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殺掉幾百個侄子的血腥皇帝

殺掉幾百個侄子的血腥皇帝

  說起十六國中的幾個「燕」國﹐大家想當然地會認為又是慕容氏的支族當國主。北燕不同﹐當時的國主姓馮﹐不是鮮卑族﹐而是漢人。說起北燕﹐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要交待一下。
  說北燕﹐必定得講一下後燕的倒霉皇帝慕容寶。
  後燕老皇帝慕容垂死後﹐他不爭氣的兒子慕容寶就一直被北魏當時的道武帝拓跋珪追著打﹐狂逃至鮮卑老巢龍城。反反覆覆多日﹐後燕宗室自相殘殺﹐慕容寶的舅父蘭汗心懷野心﹐假裝救援﹐迎慕容寶入龍城。慕容寶不疑﹐入城後即被蘭汗謀殺。這位蘭汗一不做二不休﹐又殺掉慕容寶太子慕容策及宗室、王公大臣一百多人﹐自己做起了皇帝。
  慕容寶有個庶長子慕容盛﹐聞聽父親被害﹐竟然敢於隻身返回龍城為父弔喪。蘭汗的女兒是慕容盛之妻﹐老太人乍見這個女婿也嚇一跳﹐蘭汗的諸弟皆勸說要殺掉慕容盛。蘭汗的老婆、女人當然持相反意見﹐大哭大鬧。想來想去﹐枕邊風硬﹐愛女心切﹐加之剛剛殺掉人家的皇帝老子﹐蘭汗就沒再好意思殺掉兒子﹐怎麼講也是自己親女婿﹐就任慕容盛為侍中﹐當作親信加以使用。
  慕容家族是有名的狼性基因﹐隱忍剛毅。慕容盛得活一命﹐假裝謙恭﹐暗中一直準備復仇。他先是聯繫蘭汗的一名外孫、自己的堂侄慕容奇作內應﹐又拉攏宮中衛士﹐暗中積聚力量。同時﹐他不斷挑撥蘭汗與兩個兄弟蘭堤、蘭難的關係﹐使幾個人反目成仇。
  蘭汗兄弟相攻﹐慕容盛自然一馬當先﹐把蘭堤、蘭難打得逃出龍城。蘭汗大喜﹐慶功宴上飲酒大醉。慕容盛立刻下手﹐斬殺蘭汗父子。接著﹐他又派兵四出追捕﹐擊斬外逃的蘭汗二弟﹐終於為父報仇成功。堂侄慕容奇本來被派出外結丁零諸族進討蘭汗。聽說蘭汗已死﹐慕容奇又想自立﹐在外拒兵﹐最終也被慕容盛殺掉﹐畢竟這小子身上流著蘭汗的鮮血。
  慕容盛稱帝后﹐竟也氣像一新﹐把常常襲擾的高麗和庫莫奚打得大敗。但是﹐這位新帝駁下過嚴﹐嚴刑峻法﹐惹得已故丁太后的侄子段璣等人密結宗親﹐率禁衛兵趁夜謀反。政變失敗﹐慕容盛卻傷重身死﹐年僅二十九歲﹐在位三年。死前﹐他召叔父慕容熙入朝﹐托以後事。
  慕容熙是慕容垂最小的兒子﹐輩份雖高﹐卻比剛剛死去的侄子皇帝慕容盛還小十二歲﹐時年十七。當朝的丁太后(慕容全之妻)一直與小伙兒慕容熙通姦﹐便下令廢掉慕容盛太子慕容定﹐立慕容熙為帝。慕容熙一即位﹐馬上殺掉慕容盛的弟弟慕容元(年紀比他自己還長的「侄子」)﹐清除當時不願意立自己為帝的朝中大臣。
  轉年﹐慕容熙娶苻氏二女為妃﹐夜夜流連。丁太后(也就三十歲左右)醋得不行﹐又與娘家侄子丁信密謀﹐想廢慕容熙另立他人。慕容熙得知消息﹐殺掉丁信等人﹐逼老情人丁太后自殺。
  苻氏二妃是前秦宗室之女﹐美貌絕倫。大姐名狨嫦﹐小妹名訓英。慕容熙對二美女愛寵得不行﹐役使數萬人﹐建造花園宮殿﹐勞民傷財﹐耗損國力。苻氏二女福薄。大姐狨嫦病死不久﹐小妹訓英又患病而死。慕容熙想痛得不行﹐竟哭絕於地﹐太醫搶救了半天才把這位皇上小伙救回來。「大殮既迄﹐復啟其棺﹐而已交接。」皇帝奸屍﹐慕容熙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同時﹐他嚴命大臣哭臨﹐無淚者處斬。當時還沒有辣椒傳入中國﹐大臣們都以大蒜等辛辣物抹眼﹐以使自己「淚如雨下」。
  慕容熙又為愛妃建造周圍數里的墳陵。為使巨大的靈車出城﹐他又下令拆毀城門。待他哭天搶地護送靈車出城﹐禁衛軍統領馮跋等人便關閉大門﹐擁立慕容寶的義子慕容雲為主。慕容熙帶兵反攻龍城﹐不克﹐逃跑途中被抓﹐押回城內﹐被慕容雲殺掉﹐時年二十三﹐在位五年多。後燕至此才最終完全亡掉﹐時為東晉安帝義熙三年(407)。
  慕容雲稱帝﹐也稱燕國﹐但歷史上稱為北燕﹐已經不是後燕。慕容雲原姓高﹐是高麗人。慕容寶當太子時喜他武藝高強﹐收為義子。他當皇帝後﹐複姓高氏﹐自稱大燕天王。高雲自以為高麗庶種﹐雖被擁為帝﹐內心極其自卑。他天天大開府庫﹐賞賜眾位文臣武將﹐收買人心﹐想拿金銀財寶買「支持」。
  馮跋兄弟擁立高雲﹐高雲卻對馮氏兄弟疑懼提防﹐便養了一幫壯士在身邊﹐與自己天天「同臥起」﹐吃飯、穿衣皆與自己同等對待﹐天天賜以金寶「以慰其心」。這幫貼身侍衛的頭目﹐是離班和桃仁(姓名殊為古怪﹐也許是高麗或別的種族)。天知道離班、桃仁兩個莽夫是怎麼想的﹐好吃好喝皇帝哥們兒一般的待遇﹐仍不滿足﹐趁議事之機﹐兩個人竟把高雲當場刺死於御座上。至此﹐高雲在位三年﹐死年大概三十六歲。
  離班、桃仁兩個武夫與高雲在堂上推搡耍刀子時﹐馮跋也殿中。他並沒有上前護駕﹐反而跑到殿中高處﹐靜觀高雲被殺。接著﹐他馬上率兵﹐仗劍入殿﹐立斬離班、桃仁兩個莽漢。這兩個人真正是死催﹐各種史書都沒講兩人弒君的因由﹐也不是馮跋安排的陰謀﹐讓人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他倆為什麼要弒對待自己那麼好的皇帝。
  馮跋為眾人所推﹐即天王位﹐仍不改國號﹐因此﹐從他開始﹐這北燕便姓馮了。馮跋是漢族人﹐籍貫信都(今河北棗強)。馮跋繼位後﹐堂兄馮萬泥、馮乳陳叔侄兩人不服﹐馮跋的二弟馮弘率大軍鎮壓﹐斬殺馮萬泥叔侄﹐平定四川重鎮。馮弘大喜﹐任馮弘為驃騎大將軍﹐晉封中山公。
  馮跋還有個大弟弟﹐叫馮素弗﹐「慷慨有大志﹐姿貌魁偉﹐雄傑不群」﹐其兄馮跋立功為王﹐主要是依靠這個弟弟﹐所以史書稱「(馮)跋之偽業(正統視馮跋為偽主)﹐(馮)素弗所建也。」輔兄立業後﹐馮素弗也是「謙虛恭慎」﹐但享年不永﹐七年後(415)即病死。1965年﹐遼寧北票西官營子發現了馮素弗墓﹐出土了銅虎子、弦紋玉盞等大批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副馬鐙﹐三角形﹐木蕊外鑲鎏金銅片﹐標誌著東晉十六國時期中國已有馬鐙存在﹐這在中國軍史事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馬鐙先傳到高麗﹐又傳至今天的土耳其一帶﹐過後才傳至歐洲。「我們可以這樣說﹐就像中國的火藥在封建主義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制度一樣﹐中國的馬鐙在最初都幫助了歐洲實現封建制度的建立。」。
  馮跋在位二十二年﹐是十六國中比較少見的仁德君主。他輕徭薄賦﹐崇尚儒﹐勸民農桑、息兵止武﹐使北燕境內人民享受了少有的亂世粗安。公元430年秋﹐馮跋病危﹐以太子馮翼監攝國事。馮跋寵妃宋氏有兒名馮受居﹐很想立已子為後﹐便矯詔禁止太子入內侍病。太監胡福與馮跋之弟馮弘要好﹐忙把宋氏要謀篡的消息向馮弘匯報。馮弘立刻率兵衝入皇宮﹐幽囚宋氏母子。眼見亂兵突入寢宮﹐彌留之際的馮跋驚嚇而死。
  馮弘自立為天王﹐廢殺太子馮翼。最最過分的﹐馮弘又把大哥馮弘多年來與嬪妃所生的兒子一百多人悉數殺死。馮大哥真能生﹐馮老弟真能殺﹐古來兄弟相篡殺戮之事不少﹐但一氣殺掉一百多個侄子﹐且大多是懷抱小兒或十幾歲的少年﹐這樣凶殘的叔父﹐中國歷史上就這麼一個。
  殺掉眾侄﹐馮弘見宋氏貌美﹐便又把嫂子給辦了﹐姦夫淫婦﹐正好配對。馮弘即位後﹐眾叛親離﹐其長子馮崇等數個兒子都懼禍﹐奔亡北魏。
  太武帝拓跋燾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停發兵﹐想一舉擊滅這個臥榻旁的「外人」。連戰連敗之餘﹐北燕十多個大郡均為北魏攻陷吞併。無奈之餘﹐馮弘捨近求遠﹐向南朝宋文帝求援﹐遣使稱藩。宋文帝當然高興﹐封馮弘為「黃龍國主」﹐並答應出兵助北燕。說歸說﹐大老遠的地方﹐宋軍一時還真去不了。自延和一年起(433)﹐馮弘做皇帝後沒幾天好日子過。最後﹐北魏四萬大軍兵臨城下﹐馮弘只得送子為質﹐獻上美女多人﹐北魏這才撤兵﹐臨走擄走數千北燕仕女。
  想來想去﹐馮弘總覺得稱臣當孫子的日子不好過﹐竟然突出奇想﹐又密派人向自己的附庸高麗求援﹐得到高麗王允諾後﹐他於436年六月率宗族、後宮以及龍城百姓﹐連夜向高麗國境內逃竄。臨行﹐這位北燕主還下令焚城﹐把宮殿燒個乾淨。至此﹐在北魏的連連進逼下﹐北燕滅亡﹐共三主(算高雲)﹐二十九年。
  馮弘竄至高麗﹐被高麗王安置在北豐(今遼寧興賓縣)。寄人籬下﹐裝裝孫子當一小城城主就算了﹐但他「素侮高麗﹐政刑賞罰﹐猶如其國」﹐儼然是高麗的王上王。高麗王大怒﹐盡驅馮弘侍衛﹐並把他的太子抓走當人質。一來二去﹐馮弘才感受到了「殘酷現實」﹐就派人偷往建康﹐求宋文帝派人把自己接往建康。
  當時﹐高麗也向宋國稱臣﹐聽說宋文帝派數千軍隊來迎馮弘﹐很沒面子﹐就派兵一舉包圍了馮弘營地﹐把馮三爺全家老小以及近侍﹐統統殺掉﹐一個不留﹐隨便挖大坑埋掉。其時為宋文帝元嘉十四年四月(437)。
  馮氏北燕雖滅﹐事情卻沒完。馮弘的一位孫女﹐就是北魏日後大名鼎鼎的文明馮太后。這位太后智勇過人﹐多權略﹐性猜忍﹐毒死繼子北魏獻文帝﹐又躬養獻文帝兒子孝文帝﹐在北魏歷史上赫赫有名。
  北燕之滅﹐實是馮弘自找﹐天怨神怒﹐不得不亡。無論如何﹐也是亡於北魏。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