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談孫權與江東四督的關係

談孫權與江東四督的關係

  江東四傑,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先後在吳國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的地位舉足輕重,而孫權作為貫穿四個時期的領導者,與他們的關係頗值得探討。首先三國誌記載孫權在與陸遜的談話中評論了這幾人,從孫權的評價來看,周瑜是孫權心中的典範,陸遜可以為繼,呂蒙相較之下略差一些,而魯肅雖然有功,其過也不小(在孫權看來)。
  雖說孫權對周陸二人評價更高,但他更親近的卻是魯肅和呂蒙,而對周陸則多了一份猜忌,這與周陸二人的身份是分不開的,先說周瑜,周瑜和張昭等人一樣,是孫策留下的班底,同時周瑜又是淮泗集團的領軍人物,這樣的人,作為新晉當權者的孫權,用起來必然是相當謹慎的,畢竟誰也不想給人「臣強主弱」的印象。
  赤壁之戰後,周瑜聲威遠著,要讓孫權一點猜忌沒有就更加不現實了,況且劉備和曹操又不失時機的各添了一把火,先是頗有識人之能的劉備向孫權密語說周瑜「恐不久為人臣」,後是曹操一邊給孫權去信說赤壁之役「周瑜虛獲此名」,一邊派使臣,即蔣幹密會周瑜意圖招攬(蔣幹會周瑜的具體時間有多種說法,此處取司馬遷通鑒記載),周瑜來歸自然是好,即便不能說服,捕風捉影一番,說周瑜與江北有往來、私通外敵這罪名要是能借此坐實了對曹操方來說也不虛此行,想想結好曹操的宗室子弟孫輔的下場吧,當然周瑜不是吃素的,很漂亮的化解了這場危機,但畢竟形勢比人強,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江東之主的孫權更需要的是樹立自己的威望,因此他能大體上保持對周瑜的信任已經很不錯了,總之,孫權對周瑜的原則就是既重用又要適當進行壓制。
  陸遜,江東士族,本身身份就很敏感,又是後來的丞相,大權在握,群臣翹楚,最要命的是竟然還參與了立嗣問題,放到哪朝哪代都不會讓皇帝安心,翻翻中國通史,歷史上因為儲君問題一夜之間從名臣將相變為階下之囚甚至丟了性命的人不在少數。面對這樣的人,能做得不猜忌的帝王又有幾人?雖然孫權晚年是有些昏聵(其實早年也間歇性發作過),但畢竟是他當初的大膽啟用成就了陸遜。
  魯肅,初來乍到就得到孫權信任並深受喜愛,為什麼,他來的時機太好了,孫策去世,孫權剛接位,他就來了(孫策在時,周瑜不是沒推薦過魯肅,但最終竟沒成行),而此時裡裡外外依賴的都是孫策舊臣,一朝天子一朝臣,孫權也想培育自己的心腹股肱,魯肅沒什麼複雜背景,又是大才,有出色的大局觀,一來就給孫權獻上比肩諸葛亮「隆中對」的「榻上策」,因此兩人相見甚歡,一拍既合,孫權對魯肅自是信任有加,即使周瑜臨終不提讓魯肅接班的事,估計也非他莫屬。至於荊州問題導致兩人蜜月關係破裂那就是後話了。
  呂蒙,行伍出身,一步一個腳印從基層走上來的人物,頭腦靈活點子多、又得孫權點撥,開始學習文化知識,終成大器,這樣一個沒背景靠自己努力,靠領導教育提拔上來的好幹部,孫權用著舒心啊,既不用擔憂像周瑜那樣名聲日盛功高震主的威脅,也沒有魯子敬同學荊州問題的「爛攤子」來煩,還滅了關羽奪回了荊州,因此孫權和呂蒙的關係很好,當呂蒙病重時他才會表現出那麼真切的關心。其對呂蒙的喜愛程度,非其它三人可比。
  總之,不管猜忌也罷,信任也罷,孫權與這四人同屬東吳,俱為一體。是孫權成就了江東四傑,也是江東四傑撼衛了江東孫氏的政權。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