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諸葛亮的情商很高

諸葛亮的情商很高

  一千多年來,包括正史野史在內的各種書籍和民間傳說中,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說的很多,可對於他的情商就揭示的不是很多了。我倒是認為,諸葛亮的情商可能大於智商。
  一、劉備通過「三顧」請來諸葛亮,兩人惺惺相惜,形成政治搭檔,關係肯定和諧。但劉備手下的關羽、張飛都是赳赳武夫,坦蕩耿直,開頭不咋理解諸葛亮,但後來竟都服了。這,除了諸葛亮具有智慧超群的優勢以外,其對人以誠的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因為關、張都跟著劉備在曹操陣營中混過,曹操手下也有智慧超群的精英,但兩人都不鳥,只佩服後來老哥招聘的青年才俊諸葛亮,可見諸葛亮情商與劉備有相通之處。劉備與關、張畢竟有生死之交,結為手足。諸葛亮對兩人可沒有大恩大德,卻能讓兩人聽命,可見其情商不在劉備之下。
  二、劉備長阪坡大敗後,諸葛亮兩袖清風出使東吳,硬是憑口舌之功,實現了與心理陰暗的孫權的理想溝通,結成同盟,大敗曹操。其中,諸葛亮除了具備智慧超群的周旋功夫以外,肯定還有足於感動對方的誠信魅力。須知,孫權這人很沒執著的信念,只講眼前利益。他嫁個妹子,要個兒媳(謀娶關羽女兒)都暗藏許多坑人的玄機。在合作對抗強敵曹操這等大事上,能不怕吃虧?會輕易相信別人言不由衷的的鬼話!
  三、劉封之死。後人對諸葛亮小題大作整死劉封非議很大,其中原因也許很複雜。於此事來說,現存史料可能也有不詳盡不之處。在關羽北上攻打曹軍急需支持之際,要劉封率軍助戰,劉封表現冷漠,其私心是明擺著的。劉封的借口是上庸初定,怕兵力抽走以後出現閃失。實際上,關羽敗死後,孟達叛變,上庸不是也丟的很徹底嗎!我想是諸葛亮從關羽這事上看出劉封非坦蕩忠耿之人,可用不可信,更不適合獨擋一面。一旦失去駕馭,可能會利用特殊身份(劉備義子)變成蜀中董卓。所以才痛下殺手,以絕後患。諸葛亮主張殺劉封,中心思想並不是殺個人,而是重在取消劉備的義子。讓以後的人沒敢再打當劉備義子的主意。
  四、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被諸葛亮溫柔否定,魏延雖然耿耿於懷想不通,卻不敢造次生事。可見其對諸葛亮的指示是理解的執行,不理解的也執行。魏延可是當時少有的虎將,他服從諸葛亮可不是怕胳膊拗不過大腿,實在是從心裡相信諸葛亮的決定不會有大錯,也不會故意打壓自己。諸葛亮後期,文重楊儀,武重魏延。可楊、魏兩人均有嚴重的人格缺陷,心胸狹窄,以至水火不容。但在諸葛亮面前都不敢造次,而是任憑差遣,規矩效力。但諸葛亮一死,兩人失去值得信賴的諸葛亮全力協調,立即翻臉。魏延不相信全軍後撤退出戰場並要他斷後是諸葛亮的生前安排,懷疑是楊儀、姜維等人借諸葛亮之名搞陰謀。魏延浮躁發作,一意孤行,另搞一套,反對後撤,立志奪軍,把自己置於全軍的對立面。楊儀乘機挾私報復,誣蔑魏延造反,派人追擊殘殺。最後釀成兩敗俱死(楊儀是後來獲罪以死告終)的政治悲劇。諸葛亮死後的內耗,折了蜀中兩大人才。從此,西蜀陷入人才危機。先後繼承權力中樞的蔣琬、費褘、姜維的能力智謀遠在楊儀、魏延之下,西蜀徹底失去了捕捉戰機,打開局面的機會。可見諸葛亮生前的情商和凝聚力之重要。
  五、楊儀之死的反證。楊儀率軍撤回蜀中後,自以為殺了魏延,平了「反賊」,功勞很大,等著劉禪重用,安排自己接諸葛亮的班,風光就職開府議事。不料,劉禪原有改變諸葛亮在世時相權過重的政治格局,又見楊儀等人的人品能力實在不能和諸葛亮相比,乘勢把楊儀的兵權收了。楊儀想不通,發了些牢騷,意思是說哪曉得撤軍回來坐冷板凳,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不如率軍投了司馬懿,也許還吃香。劉禪知道後,本可以批評一頓了事,但劉禪卻下了重手,將楊儀扔進大獄。後來楊儀竟為這事死了。劉禪本是個忠厚之人,為啥揪住幾句牢騷話就狠整楊儀呢。有後人懷疑劉禪可能多少了解了些魏延死的不值,至少罪不當死,惱恨楊儀見事不明,處事不公,找借口害死大將(魏延死後,馬岱提首級交差,楊儀竟將魏延首級摔於地上,還覺得不解恨,自己又用腳朝首級的臉上狠跺,嘴裡大罵:「看你還作惡,看你還作惡」!《三國誌》留此記載,意在點明楊儀為人刻薄)。覺得楊儀心理陰暗,不堪大用,先奪了兵權。楊儀竟敢表示不滿,可見罪大的不是魏延而是楊儀。所以劉禪也小題大作,發洩對魏延被整死的惱恨。
  如果諸葛亮沒死,魏延、楊儀可能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盡其力,這些折騰自然不會發生。
  六、施刑處罰慎重。諸葛亮在軍中,注重各項事務身體力行,事必躬親。特別是施刑處罰,凡是重一點的,比如責打二十棍以上的處罰,他都堅持親自審批。所以天天上班都整的很累。這給世人留下抓權不放的誤解。實際上他是擔心處罰不當,造成冤案或處罰過頭,出現不必要的傷害。這也是一種人性化管理的思維。因為他富於人情味,所以凝聚力很強。其隊伍與當時的魏、吳兩方比起來,說不上兵多將廣,但數量有限的隊伍卻一直很穩定,戰鬥力也很強,讓兵力超過他幾倍的司馬懿大軍總是佔不著便宜。他的隊伍作戰,不管勝敗,總是進退有序。在撤退中還經常從容設伏,魏大將張郃、勇將王雙都是諸葛亮大軍撤退時冒失追擊誤入埋伏被強弩射死的。史書也沒有記載其部下發生過影響大局的叛變行為。
  七、後人懷念諸葛亮忠君愛民。晉初,有司馬炎的官員入蜀地調研,原西蜀百姓仍在感念諸葛亮。說是諸葛亮在世是沒感覺他的好處,後來他死了,才開始有體會,而且時間越長體會越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