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平定七王之亂的周亞夫

平定七王之亂的周亞夫

平定七王之亂的周亞夫

  
  周亞夫(前199?前143年),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著名將軍,沛縣(今屬江蘇省)人。他是名將絛侯周勃的次子,在歷史上也非常有名。

    漢朝前期政府與西部匈奴貴族通過聯姻維持和平,雙方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後來匈奴的單于聽信了別人的挑撥,跟漢朝絕了交。西元前158年,匈奴起兵侵犯漢朝邊境,殺人掠物,邊境的烽火台都放起烽火來報警,遠遠近近的火光,連國都長安也望得見。漢文帝於是派三位將軍帶領三路軍隊去抵抗。為了保衛國都長安,另外派了三位將軍帶兵駐紮在長安附近:將軍劉禮駐紮在灞上,徐厲駐紮在棘門,周亞夫駐紮在細柳。

  有一次,漢文帝親自到這些地方去慰勞軍隊,順便也去視察一下。他先到灞上,劉禮和部下將士一見皇帝駕到,就以盛大的禮儀迎接。漢文帝的車隊闖進軍營,沒有受到任何阻攔。漢文帝慰勞了一陣走了,將士們忙不迭歡送。接著,漢文帝一行又來到棘門,受到的迎送儀式也是一樣隆重。最後,漢文帝來到細柳。周亞夫軍營的前哨看到遠遠有一隊人馬過來,立刻報告周亞夫。將士們披盔帶甲,弓上弦,刀出鞘,完全是準備戰鬥的樣子。漢文帝的先遣隊到達了營門,守營的崗哨立刻攔住,不讓進去。先遣的官員威嚴地吆喝了一聲,說:“皇上馬上駕到!”營門的守將毫不慌張地回答說:“軍營中只聽將軍的軍令。將軍沒有下令,不能放你們進去。官員正要同守將爭執,漢文帝的車駕已經到了。守營的將士照樣擋住。漢文帝只好命令侍從拿出皇帝的符節,派人給周亞夫傳話說:“我要進營來勞軍。“周亞夫下命令打開營門,讓漢文帝的車駕進來。護送文帝的人馬一進營門,守營的官員又鄭重地告訴他們:”軍中有規定,軍營內不許車馬賓士。“侍從的官員都很生氣。漢文帝卻吩咐大家放鬆韁繩,緩緩地前進。

    到了中營,只見周亞夫披戴著全身盔甲,拿著兵器,威風凜凜地站在漢文帝面前,拱拱手作個揖,說:“我盔甲在身,不能下拜,請允許按照軍禮朝見。 “漢文帝聽了,大為震動,也扶著車前的橫木欠了欠身,向周亞夫表示答禮。接著,又派人向全軍將士傳達他的慰問。慰問結束後,漢文帝離開細柳,在回長安的路上,漢文帝的侍從人員都憤憤不平,認為周亞夫對皇帝太無禮了。但是,漢文帝卻贊不絕口,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啊!灞上和棘門兩個地方的軍隊,鬆鬆垮垮,如果敵人來偷襲,不做俘虜才怪呢。像周亞夫這樣治軍,敵人怎敢侵犯他啊!“漢文帝在這一次視察中,認定周亞夫是個軍事人才。

  第二年,漢文帝害了重病。臨死的時候,他把太子叫到跟前,特地囑咐說:“如果將來國家發生動亂,叫周亞夫統率軍隊,準錯不了。”漢文帝死後,太子劉啟即位,就是漢景帝。因為新立的皇帝年輕,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王就陰謀趁機叛亂,奪取皇位。漢景帝任命周亞夫平叛。面對七王強大的聯合攻勢,周亞夫採取只守不攻的策略。有幾次漢景帝下詔要他主動攻擊叛軍,他都拒絕執行命令。周亞夫深知叛軍勢頭雖然強盛,但因為起兵不義,肯定不能持久。果然,時間稍久,叛軍便急不可耐,先是多次挑戰,周亞夫堅壁不應,繼而又聲東擊西,又被周亞夫識破。

   最後,叛軍被迫撤退,周亞夫乘機派精兵追擊,大破叛軍。劉濞逃跑途中被部下殺死。其他幾位諸侯王見大勢已去,也不得不先後自殺。

   七王之亂的平定,維護了西漢王朝的統一,加強了中央集權,從而造就中國歷史上一個輝煌的歷史時期。

    在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有病退職,景帝任命周亞夫為丞相。開始景帝對他非常器重,由於周亞夫的耿直,不會講政治策略,逐漸被景帝疏遠,最後落個悲劇的結局。

   有一次,景帝要廢掉栗太子劉榮,劉榮是栗姬所生,所以叫栗太子。但周亞夫卻反對,結果導致景帝對他開始疏遠。還有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到京城來,都在太后面前說周亞夫的壞話,對他也很不利。

    後來,有兩件事導致了周亞夫的悲劇。一件是皇后的兄長封侯,一件是匈奴將軍封侯的事。竇太后想讓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為侯,但景帝不願意,說竇太后的佷子在父親文帝在世的時候也沒有封侯。竇太后說她的哥哥在世時沒有封侯,雖然佷子後來封了侯,但總覺得對不起哥哥,所以勸景帝封王信為侯,景帝只好推脫說要和大臣商量。

  在景帝和周亞夫商量時,周亞夫說劉邦說過,不姓劉的不能封王,沒有功勞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為侯,就是違背了先祖的誓約。景帝聽了無話可說。

    在後來匈奴將軍唯許盧等五人歸順漢朝,景帝非常高興,想封他們為侯,以鼓勵其他人也歸順漢朝,但周亞夫又反對說︰“如果把這些背叛國家的人封侯,那以後我們如何處罰那些不守節的大臣呢?“景帝聽了很不高興︰”丞相的話迂腐不可用!“然後將那五人都封了侯。周亞夫失落地託病辭職。景帝批准了他的要求。

    此後,景帝又把他召進宮中設宴招待,想試探他脾氣是不是改了,所以他的面前不給放筷子。周亞夫不高興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著對他說︰“莫非這還不能讓你滿意嗎?“周亞夫羞憤不已,不情願地向景帝跪下謝罪。景帝剛說了個”起“,他就馬上站了起來,不等景帝再說話,就自己走了。景帝嘆息著說︰“這種人怎麼能輔佐少主呢?”

  這事剛過去,周亞夫又因事惹禍,這次是由於他的兒子。兒子見他年老了,就偷偷買了五百甲盾,準備在他去世時發喪時用,這甲盾是國家禁止個人買賣的。周亞夫的兒子給傭工期限少,還不想早點給錢,結果,心有怨氣的傭工就告發他私自買國家禁止的用品,要謀反。景帝派人追查此事。

    負責調查的人叫來周亞夫,詢問原因。周亞夫不知道兒子做了什麼,對問的問題不知如何回答,負責的人以為他在賭氣,便向景帝報告了。景帝很生氣,將周亞夫交給最高司法官廷尉審理。

  廷尉問周亞夫︰“君侯為什麼要謀反啊?”

  周亞夫答道︰“兒子買的都是喪葬品,怎麼說是謀反呢?”

  廷尉諷刺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謀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謀反吧!”

  周亞夫面對這欲加之罪,無法忍受,開始差官召他入朝時就要自殺,被夫人阻攔,這次又受羞辱,更是難以忍受,於是絕食抗議,五天後,吐血身亡。司馬遷在“史記”中對他稱讚的同時,也為他惋惜,說他因為過於耿直,對皇帝不尊重,結果導致悲劇結局,令人感慨!

  周亞夫治軍嚴謹,不逢迎,不拍馬屁,連皇帝來了也不賣帳,其用兵如神、能夠準確算計敵我情勢,利用有利情勢算準時機率軍出擊,終能平定漢朝內亂,堪為後世軍人典範 ,可惜因其稟持軍人氣節做人不夠圓滑、在那個伴君如伴虎的時代不懂熟官場生存之道,因而落得淒慘,真是令人惋惜。也印證了一句「狡兔死、走狗烹」。

TOP

小弟認為他平定西漢初期的七國之亂.功勞不小,
他治軍謹嚴,傳為美談。但他的耿介率直,
也為他惹來不少麻煩,甚至引來殺機。伴君如伴虎,
從周亞夫身上再一次可以印證。

TOP

君要 臣死 ,臣不 死 是 為 不忠

父要子亡 ,子不亡 視為 不孝

還要 命的 漢文帝 得 已 登基 ,全 是 周亞夫 。這 還 得了

ps 漢文 、景帝 ,在 中國皇朝 中(約 八百 多位 皇帝)  ,算是頭 十位 '名君'

對比 老 毛 ,老毛 只 是 '人渣'

孔 教 文 化 ,訓練 '小農思想' ,害 中華 數千年

這 令 我 想 起 ,網上 玩 笑話 '老細不會有錯'

[ 本帖最後由 kelvin13 於 2010-12-19 16:51 編輯 ]

TOP

周亞夫我滿喜歡他的
周亞夫治軍嚴謹(在三國的徐晃就被曹操稱為有周亞夫之風範)
可見周亞夫他是ㄧ位軍事專家
但在官場上他的耿介率直個性只會讓他吃虧而已
哀....

TOP

歷史上也有不少人因為不善政治
落得很慘的下場
周亞夫卻時是一位標準的軍事將領
但政治方面他真的是不擅
不過話說這位周先生好像很愛賭氣呢

TOP

周亞夫協助漢景帝評定七國之亂.
是傑出的軍事將領.
但懂軍事不懂政治
政治比軍事複雜多的

TOP

漢朝的大臣是出將入相文武雙才,並非不懂政治的耿直武人。
周亞夫的父親周勃就擔任過漢朝的大將軍和丞相之位。
周亞夫反倒是因為太有才能,認為自己不必趨炎附勢,學其他沒有才幹的人逢迎拍馬,結果下場可見一般,自古以來老闆都只愛用逢迎拍馬之輩。
漢初有鑑於秦朝郡縣制度無法有效壓制各地,於是漢初大肆分封劉姓諸王希望能鎮守地方。
但是後來反到害怕這些王作亂,畢竟隔了幾代之後關係就疏遠了。
漢文帝在世之際,就有意思打破局面,只是不好意思對堂兄弟出手。
漢景帝會招來諸王作亂,導火線是吳王世子第一次入京,有表示諸王對朝廷的和睦關係,但是太子(漢景帝)與吳王世子玩遊戲為了輸贏大打出手,太子(漢景帝)就這樣把吳王世子打死了...
想當然耳,吳王從此對朝廷日益不滿,他日七國之亂,就是以吳王為首作亂...
周亞夫名將賢相,只是武功蓋過文治罷了。

TOP

當時,由於天子奉行黃老之道「無為而治」,使劉姓宗室諸侯的勢力日益壯大,於是驕縱起來,處處與朝廷對抗。

漢文帝時,獲得大夫賈誼的建議,已感到同姓藩國的威脅,便開始了削弱諸侯勢力的行動。

漢景帝初年,御史大夫晁錯向漢景帝建議加強中央權力,實行削藩政策,景帝聽從,引起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諸侯王們的不滿,尤其是吳王劉濞,因為他的世子更是被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漢景帝用棋盤擊死,以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為首的七國之亂開始了。七國是指吳、楚、趙、膠東、膠西、濟南、菑川。

他們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藉口叛變,欲奪景帝皇位,景帝在眾臣的壓迫下被迫殺了晁錯,而七國之亂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吳王還自立為皇帝。景帝無可奈何,只得派太尉周亞夫、大將軍竇嬰率軍鎮壓,用了3個月的時間,終於平定了七國之亂。而且漢景帝又藉機削落諸侯國領土和把諸侯任免官吏的權利收回,自此,諸侯名義上是封君,但已失去實權了。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只用三個月時間就平定讓景帝嚇破膽的七國之亂,奠定漢武盛世的功勞簿不能不記他一筆,下場卻是令人唉嘆不已
只能怪能人過於自傲 主上不能惜才吧

TOP

不可否認周亞夫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將領,平定了七王之亂;
但卻不適合當官,因為丞相朝中的大小官員與皇帝的橋樑,
這與帶兵打仗不同,帶兵打仗全軍都聽命於將軍,只要周亞夫制定做仗方針,
全軍貫徹命令即可,當是當官(丞相)首先要了解皇帝想做什麼事,
有那些心思,過於耿直的周亞夫,當然與皇帝處得不好;辭官之後又被人陷害,
結果導致悲劇結局,令人感慨!

TOP

Good Good Good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