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曹魏張郃其人

曹魏張郃其人

  三國中的張郃是一代名將,在三國演義中幾乎所有的大戰都有他的身影,此人的能力也是忽高忽低,長阪坡面對孤身一人的趙雲不敢緊逼,而到了漢中卻敢跟張飛一對一單練,到了諸葛亮出祁山的時候更是威風八面,亂軍之中幾進幾出如入無人之境,儼然有一個趙雲。那麼真實的張郃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張郃死的時候具體年齡不詳,但是他在沙場縱橫四十年,死的時候最小也有六十多歲,是不折不扣的戰場常青樹。張郃最早跟的是韓馥,袁紹奪了冀州之後,張郃就跟了袁紹做了個校尉,官職很小。後來袁紹跟公孫瓚作戰,張郃在戰鬥中立了不少功勞被升為寧國中郎將,但是中郎將是將軍名號中屬於低級的,可見張郃在袁紹軍中地位並不高。到了官渡之戰的時候,張郃給袁紹出了兩次計策,一次是大戰剛開始的時候,張郃說:「公雖連勝,然勿與曹公戰也,密遣輕騎鈔絕其南,則兵自敗矣。」這是大戰時常用的斷敵糧道的計策,當時曹操原本就缺糧,若是真的被斷了糧道,恐怕支持不了三五天。但是很可惜袁紹沒用張郃的計策。後來曹操偷襲袁紹烏巢的糧倉,張郃又對袁紹獻計:「曹公兵精,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將軍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圖曰:「郃計非也。不如攻其本營,勢必還,此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袁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太祖果破瓊等,袁紹軍潰。郭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張郃懼,乃歸太祖。張郃的計策應該是不錯的,糧草被劫,當然之要先去搶救糧食,但是不知道袁紹處於什麼目的居然聽了郭圖的話去劫曹操的大營。劫營失敗後,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反正張郃不準備跟袁紹幹了,投降了曹操。
  曹操據說很高興,把張郃比作伍子胥、韓信,但是卻並沒有怎麼重用張郃,只讓張郃做了偏將軍,這是將軍銜裡最低級的了,反不如張郃在袁紹手下是的軍階。此後張郃跟隨曹操南征北戰,但總體上說都是副將,基本上跟著打醬油,功勞苦勞累計官位升至「平狄將軍」這是一個三等的雜號將軍位。
  不只在《三國誌》中,在《三國演義》中早期的張郃給我的印象同樣不深,名氣雖大但基本上屬於一個跑龍套的,到了三國中期,張郃開始厚積薄發了。當時曹操平定漢中之後,拜夏侯淵為「征西將軍」假節,總督西路兵馬,是張郃和徐晃的上司。張郃在留守漢中的時候,接連打下巴東、巴西兩郡,後來被張飛打敗,官位升至「蕩寇將軍」,成為當時曹操集團西路軍的副總指揮。這時劉備兵分十路進攻漢中,張郃浴血奮戰竟然擋住了劉備的主力進攻,劉備無奈之下只好改道進攻殺了夏侯淵。按說以夏侯淵在曹營的身份地位,絕不次於劉備陣營的關羽,殺了這樣一員大將,可以說是震動全國的大事,但是劉備並不高興說:「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意思還沒把夏侯淵看做漢中的領袖,他的心裡最忌憚的還是張郃。此時漢中群龍無首,夏侯淵的司馬郭淮乃令眾曰:「張將軍,國家名將,劉備所憚;今日事急,非張將軍不能安也。」遂推郃為軍主。張郃出,勒兵安陳,諸將皆受張郃節度,眾心乃定。在敗軍之際能夠穩定軍心,可見張郃的聲望和能力都是在軍中頂尖的。
  如果說張郃在三國中期才逐漸展露出自己的軍事才能的話,到了三國後期張郃才將他的軍事才能發揮到了極點。諸葛亮一出祁山,張郃在街亭擊敗了馬謖,進而平定了已經依附諸葛亮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擊敗了諸葛亮的進攻。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曹丕急招遠在荊州的張郃去抵擋諸葛亮,並親自到河南城給張郃設酒送行,還將自己的衛隊武衛、虎賁兩軍送給張郃做保鏢。張郃很清楚諸葛亮軍隊缺糧,當時就對曹丕說:「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果然,張郃大軍剛到南鄭諸葛亮就撤兵了。此時曹丕對張郃更為倚重,拜張郃做了「征西車騎將軍」。
  諸葛亮第三次兵出祁山,司馬懿、張郃一同擋住了諸葛亮的進攻。等到諸葛亮退兵的時候,司馬懿想要追擊,張郃不同意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但是司馬懿不聽。張郃不得已,追擊諸葛亮被亂箭射中膝蓋而死(這裡倒是與三國演義正好相反)。
  張郃一生每次料敵必中,是個標準的智將。史書上評價張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淵雖為都督,劉備憚郃而易淵」。能夠被敵軍的最高統帥在內心深處忌憚,這對一名武將而言應該是最高的褒獎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