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項羽如果統一天下大楚會比大漢強盛嗎

項羽如果統一天下大楚會比大漢強盛嗎

  項羽一直是諸侯盟主兼最大勢力的諸侯,而不是真正繼承秦朝或大楚的強有力統治者。 早在鴻門宴時期,項羽之所以不殺劉邦,除了鴻門宴上的各種博弈之外, 還有的原因就是聯軍中的各諸侯給他的壓力,畢竟劉邦也算是諸侯之一, 他都服軟到這樣的程度再加上其他各路諸侯誰沒私心,項羽如果還執意要殺他, 各路諸侯會起哄。 在楚漢全面內戰中,劉邦以自己為餌,吸引了項羽的主要注意力, 當然,為了保証劉邦不被項羽軍追擊到再次躲到漢中去, 劉邦在一開始就利用了彭越軍來作為敵後的遊擊騷擾。 因此,每次項羽破滎陽、成皋,劉邦不得不逃之夭夭時,彭越就襲擾項羽後方, 屢破睢陽、外黃、昌邑等地,威脅彭城,斷絕項羽軍糧草物資補給, 使得項羽不得不一再回兵擊退彭越,以及留兵駐守後方。
  在此說明彭越的戰鬥力不弱,項羽僅派出手下將領去對付,卻被擊敗,不得不親自對付。 另一方面,劉邦也會派出軍隊,如劉賈即曾率兩萬人渡河補充彭越軍。 但如果僅僅如此前打後拉,是不會改變強弱之勢的, 因此劉邦又利用自己牽制住項羽的機會,派韓信、張耳到當時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的 北方去經營,而項羽的錯誤之一在於沒有及早聯合陳餘等撲滅韓信。 等到韓信、張耳控制了北方,擁有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基礎,這時項羽派出的龍且大軍 找韓信決戰,已經是孤注一擲了,而且還敗了,這一敗,項羽徹底失去北方的控制權, 楚漢之間的強弱之勢就反轉過來了。
  但這還不夠,劉邦做的是四面佈局,自己在中間,韓信北邊爭勢,彭越後方牽制, 還有個英布在南邊。英布的作用是威脅南方的各小諸侯,以及進逼江東, 長江一帶在當時是項羽的基本盤之一。 也就是說,決戰靠韓信,但是讓項羽慢慢衰弱失血難以補充,逐步變孤家寡人的, 是英布。英布使得項羽失去了再次決戰的機會,即使項羽可以退到江東, 但失去大部分楚地,僅憑江東一地,項羽可以一戰,卻無法決戰破漢, 因為勢力對比已經相差太遠了。 至於說項羽背叛義帝,弒殺義帝,那到後期反而不重要了,當然,騙騙老百姓還是可以。 到了鴻溝劃界的時候,其實雙方都需要時間來重新組織兵力, 但項羽的劣勢是,他已經沒有預備兵力,而且他的控制區,從軍事到經濟都需要重整, 需要先穩定下來,先平定統治區內各地的叛亂, 然後才能重新武裝和訓練兵力,所需的時間較長。 而劉邦則不然,劉邦需要的是把各方的兵力(韓信軍、英布軍)集中到前線來, 改變項劉正面對抗戰場的兵力態勢而已,所需的時間較短。
  因此和談是項羽所需的,卻也是項羽所不利的。至於軍勢上項羽是軍閥盟主,劉邦應該感謝項羽, 因為在楚漢爭霸以及前後的事件中,項羽替劉邦消滅了不少軍閥, 張耳被陳餘擊敗,是劉邦重新補充了他兵力,彭越、英布也被項羽擊敗, 是劉邦重新補充了兵力,而魏豹、田廣等軍閥也一一被擊破, 可以說,漢朝的強盛是跟劉邦實質控制全國有關的。 如果項羽能夠在鴻溝之後,甚至是垓下時,突然反轉,奪取天下, 那麼因為大多數軍閥已經被滅或大損,此時的項羽會成為中國的真正的實質控制者, 而非再是一個軍閥盟主,那麼他也會使得他的王朝強盛的, 不過這大概需要一大堆穿越者穿越過去改變項羽的思想,以及協助項羽軍才行了。

TOP

感覺應該不會比劉邦強大,因為項羽只有自己強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