有了借口。而且他所統率的那些將軍,都是想當年跟劉邦打天下的亡命之徒,一個個桀驁不馴,教一個年輕晚輩高高在上當他們的元帥,簡直是教綿羊驅使狼群也,恐怕他們不會盡力。所以此行無功,聽說皇帝老爺曾咬牙曰:『說啥也不教不肖子(劉盈)居愛兒(劉如意)之上。』形勢至為明顯,終有一天,皇太子的寶座會保不住。」如此如此,這般這般,教了呂釋之一套,呂釋之再把這一套轉教給姐姐呂雉。
  於是,呂雉去見劉邦,向她這位已無感情的老丈夫泣曰(這眼淚來得不易):「英布是天下猛將,善於用兵,眼前的一些將領,都是你的同輩老朋友,如果叫劉盈統軍,恐怕他們心裡不舒服,不肯聽令。消息傳到英布耳朵裡,不會把中央軍看在眼裡,一路西攻,勢將無人阻擋,政府危矣。你雖然有病,仍得御駕親征。不必騎馬,躺在車上指揮,也是一樣,將領們就不敢不盡全力啦。你雖然辛苦一點,卻可成功。老哥呀,為你的妻,為你的子,跑一趟吧。」劉邦一聽,原來他這麼重要,龍心一悅,病就好了一半,但他仍號叫曰:「我早就知道那小子不能辦事,還是老子親自出馬吧。」
  英布的叛變,最後失敗,他不是劉邦的對手。劉邦回到首都長安後,病情加重,更急著要換皇太子。可是有一次,在宴會上,劉邦看見劉盈身後站著四個白頭髮老頭,都在八十歲以上,仙風道骨,「尾大」得跟柏楊一樣,不禁問曰:「他們是幹啥的?」等到曉得竟然是商山四皓,大驚曰:「我找你們多少年,你們逃得無影無蹤,現在卻追隨我兒子,這是為啥?」四老頭答曰:「你既看不起人,又好罵人,我們不願受這種侮辱,才拒絕跟你見面。皇太子忠厚仁孝,又敬愛知識分子,天下人都願為他效死,所以願意侍奉左右。」劉邦謝曰:「那麼就拜託四位照顧他。」當他們告辭時,劉邦一直望著他們的背影,心有所思。
  退朝之後,劉邦回到皇宮,告訴戚夫人曰:「我本來決心要換皇太子的,可是有商山四皓輔助他,羽毛已豐,難動搖矣。呂雉皇后將成為你的主人矣。」這對戚夫人,是一個絕望的打擊,受到的是已無力翻本的慘敗,她流下眼淚,而這時眼淚已經無力挽回大局。她不明白劉邦為啥在乎四個白髮老頭,但她不敢堅持。劉邦歎曰:「好吧,你為我跳楚國鄉土舞,我為你唱楚國鄉土歌。」歌曰:「鴻雁高飛一舉千里,羽毛已豐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弓箭何處去施歌聲是愴涼的,是一種眼看著自己心愛的人掉下懸崖,卻無法營救的悲苦心情。戚夫人更是徹骨悲痛,她只有邊舞邊哭,終於泣不成聲。她已料到自己的不幸結局,但她沒有料到她的不幸結局是那麼可怖。
  劉邦不改換太子的原因,我們所敘述的,是正史上的說法。有人以為四個白頭髮老頭,恐怕沒有這種力量。劉邦一旦性起,不要說四個白頭髮老頭,縱然一百個白頭髮老頭,他也不放在眼裡。問題是,劉邦有他的一套,他這一生從不做顧前不顧後、一意孤行的事,這是他的絕頂智慧。戚夫人的戰略顯然有一個極大的錯誤(她不久就為她的錯誤付出了代價),她的錯誤不在於她膽敢奪嫡,而在於她始終是孤立的,除了抓住皇帝老頭一個人外,她沒有在宮廷中和政府高級官員中,建立黨羽。而呂雉卻廣結善緣,從她以皇后之尊,竟向周昌下跪,可看出她的手段,運用之妙,已出神入化。四個白頭髮老頭代表一種巨大的支持力量,劉邦考慮到戚夫人的處境,一旦硬生生地把劉如意立為太子,而自己死後,母子們可能因得不到支持,連飯都沒得吃的。他現在煩心的,不再是把劉盈趕下寶座,而是如何保全他最心愛的戚夫人母子。
  可是他想不出妥善的辦法,這正是專制政體的悲劇。在以後兩千年間的歷史中,這種悲劇層出不窮,花樣翻新。那就是,威風凜凜的專制魔王可以保障他的生前,但他無法控制他的身後,他所最愛的人,在他斷了氣之後,被無情屠殺時,而兇手卻打著愛他的招牌。劉邦的苦悶,使他在皇宮中不斷高唱他所作的那首「楚歌」。這真是一個諷刺,只不過十年之前,垓下的「楚歌」,困擾了項羽,把項羽逼上死路。而現在,劉邦自己的「楚歌」,使他沮喪絕望,束手無策,縱有天大的本領,蓋世的權威,也無法解開這個結。政府官員都知道皇帝的煩惱,但沒有一個人能為他分憂。這情形被監察部的官員(符璽御史)趙堯看到,他怦然心動,他知道他陞官的機會來啦。於是他問劉邦:「你悶悶不樂,我猜想莫非是為了劉如意年幼,而戚夫人夫人跟呂雉皇后又水火不能相容,想到你死了之後,母子不能保全乎耶?」劉邦曰:「一點不錯,我幾乎愁死,可是,想不出辦法。」趙堯曰:「我給你出個主意。」劉邦曰:「啥主意?」趙堯曰:「劉如意的爵位是親王,凡是親王,都有封國;凡是封國,都有『國相』。如果陛下能派一個強有力的大臣,這大臣又素來受皇后和皇太子的尊敬,去擔任國相,就可以啦。」劉邦曰:「這辦法很好,你看誰能夠擔任?」趙堯於是推薦周昌。他之所以推薦周昌,一則是周昌確實具備他所說的條件——事實上恐怕是他先選定了周昌,再說出他的條件。二則是,周昌外調「國相」(封國的宰相),空出來的中央政府的宰相之一(御史大夫)的位置,他就可以爬上去。
  劉邦召見周昌,把決定告訴他,周昌一百個不願意。他固然不願意從中央政府的宰相降級到封國的宰相,同時他也知道劉邦死了之後,他根本抗不過呂雉。然而劉邦曰:「我知道這對你是降級,但我憂慮劉如意的性命,非你不能保護。無論如何,勉強為我做這件事。」遂遣送劉如意到他的封國——趙國(在河北南部,趙國的首府在河北邯鄲)。嗚呼,趙堯這主意,可謂餿主意。強硬的「國相」能保護得了親王乎?真是肚臍眼放屁,沒這回事。蓋「國相」是中央政府任命的,既不能脫離中央政府而獨立,他只有接受中央政府的命令。而劉邦死後,中央政府落到呂雉手中,除掉周昌比除掉一隻螞蟻還容易,泥菩薩過江,連自身都難保,怎麼還能保別人哉?以劉邦的聰明才智,他不會想不到這些,但他已進入暮年,壯志已消,形勢比人強,他不得不假裝嘉許這個辦法,為自己製造一個安全幻象,過一天算一天。
  公元前193年,劉邦伸腿瞪眼,皇太子劉盈繼承了皇帝的寶座,呂雉也當了皇太后。形勢陡地大變,受*受排斥的人當令。呂雉不是一個心胸寬大的仁厚女性(不過,換了一個男人,妻子姘上了小白臉,日夜計謀要把他掃地出門,他當令後的反應,恐怕不會比呂雉緩和多少)。呂雉不能忘掉她從戚夫人那裡受到的折磨,她立即展開報復。可憐的戚夫人,她失去了唯一的靠山,當年呂雉受打擊時,政府官員都站在呂雉那一邊,而今輪到戚夫人,卻沒有一個人為她說一句話。其實,怨毒既已深入骨髓,即令有人說話,也沒有用。
  呂雉下令逮捕戚夫人,囚禁在皇宮裡的特種監獄(永巷),把她的頭髮剃掉,剃成光光的禿頭,用鐵鏈拴住脖子,穿上土紅色粗布囚衣,教她每天搗米。這刑罰不但痛苦,而且羞辱。戚夫人悲痛之餘,一面搗米,一面歌曰:「兒子是親王,娘是囚犯。搗不盡的米啊,跟死亡相伴。」相隔三千里,誰能把信息傳任何人在這種情形下,都會發出這種悲歌。可是,經過政治的解釋,意義又全不相同。呂雉聽到後,勃然大怒:怎麼,你還指望劉如意那小子發兵救你,大翻身呀。於是她決定斬草除根。
  呂雉既決定斬草除根,劉如意就沒有命矣。當中央政府徵召劉如意到首都長安的命令到達趙國的時候,身為國相的周昌,已曉得是怎麼回事,他對欽差大臣曰:「劉邦把劉如意托付給我,我怎能不盡我的全心?我們都知道,皇太后把戚夫人痛恨入骨,現在徵召劉如意,一定是母子全殺,我不能讓他去。而且,劉如意正好有病,也不能去。」中央政府三次下令,都被周昌如此這般地三次拒絕。
  以呂雉陰鷙的性格,她可以先把周昌幹掉。幹掉周昌易如反掌,現在呂雉就是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就是呂雉,她只要一翻臉,說周昌抗命,就誰都救不了他。可是周昌有太高的聲望,而呂雉對他也有過感激之情,所以呂雉採用了較為溫和的調虎離山手段,她下令徵召周昌前來首都。徵召親王,有國相可以拒抗,徵召國相,就不能不接受命令。周昌只好上道。到長安後,晉見呂雉,呂雉跟當年向他下跪的日子不同啦,她現在貴為皇太后,上下大權一把抓。她一見周昌,就開罵曰:「你這個糟貨,難道不知道我跟戚夫人母子勢不兩立,為啥不放劉如意來?」周昌曰:「劉邦把劉如意托孤給我,我只要在一天,就要保護他一天。況且劉如意是現任皇帝的幼弟,劉邦最最疼愛。我從前保護現任皇帝,得到劉邦信任,所以盼望我也同樣地能保護劉如意,免得他們弟兄骨肉相殘。如果你懷著私慾私恨,我不敢參與,我只知道奉行劉邦的遺命。」這一番話說得呂雉啞口無言,呆了半天。但再嚴正的理由都不能改變一個人的私心。尤其是情緒上的私心。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向理性屈服,而呂雉並不是大智慧的人,她只有太多的小聰明。
  呂雉於是再下令徵召劉如意。沒有了周昌做主,他不過一個小孩子,只好前往。新坐上寶座的劉盈,他的年齡也不大,但他性格敦厚。按說,劉如意幾乎把他的皇帝位置擠掉,他應該恨劉如意才是,可是他卻顧念骨肉之情。當劉如意將到長安時,他親自到郊外迎接,一直接到皇宮裡。這一年(前194),劉盈才十八歲,沒有娶皇后,他就跟劉如意食則同桌,睡則同床,一分鐘也不離開。呂雉急得跳腳,劉盈這種做法,使她不能在不傷害親生兒子的前提之下,施展毒計。
  然而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不久機會來啦。劉如意的年齡,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我們可以推測。公元前205年,劉邦打到山東,得到戚夫人,假定她第二年,即公元前204年,生下劉如意,則公元前194年,劉如意不過十五歲,還是初級中學堂一名天真的大孩子,顯然不知道大禍臨頭。其實即令他知道,他的年齡也不允許他有能力保護自己。他貪玩貪睡,這一年的冬天,有一天,劉盈一早爬起來,要去打獵,而劉如意還呼呼睡得正酣,怎麼叫也叫不醒。劉盈以為這一會兒工夫,沒有關係,就自己先去。呂雉的爪牙,密佈在每一個角落,這正是表演忠貞的機會,小報告立即打過去。呂雉立即派人前往下手,兇手把劉如意喚醒,這時候他不能不醒,然後幾個大漢按住他的手足,從口中灌下毒酒。我們可以想像到孩子的掙扎、呼救、哭泣。然後,當劉盈打獵回來,幼弟已七竅流血,死在床上。而且周圍的人都指天發誓,沒有一個人知道他暴斃的原因,甚至連呂雉也不知道。
  呂雉幹掉了劉如意,已無後患。接著她下令砍斷戚夫人的雙手雙足,再把她眼睛挖出來,用煙把她的耳朵熏聾,又強迫她喝下啞藥,扔在茅廁裡,命名曰「人豬」。悲夫,寫到這裡,我們似乎仍可隱約地看到那幕慘景,一代美女,現在變成一個血肉模糊的*,她光著頭,兩眼已成兩個鮮血涔涔滴出的黑洞,耳朵聽不見,千萬痛苦,只能幹張大口,吶喊不出。無手,無腳,不能站,不能拿,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但她心裡卻仍清醒,她可能還在癡想和盼望她的愛兒來搭救她,也可能她在回憶昔日和劉邦恩愛的往事,但她只有從黑洞中流下血淚。人間最殘酷的刑罰落到一個女人身上,而下令處刑的卻是另一個女人。
  呂雉不但這樣處置了戚夫人,她還教她的皇帝兒子劉盈,前去參觀她殘暴的成果。劉盈一瞧,毛骨悚然,詢問宦官那個蠕蠕而動的*是啥。宦官只好告訴他是戚夫人。劉盈放聲大哭,曰:「這不是人的行為,我是皇太后的兒子,對皇太后沒有辦法,但我已不能治理天下矣。」過度的傷心和過度的受驚,使劉盈一病不起。
  劉盈是公元前188年逝世的,他的死帶給呂雉八年之久的風光,也帶給呂雉全族男女被屠罄盡的災禍。假定說人間有因果報應的話,這個報應也夠慘烈。戚夫人死於何時,史書上沒有記載,我們想她大概活不過公元前194年。千嬌百媚的如花似玉,如此下場,使人千載之後,仍為她欷嫲。一個不知道利害的女人,靠著丈夫的關係去玩政治,危矣,哀哉。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