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杜月笙晚年重返上海灘遭人重點打壓

杜月笙晚年重返上海灘遭人重點打壓

  1945年8月底在中國歡慶抗戰勝利的喜悅氛圍中﹐57歲的杜月笙返回闊別8年之久的上海。火車上的杜月笙有喜有憂﹐心事重重。杜月笙喜的是自己在抗戰中不但沒有像上海另一「大亨」張嘯林那樣落水當漢奸﹐還積極參加了各種抗日救國運動。他和浦東同鄉、好友黃炎培等籌組上海市各界抗敵後援會﹐為抗日活動募捐了不少錢款;組織了抗日民間武裝「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多次配合正規軍作戰;他還部署門徒協助軍統刺殺了上海市偽市長、大漢奸傅筱庵以及自己幾十年的把兄弟、投敵的張嘯林。有這樣的纍纍功勞﹐如今抗戰勝利﹐杜月笙想蔣介石理應給他一碗好飯吃——當時上海坊間也確實傳說他即將被任命為上海市市長。
  他的擔憂卻更深重。老於世故的他十分明白﹐抗戰勝利後上海的租界消失了﹐市政歸於統一﹐他的黑社會組織不僅失去了賴以生存繁衍的治安死角﹐而且失去了最有力的後援﹐享有治外法權的租界當局﹐他和他的集團已不再具備租界別動隊的價值;國民黨現盡可使用軍隊、警察、特務等統治上海﹐犯不上再利用這股名聲不好又頗難駕馭的黑社會勢力﹐自己過去呼風喚雨、縱橫捭闔的好時光只怕要成為明日黃花。
  然而好事沒有出現﹐立即有消息傳來﹐上海市長一職已由錢大均出任;壞事倒比想像的還糟﹕杜月笙人還未到上海﹐上海北站已出現大字標語﹕「打倒社會惡勢力!」、「打倒杜月笙!」驚惶之下﹐杜月笙臨時決定改在南站下車。杜月笙得知他一返滬就挨當頭一棒是他的門生吳紹澍主使。當過他10年徒弟的吳紹澍如今已是身兼上海市政治軍事特派員、上海市副市長、國民黨上海市黨部主任委員等六職的接收大員。吳紹澍知道蔣介石「對幫會的長遠政策是消滅」的內部精神﹐他既要和杜月笙脫離瓜葛又要扳倒杜月笙以樹威﹐因此公開向杜月笙樹起叛幟。
  杜月笙尷尬抵滬後一直等待他的拜見﹐然而始終不見人影。後來吳紹澍終於上門﹐杜月笙大喜﹐抱病熱情接待﹐不料吳紹澍態度倨傲﹐丟下幾句官話即揚長而去。杜月笙的親信顧嘉棠、葉焯山及杜門中人咬牙切齒﹐發誓要把「欺師滅祖」的吳紹澍剁成肉泥。杜月笙強壓怒氣﹐一一勸止。他很清楚如今已非當年。
  接著打擊接踵而來。他的門徒謝葆生因漢奸罪被槍斃﹐他也相救不得;他的總管家萬昌米行老闆萬墨林被上海市警察局長宣鐵吾投進監獄﹐罪名是「經營私運﹐壟斷市場﹐操縱物價﹐資款作弊」;甚至杜月笙本人後來也被變相扣押。國民黨在上海徵集「救濟特捐」支撐內戰﹐籌款目標無法達到﹐宣鐵吾就變相扣押杜月笙8小時﹐杜月笙被迫出錢才贖回自由之身。
  上海市當局已把當年的「親密朋友」杜月笙當成重點打壓的對象﹐杜月笙及其集團的伸展空間大為壓縮。他悲哀地看到昔日左右逢源一呼百應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返了。1945年8月底在中國歡慶抗戰勝利的喜悅氛圍中﹐57歲的杜月笙返回闊別8年之久的上海。杜月笙尷尬抵滬後一直等待當過他10年徒弟吳紹澍的拜見﹐然而始終不見人影。後來吳紹澍終於上門﹐杜月笙大喜﹐抱病熱情接待﹐不料吳紹澍態度倨傲﹐丟下幾句官話即揚長而去。杜月笙的親信顧嘉棠、葉焯山及杜門中人咬牙切齒﹐發誓要把「欺師滅祖」的吳紹澍剁成肉泥。杜月笙強壓怒氣﹐一一勸止。他很清楚﹐如今已非當年。
  在不斷的被動挨打之中﹐杜月笙逐漸緩過勁來。畢竟他在上海有完整的班底﹐有一批精心栽培多年的得力干將。杜月笙一邊韜光養晦以適應新局﹐一邊努力重建「滬上聞人」的尊榮。首先他通過國民黨上層最可依賴的密友戴笠開始收拾吳紹澍。戴笠抓住吳紹澍私放汪偽上海稅統局局長邵式軍以謀取錢財的鐵證﹐以「縱放巨奸、吞沒逆產」的罪名呈報蔣介石。不久中央電令下達先是免了吳紹澍的副市長職務﹐接著又罷黜了他兼任的上海市社會局局長一職﹐改由接近杜月笙的中央委員吳開先繼任。吳紹澍從此一蹶不振﹐杜月笙「被徒弟欺負」而失去的顏面得以挽回並出了一口惡氣。
  1948年8月開始為挽救統治危機﹐蔣介石以蔣經國為特派員﹐到上海執行財政經濟緊急措施﹐打擊巨商、富戶、大官僚﹐此活動被稱為「打虎」。杜月笙知道自己已被看成上海社會複雜、局面混亂的總根源﹐這次一定會首當其衝﹐立即叮囑長子杜維藩將其維昌證券號關閉去北平躲避。但其三子杜維屏還是被蔣經國抓住把柄。因場外拋售永安紗廠股票2800股﹐鋃鐺下獄﹐登報示眾。被逼到牆角的杜月笙在蔣經國召集的上海工商、金融巨頭會議上公開發難。他說﹕「我本是個壞人﹐但總統執政以來﹐把我當好人﹐我就沒做過壞事。我兒子的事﹐料想當局會調查核實﹐秉公辦案﹐我完全服從政府。不過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也望特派員一視同仁﹐查實公辦﹐這樣才能服人心。如果找不到該公司倉庫﹐在下可以派人擔任嚮導!」言畢即稱「身體有恙」拂袖而去。1
  杜月笙所說的「該公司」即孔祥熙的長子孔令侃和二小姐所有的揚子建業公司。在當時這個公司所囤積的物資是上海首屈一指的。他這番話令很多人折服。蔣介石聞知「打虎」打到了自家親戚頭上﹐立即趕往上海命令蔣經國再不可蠻幹﹐杜維屏也被釋放。在這有進有退、有得有失中﹐杜月笙勉力維持著「龍頭老大」的體面﹐他對國民黨的憤恨與日俱增。他對密友范紹曾說﹕「淪陷時上海無正義﹐勝利後上海無公道。」還說﹕「過去帝國主義統治租界時期還有些建設﹐秩序也比較好﹐國民黨來了以後只知道要錢﹐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超過帝國主義十倍不止。」甚至還說蔣介石拿他當夜壺﹐用完就往床底下一扔。
  幾番掙扎看透了國民黨政權的卑劣腐朽﹐雖然戴上了全國麵粉業公會理事長、全國棉紡織業公會理事長、全國輪船業公會理事長、中國紅十字總會副會長、上海市地方協會會長等70多個桂冠﹐身患嚴重哮喘症的杜月笙深感力不從心了。1949年國共兩黨進行最後決戰。杜月笙觀察著形勢知道必須再作一次重大選擇了。以「會做人」而發跡的杜月笙信奉「事不做絕兩面光」的處世信條﹐多年來他積極助蔣反共﹐同時又跟共產黨結下「紅色情緣」。
  1947年杜月笙應中共要求收了到上海活動的共產黨員、演員金山為「關山門弟子」﹐並為其工作提供幫助。他還掩護過周恩來的堂弟周恩霪。到1949年春國民黨在大陸垮台已成定局﹐國共雙方加強了對社會上實力派人士的爭奪﹐杜月笙已無法再兩面騎牆。解放軍兵臨江南之時杜月笙跟黃炎培、章士釗、史良、張瀾等知名人士頻繁接觸﹐商討時局﹐黃炎培等都力勸他留下。據杜月笙說周恩來還通過黃炎培想約他面談。上海灘另一「大亨」、輩分在杜月笙之上的黃金榮﹐經中共多番工作﹐加之不願以八旬高齡流寓海外﹐已決定留在上海迎接新時代到來。在此情況下﹐杜月笙也考慮過留下。
  然而他有沉重的歷史包袱1927年4月11日夜他誘捕共產黨員、上海市總工會委員長汪壽華﹐將其活埋於龍華荒野;在第二天的“4·12”大屠殺中﹐他部署徒眾將300多名共產黨員和工人殺害在血泊裡。杜月笙不相信共產黨會不計如此深仇大恨﹐如果留下前景實在難測。同時國民黨方面絕不願意杜月笙被「統戰」過去也加強了對他的脅迫。1949年4月10日蔣介石召見杜月笙要求他立即前往台灣。反覆權衡杜月笙決定遠離政治漩渦﹐既不留上海﹐也不去台灣而是定居香港。
  1949年5月1日辭別黃金榮後﹐杜月笙舉家登上了擁擠的荷蘭寶樹雲號客輪﹐駛往香港。輪船經過黃浦江﹐直駛吳淞口﹐杜月笙的出生地浦東高橋近在咫尺。47年前一個衣褲綴滿補丁的鄉間少年從這裡來到上海﹐赤手空拳打下一個花花世界﹐如今一切都被雨打風吹去。老病的杜月笙佇立船頭﹐唏噓不已。1945年8月底在中國歡慶抗戰勝利的喜悅氛圍中﹐57歲的杜月笙返回闊別8年之久的上海。杜月笙尷尬抵滬後一直等待當過他10年徒弟吳紹澍的拜見﹐然而始終不見人影。後來吳紹澍終於上門﹐杜月笙大喜抱病熱情接待﹐不料吳紹澍態度倨傲﹐丟下幾句官話即揚長而去。杜月笙的親信顧嘉棠、葉焯山及杜門中人咬牙切齒﹐發誓要把「欺師滅祖」的吳紹澍剁成肉泥。杜月笙強壓怒氣﹐一一勸止。他很清楚﹐如今已非當年。
  抵達香港的杜月笙住進朋友為他選定的堅尼地18號﹐這裡成為最後一個杜公館。此時杜月笙的哮喘病癒加嚴重﹐治療方法是中西並重﹐藥石兼投。經常來為他把脈開方的醫生有中醫4位、西醫3位﹐在香港個個都有名望。醫生越請越多﹐用藥越來越雜﹐杜月笙身體卻不見起色。幾個月下來﹐他自嘲說﹕「如今我是拿藥當飯吃﹐拿飯當藥吃了!」
  臥病中的杜月笙時時關心著大陸形勢﹐而中共也在力爭對上海經濟和社會有重大影響的他能返回。老友章士釗受托到香港在杜宅一住多日﹐反覆向他宣講中共的政策。杜月笙依舊顧慮重重。他看到中共對留在上海的黃金榮的確兌現了「不殺不捕」的承諾﹐黃老闆依舊過著泡澡堂、抽大煙的一貫生活;後來他又得知﹐黃金榮響應「改造」號召﹐開始掃大街。報紙上風燭殘年的黃金榮手拿掃帚、灰頭土臉站在垃圾車前的照片映入眼簾時﹐杜月笙又暗自慶幸自己沒有留下。
  因為跟法租界打過多年交道﹐杜月笙一直對法國感到親切﹐他想遷居法國﹐徹底遠離政治是非。僕傭除外﹐杜月笙全家和追隨他的顧嘉棠、萬墨林兩家﹐遷法共需27張護照。杜月笙向敗退在台灣的國民政府提出申請﹐結果台灣方面要收取「護照費」15萬美元。杜月笙的產業全留在大陸﹐轉移出來的只有出售一處房產的30萬美元﹐供應幾十號人在香港的龐大開支﹐這筆護照費杜月笙已支付不起!遷法在此遇阻。
  晚年的杜月笙在香港唯一帶喜氣的事﹐是和著名京劇演員孟小冬結婚。當初杜月笙對孟小冬有很多照拂;杜月笙病倒後﹐孟小冬感念其恩情﹐一直服侍在側。孟小冬是杜月笙的第五房太太也是最後一房。進入1951年夏杜月笙已經病入膏肓﹐該立遺囑處置遺產了﹐外人均很好奇這位最盛時僅為其一人服務的僕人就達97名的「大亨」到底有多少財產留給家人﹐結果杜月笙報了數﹕11萬美元。這筆錢原為10萬美元被他早先寄存於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處﹐經宋子良代為投資﹐略有盈餘。現在這11萬美元就是曾經揮金如土、鐘鳴鼎食的杜月笙的全部遺產。
  其女杜美如回憶﹐分配大致如下﹕每個太太拿1萬﹐長子拿1萬﹐沒出嫁的女兒拿6000﹐出嫁的拿4000。在此前杜月笙銷毀了歷年別人寫給他的所有借據﹐他對子女說﹕「我不希望我死後你們到處要債。」分配完遺產﹐杜月笙把所有事務都交給得意門生陸京士處理﹐自己安心等死。1951年8月16日下午﹐63歲的杜月笙嚥下了最後一口氣。他的骨灰葬在台灣﹐而他的遺願是葬在故鄉上海浦東高橋﹐至今沒有實現。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