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關羽之死是內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

關羽之死是內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

  長久以來,對關羽之死的原因,人們議論紛紛,眾說不一。究其觀點主要有三類:一是關羽死於劉備的借刀殺人;二是關羽死於諸葛亮的過失;三是關羽死於性格剛而自矜及被捧殺等等。應當說這些觀點,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道理,但在認真分析後覺得似乎都沒有說全說透,僅是指出其一個或多個方面的問題加以剖析罷了。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關羽是否死於劉備的借刀殺人。我們知道,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自小結契,感情也好,仁義也罷,都不允許劉備在襄樊戰役疏慢到只作壁上觀,何況三國戰亂時期正是用人之時,關羽之死對劉備來說,顯然弊多利少,得不償失;更不要說關羽敗走麥城後,同時伴隨著損將失地的巨大風險。這與《三國演義》塑造的劉備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形象相差甚遠,很是南轅北轍。即便是與相關史料的記載,也頗有些不符。
  其次,看看對關羽是否死於諸葛亮之過的分析。無論在《三國演義》描繪中,還是在《三國誌》記載裡,諸葛亮無疑都是一位智者智慧的化身,雖然其一生唯謹慎,卻也作出了許多轟轟烈烈而被後人津津樂道的豐功偉績。在《史學集刊》上指出,關羽之敗,敗在吳魏聯盟絞殺,但真正把關羽送上斷頭台的卻可能是自家人諸葛亮。劉備、關羽自小結契,劉備絕不會疏慢到只作壁上觀。而當時諸葛亮雖不能執掌軍政大權,但他明知關羽攻取襄樊條件並不成熟,且完全違背了《隆中對》提出的待天下有變,兩路北伐曹魏的戰略決策:然《三國誌》正文及斐注中均未見諸葛勸諫的記載。故得出結論,諸葛亮對關羽之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再次,說關羽之死是他自身性格和所處環境造成的,雖有道理也不盡然。關羽作為鎮守荊州的最高領導者,他的所作所為關係到整個戰役的勝敗與得失。若以魏、蜀、吳三分鼎立的地理配置圖來看,荊州正好位於三國的中央交界地帶,因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說過: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是兵家必爭之地。按諸葛亮交付荊州軍團的戰略命令:「北拒曹操,東和孫權」。天下不變,我亦不動,天下一變,我隨機而動,這是劉備集團在荊州最好的方式。然關羽卻有些輕視軍事統帥諸葛亮的規劃。故《三國誌》作者陳壽把其失敗原因歸之於關羽剛而自矜,從此定下了評論關羽的基調,後世論者多從這一角度出發,幾乎成了千人一口。
  其實剛而自矜只是關羽個人的缺點,但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咎於關羽的個人缺點上,有些不夠合理也不盡科學。必竟戰役的勝利與失敗,這不是關羽一個人在遊戲,而是整個集團的角力,是整體素質、綜合國力的較量,作為戰時行為,不僅關乎指揮者的水平能力,也受著種種規定條令、組織紀律、系統管理等等要素的制約,不可能隨隨便便讓某個人任意妄為、主觀亂行。
   因此,鑒於上述基本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的看法是:關羽之死,不是單個原因作用的結果,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局,是當時嚴峻形勢的必然。主要理由有:
  其一,關羽之死是戰爭形勢發展的結果使然。據資料記載,襄樊戰役從建安二十四年7月開始,至12月結束,初期關羽連連告捷,打了許多勝仗,不僅水淹于禁七軍,甚至打得曹操都想要遷都;最終是因為曹操看到劉備坐大,孫權必不願,決定聯合孫權共同抗羽,才扭轉的局面;加上當時關羽下屬的糜芳和傅士仁投靠孫權,令得關羽腹背受敵,最後導致了關羽不得不敗走麥城,同年12月被俘,1月被殺。若要說是劉備或諸葛亮想借刀殺人,顯然有些牽強。試想,當時關羽打了許多勝仗,威震華夏,傳入蜀中的全是關羽勝利消息,到關羽敗走麥城至被俘殺只有短短不足一月時間,即使發覺關羽之師存在敗象,再想要發兵救援時間上很難保障。唐代詩人李白曾說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可見蜀中交通極為不便,一直到民國初才稍有改善,何況劉備也不會允許此時此刻有人做壁上觀。
  有後人指責是諸葛亮借刀殺關羽有點過,至多算是見死不救。從戰爭形勢突變看,確實諸葛亮發兵增援荊州似乎有些來不及;但若換個角度看,諸葛亮一生為謹慎,常常運籌帷幄的他,不可能對當時的戰役發展沒有多種謀略謀劃,應當有保全保障性的各類應變措施。假如說諸葛亮能提前安排得力助手幫助關羽,很可能局勢就完全不同了。當然,還需要考慮到,諸葛亮畢竟是人,不是神,他不可能一手去操縱整個戰役的演變過程。諸葛亮也未必能預測到關羽開始會打得這麼漂亮,更不會推算出呂蒙會偷襲荊州,使關羽會輸得這麼慘。關羽走麥城,肯定不是諸葛亮策劃的,只不過到了最後關頭,荊州已經丟了,敗局已經定了,再也無法挽回了,那就只能對不起關羽了。
  其二,關羽之死是劉備集團內部矛盾的外在表現。雖然我們說關羽之死主要是源於戰爭形勢的影響,但並不否認劉備集團內部存在著權力與利益的激烈鬥爭。
  第一,劉備與關羽的關係並非真正親密無間。《三國演義》上說劉備在聽說關羽戰死的消息後,大叫一聲,昏厥於地,那完全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史料中,並沒有關羽死後,劉備哭關羽的記載。相反,龐統死後,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法正死後,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居然痛哭了好幾天。而結拜兄弟關羽死後,居然未見劉備痛哭。看來,劉備與關羽生死之交的關係雖然從來沒有人去懷疑,但那只是文學作品給大家留下的印象,事實並非如此。另外,關羽死後,照理說他是為國捐軀英勇犧牲的,劉備應該對他追封,賜給謚號,但是史料找不出劉備對關羽追封的記載,關羽的謚號壯繆侯,還是當年後主劉禪追封的。相反,法正死後,劉備就立即追封他為翼侯。若按《三國誌》中說,劉備同關羽是寢則同床,恩若兄弟,為何關羽死後,他所享受的待遇還不如法正,這的確是一件讓人頗為費解、難以置信的事情。
  第二,諸葛亮和關羽政見不和是不爭的事實。諸葛亮同關羽在國家利益上的矛盾。我們都知道,諸葛亮「隆中對」的核心是聯吳抗曹,聯吳抗曹的政策是諸葛亮親自製定的,這是諸葛亮的總戰略。諸葛亮對孫劉聯盟的態度是非常堅定的。儘管這是諸葛亮的大方針政策,但關羽好像不太贊成孫劉聯盟。《三國演義》上有一個故事,說孫權曾經派了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到關羽那裡,向關羽提親,說孫權有一個兒子,關羽有一個女兒,孫權想要同關將軍結成兒女親家,兩家聯姻以後,可以共同對付曹操。沒有想到,諸葛瑾的提親碰了一鼻頭的灰,關羽大發脾氣,指著諸葛瑾說:「吾虎女豈肯嫁犬子?」
  諸葛亮同關羽個人之間也有矛盾。這在《三國演義》中看不出來,在《三國誌》中有少量記載。譬如諸葛亮剛剛走出隆中,劉備對諸葛亮非常好,關羽和張飛很不高興,劉備說:「孤之有孔明,好比魚之有水。」關羽和張飛這才不吭聲了,不吭聲並不等於矛盾消除了,只不過是礙於劉備的面子,暫時將怨氣壓下去罷了。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諸葛亮與關羽面和心不合。自古荊襄地處咽喉要道,乃兵家必爭之地,諸葛亮作為智者軍師,不可能不清楚這點,為何獨派關羽一師鎮守,而不多派些大員輔助,是疏忽大意還是另有圖謀?這個問題曾引發後人諸多討論。儘管不能說肯定就是權力與利益的爭鬥的結果,但絕對無法否認其中具有諸如此類的聯繫。
  魯迅說:「《三國演義》狀諸葛多智而近妖」,我很贊同。諸葛亮在剛出山之際,地位不僅明顯低於關羽、張飛之列,甚至還低於其他許多大臣。諸葛亮為了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和宏偉抱負,不可能不想方設法躋身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故藉機打擊、貶低或縱容關羽的做法,他是有所為的。對關羽敗走麥城一事,諸葛亮說這是關羽咎由自取,自己沒有絲毫責任。我們不妨在戰術戰略兩個方面加以分析:從戰術角度看,關羽之敗,起因在於他執行了諸葛亮攻打樊城的錯誤命令。由於盲目攻打樊城,且沒有其他主力部隊的配合,造成了關羽孤軍對抗曹孫聯軍,最終導致關羽的全軍覆沒。從戰略角度看,關羽出兵攻打襄樊,無論在時機、條件等各方面,都違反了諸葛亮早年提出的《隆中對》戰略構想。諸葛亮何以會以智者的身份,去做不是聰明人的決定,箇中的原因很值得研究和反思。
  其三,關羽之死是性格特點導致悲劇一生的主觀內因。關羽性格不好、有些囂張是人所共知的事。他和劉備的關係都沒有搞好,劉備對他很不放心。劉備派糜芳和他鎮守荊州,有種說法就是為了監視關羽,更別說與其他人的關係了,這無疑是他慘死下場最主要的內在因素。關羽的人際關係差,還表現在他同許多人關係都搞得極緊張。黃忠在定軍山一仗中,刀劈曹操手下的大將夏侯淵,為劉備奪取漢中立下汗馬功勞,劉備稱漢中王後,封關羽為前將軍,封黃忠為後將軍,兩人平起平坐。當劉備派人冊封關羽官職時,關羽破口大罵,大丈夫怎麼能同黃忠這個老兵為伍?最後還是使者說了一大通好話,關羽才勉強地接受了劉備的冊封。
  關羽同劉封也鬧過矛盾。劉封是劉備的養子,和關羽有叔侄關係,但他們的叔侄關係卻很不好。關羽同部下將領上庸太守孟達的關係也很緊張。他幾乎把劉備身邊的所有人都得罪了,所以到了危難時機,才會沒有人肯救他。《三國誌》有段話:「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說的是,張飛很敬重士大夫,但是不知道愛護士兵;關羽正好相反,他對待士兵很好,但是和士大夫的關係很緊張。士大夫都是文武官吏,都是將相之才,彼此關係鬧僵了,焉能有好果子吃?
  其四,關羽之死是他驕傲自滿而被捧殺的杯具結局。縱觀以往的歷朝歷代,許多中國人愛造神,關羽就是造神運動中,最為成功的一個例子。全盛時期,為關羽修的關帝廟,究竟有多少,恐怕無人得知。其實,關羽這個人,其優點和缺點,其長處和短處,其成就和不足,其光榮和敗績,其為人敬重之處和被人疵議之處,其為蜀國打江山的貢獻和給蜀國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等等,很值得我們一分為二地看待,可以當作一面鏡子,為我們引以為鑒。
  僅在三國時期,關羽的吹捧隊伍裡,第一名大捧家是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金下馬銀,弄得他簡直不知天高地厚。對於自己的估計,漸漸失去一份實事求是,忘了自己曾經是一名馬弓手,而真成了漢壽亭侯了;第二名大捧家是諸葛亮,連他在華容道放走束手待擒的曹操,也成了正確的錯誤,不予追究,這能不使他更加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第三名大捧家是孫權,非請人到荊州說媒,要把關雲長的女兒娶過來作兒媳婦,結果關老爺還不賞臉,吼了一聲:「虎女安配犬子」,把媒人趕走了,孫權吃了閉門羹,碰了一鼻子灰。這一來,關雲長愈發趾高氣揚,哪把東吳看在眼裡。
  明眼人都很清楚,曹操捧關羽,是做樣子給大家看,看丞相是多麼禮賢下士、襟懷寬闊、求才若渴、熱忱感人。說穿了,不過是在招攬人心,擴大影響,其真意僅僅是通過作秀宣傳自己而已。諸葛亮捧關羽,是求一個內部安定團結的局面,在他實施政策過程中,不至於被這個自視甚高的劉玄德的把兄弟干擾搗亂罷了,還是為自己方便。孫權捧關羽,那目的更簡單,只是想麻痺對手,把荊州奪回來。因此,天底下的捧角者,無不有自己私底下不可告人的意圖。這世界上,不但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找不到一個純粹為藝術而藝術那樣為吹捧而吹捧、無慾無念在那兒拍他人馬屁的捧場者。
  千里單騎,過關斬將,是關雲長一生的最得意之筆。與此同時,他的自負與驕傲,也播下了日後敗走麥城、殺身成仁的種子。陳壽在《三國誌》裡評他「剛而自矜」,這是對他的性格的準確評價。剛正、剛直、剛強、剛勇,無疑是好的品質,但若不能剛柔相濟,加之自矜,就要不得了。實事求是地說,驕傲自大這種毛病,不論是偉人,還是草根,幾乎無一能倖免,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福者禍之先,利者害之始,好事能變為壞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這兩者存在著辯證的互為因果的關係。事實上,我們從關羽之死一事,能夠看出,驕傲豈止是使人落後,連命都可能被驕傲掉,這顯然是一個最好的警示。
  綜上所述,關羽之死原因雖然很多、很雜,但通過綜合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它是內外因同時作用的必然,非某一方面的因素導致,更非某一人的人力所為。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