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中國首次核爆前的緊急營救

中國首次核爆前的緊急營救

  1964年10月13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三天。此時此刻的羅布泊天高雲淡﹐茫茫大漠上荒無人煙﹐只有陣陣涼風掀動著層層沙浪﹐不時向高高聳立的原子彈托架湧來。
  擔任試驗場總指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張愛萍上將﹐正在忙碌指揮著。此時﹐一份意外的秘密情報火速地送到他手上。偵察員發現﹐有一支一兩百人的雜色隊伍﹐突然出現在早已禁控的試爆區附近﹐而且鬼鬼祟祟地向試爆區靠近。情報中有一組伊爾偵察機從800米高空拍攝的照片。將軍打開一看﹐不由得驚呆了﹐一望無際的沙漠中﹐一堆未燃盡的枯柴﹐發出火光和細煙﹔一些馬蹄痕和人工鑿出來的深水坑﹐清晰可辨… …
  「不好﹐有意外!」張愛萍心中一震﹐不用細細思量﹐抓起電話就發出緊急命令﹕「馬上調查!」時間一分分過去了﹐各個小分隊幾乎查遍了整個原子彈預定命中區域﹐結果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核基地各方面的專家開會研究﹐一致認為起爆時間不能變﹐應派人進入戈壁﹐在起爆前將人救出。周恩來總理聽了張愛萍的匯報後也指示﹕「這裡絕不能成為第二個廣島!」。
  「把搜索範圍擴大到輻射區域﹐一定要找到神秘人群!」張愛萍又下了一道秘密電令﹐他神經緊繃﹐雙眼盯住遠處的沙漠… …偵察機又一次騰空而起﹐幾支小分隊也攜帶著電台、乾糧和水﹐向更廣闊的荒漠挺進。這群人馬到底在哪裡?累得筋疲力盡的官兵疑問重重﹐決心查個水落石出。終於﹐其中一支小分隊在3號目標區意外地發現了一頂破帳篷﹐周圍零亂地丟棄著一些乾柴和破損的刀鞘。
  發報員迅速把這一情況報告給試驗場總指揮部﹐同時﹐飛機也很快將物證送回。專家們分析判斷後認為﹐這夥人馬極有可能是早已銷聲匿跡的「馬匪」。現場的氣氛頓時凝重了起來﹕「難道當年馬步芳、馬鴻逵的部隊﹐真的像當地老百姓說的那樣﹐還殘留在茫茫戈壁?」。
  與此同時﹐在核爆現場掩蔽部巡邏的警衛連官兵﹐意外地發現沙漠中一男一女正騎著馬追捕黃羊。警衛連官兵誤以為牧民闖入核禁區﹐立即上前追趕﹐讓他們遠離核爆試驗區﹐以免誤傷。誰知﹐兩人一見士兵驅車追來﹐便策馬飛奔而去。當警衛連追至一沙丘時﹐埋伏在沙丘頂上的十多名持槍人突然出現。他們個個穿戴破爛﹐面容骯髒﹐髮亂如蓬。
  隊長忙用手勢通知大家做好戰鬥準備。不料﹐這一行動惹惱了持槍人﹐領頭的一個向他們撲來。緊急之下﹐隊長下令開槍﹐對方頭領當場被擊斃﹐其餘人見狀四散逃去。大家剛想衝上去﹐沒想到隱藏在沙丘中的另一群悍匪又向他們撲了過來﹐大有為死去的同伴復仇之勢。槍聲又響了﹐那群土匪只好落荒而逃。
  將帶回來的俘虜一審問﹐令張愛萍大吃一驚。原來﹐1949年秋﹐隨著蘭州戰役的勝利﹐人民解放軍長驅西進﹐迅速解放青海、河西走廊等地﹐向新疆挺進。在我軍強大的威懾下﹐不堪一擊的「馬匪」紛紛潰散。一些小股殘匪無處可逃﹐只好逃往戈壁大漠。
  這批逃竄到原子彈試驗區的「馬匪」﹐就是當年從新疆樓蘭和甘肅酒泉一帶進入大漠的﹐其中還有五六個婦女。十幾年來﹐他們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繫﹐在茫茫大漠中盲目地遊蕩﹐過著野人般的生活。他們在常人無法生存的條件下終於生存下來﹐並開始繁衍後代。終於有一天﹐他們游弋到原子彈試爆區。當這群「馬匪」看到大漠深處高高聳立的塔架時﹐知曉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地方。於是就迴旋在附近﹐白天逃得遠遠的﹐隱藏在沙漠裡﹐晚上紛紛跑出來找食物﹐甚至到輻射區找我軍放置的試驗動物。日子長了﹐他們便放心在此「安家」﹐打算長期住下來。
  看著俘虜驚恐不安的樣子﹐張愛萍長歎一口氣。戰爭已經結束十多年了﹐這群「馬匪」也早已受到了應有的教訓。他打聽清楚「馬匪」的巢穴﹐命令小分隊火速趕往那裡﹐將所有的人員都帶出來。在匪首的帳篷內﹐分隊長誠懇地告訴對方﹐明天這裡將進行核試驗。匪首接受了我軍的建議﹐但卻提出向相反方向撤退。為表示誠意﹐經過請示﹐我方同意。一晝夜的急行軍後﹐眾人已疲憊不堪﹐基地終於派來了接應的直升機和汽車。無論是小分隊還是「馬匪」﹐都一片歡呼。
  「情況」解決了﹐人們如釋重負。10月16日下午3時﹐蘑菇雲在這片神秘之地如期升空﹐撼天動地的巨響傳遍羅布泊上空﹐也令這群「馬匪」駭然。4時15分﹐在北京中南海的周恩來聽完張愛萍關於原子彈爆炸成功的報告﹐心中異常興奮。他問﹕「上次報告的那群神秘人找到沒有?」。
  張愛萍說﹕「找到了﹐是一群當年失散在羅布泊的『馬匪』﹐我們已經在起爆前把他們遷往了安全地帶。」。
  周恩來感慨道﹕「好﹐好!不論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我們都不能把人拿去做試驗啊!」。
  二十多年後﹐相關資料解密﹐世界人民都盛讚中國在這一事件上的人道主義精神。在美國學者撰寫的《中國原子彈的製造》一書中﹐作者敬佩地寫道﹕「基地派出的小分隊總共花了3天時間﹐跑遍了試驗場區周圍的200個『馬匪』隱居處﹐並將他們一一帶回安全地帶。」。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