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曹操為兒求婚竟然被拒

曹操為兒求婚竟然被拒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最喜愛的小兒子曹沖死了。曹沖之死是一個迷,曹操有一次更是對曹丕等人說:「倉舒死了,我很難過,可是確實你們的幸事啊。」隱隱然曹操有指責曹丕毒害曹沖的意思。曹操非常喜愛這個兒子,可是曹沖十三歲就去世,還沒有結婚呢。於是曹操就想給曹沖舉辦一場冥婚。
  曹操的理想對象是司空掾邴原。邴原是漢末大儒,年輕時就和管寧齊名,在遼東生活的時候,每年主動來到邴原身邊向邴原求學的有幾百戶人家,因為名氣太大了,當時擔任司空的曹操就聘請邴原擔任自己的主要屬官。曹操和邴原關係不錯,平常邴原也非常敬重曹操。恰好邴原的小女兒此時也夭折了,於是曹操就主動向邴原求親。
  可是,邴原卻拒絕了曹操。邴原說:「嫁殤,非禮也。」確實雖然說中國從古以來,在民間一直就有著冥婚的風俗,可是從儒家的角度看,一直禁止冥婚。《周禮·地官·媒氏》云:「禁遷葬者與嫁殤者。」鄭玄注:遷葬,謂生時非夫婦,死既葬,遷之使相從也。殤,十九以下未嫁而死者。生不以禮相接,死而合之,是也亂人倫者也。漢代大儒解釋說,反對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男女雙方活著的時候並非夫妻,死了之後已經下葬了,卻因為冥婚要再次遷葬,這是不允許的。一個是男女雙方都沒有年滿十九歲,沒成年,在世的時候不能以禮相待,人都死了卻要合葬,是亂倫的醜事啊。
  可是,曹操本就是個不拘泥於禮法的人,年輕時候的曹操就會搶人家新娘,把頭浸在酒缸裡,邴原要說服曹操,但靠禮的約束是說服不了曹操的。於是邴原又強調:「我邴原之所以能夠為您效勞,你也之所以能夠讓我幫忙,不就是因為我能夠嚴守古代的禮法經典而不輕易改變嗎?如果我聽從你的命令,那我就是一個平庸的人,你這樣做還有什麼意思呢?」
  邴原這個人和孔融不同。孔融有才,但看不起曹操,更不懂得做事留有餘地,最後被曹操殺死。邴原做事情有原則,但是說話又能夠入情入理,一方面說明自己的苦衷,一方面又為曹操著想。確實儒生以禮法為立身準則,而邴原更是名重天下的大儒,正是因為邴原的才學,曹操才聘請邴原輔佐自己。邴原告訴曹操,自己不會因為是司空大人的命令而改變自己的節操,但話卻說的相當委婉,讓曹操無法生氣。
  曹操確實無法生氣,因為曹操明白,自己的屠刀雖然鋒利,可是有時卻不得不向儒生低頭。當時的曹操雖然平定了北方,成為中原霸主,可是江南還有孫權,荊州還有劉備,蜀中還有劉璋、張魯,各路諸侯都虎視眈眈盯著曹操。而曹操之所以能夠取得政治優勢,就是因為曹操一直打著「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旗號,加上曹操以朝廷的名義徵召天下士人,對禮法的尊崇,對儒士的看重,才讓天下的人才大都來到曹操的身邊。邴原這類人,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是只要在禮法的大旗下,就會擁有一大批的追隨者,成為一股強大的輿論力量。
  於是,曹操明智的選擇了放棄。但是曹操只是放棄了邴原,並沒有放棄冥婚。曹操聘甄氏亡女與曹沖合葬,終於完成冥婚。對於「甄氏亡女」的身份,史書上沒有其他記載,也引發了後人許多猜測。有人認為是曹丕妻子甄氏的女兒,有人認為是甄氏的家人,有人認為和甄氏未必有關係。本文以為應該是甄氏的家人最為可能。
  作為曹沖的幼子,首先不可能和甄氏,自己的嫂嫂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侄女成婚。雖然曹操不重禮法,但是還不至於如此亂來。而在建安十三年,曹操已經消滅袁紹,曹丕也已經娶了甄氏,放眼整個鄴城,在歷史上沒有任何其他一個甄氏家族可以和曹氏家族地位相當。當然也有人認為,甄氏本來就是他們甄家最小的一個女兒,此時已經25歲,就算是有年少而亡的姐姐,那也大過曹沖年歲太多。雖然是冥婚,也講究年歲相當。
  其實完全可以是甄氏家族中其他的叔伯妹妹。曹操對甄氏非常喜愛,曾經公開讚許甄氏為「吾兒佳婦」。後來做了五官中郎將的曹丕,大宴賓客的時候,讓自己的妻子甄氏出來見人,大家都很自覺的低下頭,只有劉楨不知好歹,平視甄氏,曹操大怒,把劉楨發配去勞改。曹操喜愛甄氏,找個兒媳婦家的妹妹結成冥婚,也算是親上加親。
  甄氏不會也不敢違背公公的意思,自然是爽快的答應了。曹沖的冥婚,最終還是辦好了。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