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民國高校自主招生單科零分被錄取大師

民國高校自主招生單科零分被錄取大師

  1921年,民國東南大學招生考試中,收到了一份令老師們驚詫贊嘆的國文卷子,一番吟詠賞玩後,老師們給這張卷子打了滿分。這考生名叫盧冀野,一位年僅16歲的金陵才子:10歲就能做成人之文,十四五歲時,就有一些氣象清新開闊的上佳詩作,如《江上聽雨》:「掌中幾醉白雲杯,得月樓臺打掃開;一夜鵑聲花落後,隔簾煙雨渡江來。」
  但盧冀野竟沒被錄取,原因是數學零分。更有趣的是,第二年盧冀野「捲土重來」,卻以「特別生」被破格錄取。入學後,他也確實沒讓老師們失望:結交文武人才、一手創辦學校最早的學生刊物,同年,他還成了詞曲大師吳梅的得意門生。「若問江南盧冀野,而今消瘦似梅花」。後人評價稱,盧冀野若非在46歲之壯年早逝,他的成就應該更高—他的同班同學,唐圭璋、任半塘,後來成了中國當代詞學大師,王季思則是戲曲大師。
  眾所周知,民國類似盧冀野這樣的偏科大才,被破格錄取的相當不少。著名的如錢鐘書,國文特優、英文滿分、數學15分進了清華;錢偉長,中文、歷史滿分,而數學、物理、化學和英文加起來25分進了清華;吳晗則是貨真價實的數學零分,也進了清華。特別有趣的是,1929年拍板破格錄取錢鐘書的清華校長羅家倫,自己在1917年報考北大文科時,恰逢胡適判閱其作文試卷,胡適毫不猶豫地打了滿分,並向學校招生委員會薦才。但校委們一看羅家倫的成績單,數學成績卻是零分,其他各科分數也平平。取棄爭論之際,主持招生會議的蔡元培校長力排眾議,破格錄取羅家倫。羅家倫後來成為五四風雲人物、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傳誦一時的《五四宣言》,便是他的手筆。
  這些偏科天才們之所以能被破格錄取,首先是因為民國時期普遍存在的高考自主招生制度。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即實行高等院校自主招生考試政策。因此,各校招生考試連科目都不盡相同,如北大招生考試分第一類和第二類,第一類為文、法、商三科招生,別的不考,必考中文和英文;第二類為理、工科招生,則要考數學。到1929年,北京大學本科生入學則僅考國文、外文(英文、德文和法文選其一)、中國歷史、外國歷史、化學五門。而且國文考試只有一道作文題,考生寫篇作文就行了。但武漢大學文科,就要考國文、黨義、數學、歷史、地理、化學、物理,沒有英語;理科則為國文、黨義、英文、數學、化學、物理、歷史、生物。
  教育學者們分析民國初期實施自主招生的原因,首先是因為當時中國近代新式教育起步之初,發展速度快但不平衡,各高校性質、層次和規模差異顯著,很難用同一標準招考學生;其次,這也是清末引進西方教育模式的自然延續,因在近代高等教育體系形成之初,中等學校畢業生數量不足,高校只有從辦學實際出發,多途並舉,才能招到足夠的學生。並且,民國初期軍閥混戰不休、社會動盪不定,中央政府權威有限,沒有也不可能公佈一個全國統一的學生入學考試規程。而當時的高校數量也少,於是由學校自主招生便成了最簡便易行的選擇。
  更重要的是,民國時期主政者的政治理念和教育理念,認為選官考試和教育考試應當分離的觀念非常強烈,大學的目標在培養人才而非官僚,無需統一標準。因此,民國時期的文官考試、選拔,另有一套與高校招生考試並行、互不相幹的獨立體系,並有專門的考試與人事管理機構。這其實是對延續1300年的科舉「選拔官吏、溝通社會、統攝教育」教育觀念的強烈反彈,此類科舉制功能表述最終的指向,概而言之便是「學而優則仕」。而這正是經歷過晚清科舉制的民國初期主政者們、新派學界精英所強烈反對的。
  另一方面,自主招生體系也可視為民國大學學術獨立性的側影。正如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所說的:「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他在清華確立了「教授治校」的傳統,但這一傳統並非清華獨有:北大蔡元培、浙大竺可楨、南開張伯苓... ...他們普遍有崇高的道德操守、人格力量。這使得當下很容易被質疑的高校自主招生灰色尋租空間問題,在他們身上卻完全不成為一個問題。
  以梅貽琦為例,他有著極強的規則意識。當年,梅貽琦的侄子梅祖武、小女兒梅祖芬都報考過清華大學,因為成績不合格,一個去了北洋大學北京分部(即後來的北京大學工學院),一個去了燕京大學。其實在梅祖芬考清華的1946年,還有兩個名人的女兒報考清華大學落榜了。她們就是梁再冰和馮鐘璞。梁再冰的父親是梁思成,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馮鐘璞的父親是馮友蘭,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
  不過,民國時期的單獨招生也並非全無系統性弊端。單獨招生註重的是個性,但當時全國在校大學生中,卻有七成以上都是文科生,這個比例,和當時中國對大批科技、工業人才的需求,顯然是極不相稱的。這其實也是中國千餘年來科舉考試仕途導向的結果,官僚們熟讀四書五經、治國韜略,同時卻非常輕視科學技術,視之為「奇技淫巧」而往往大加排斥。重文輕理的傳統弊病,迫使國民政府教育部從1933年起強制實行「比例招生法」,即文科生比例不得超過實科(理科)生。在此之前,各個高校已經實行了文理分科,但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比例並沒有強行規定,考生想報什麼和學什麼全憑自己的興趣。
  1935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更是直接給各高校下達了文理兩科的招生人數,這是中國高校「計劃招生」的開始,此法也一直沿用至今。作為「計劃招生」思路的延續,到1938年,民國實行了國立大學、公立大學全國統一高考,也是按計劃招生,也分文理科,還為此專門設立了全國統一招生委員會。只是考生仍需要像前清一樣「趕考」,因為當時全國只設了武昌、長沙等12個招生區,南京、上海、北京都讓日寇佔領了,無法設點。
  考試內容倒是很接近今天的高考科目了,1940年全國統考是8門,其中有四門必考:公民、國文、英文、生物。另外四門,要看報考誌願,文、法、商、及相應的師範等專業另考數學、中外歷史、中外地理及理化(綜合卷);理、工及相應的師範等專業則另考數學、物理、化學、中外史地(綜合卷);醫、農科則另考數學、物理、化學、中外史地(綜合卷)。新推出的全國統一高考,受到了公眾的廣泛認可。道理很簡單,在當時人看來,相對於高校自主招生來說,它更公平;相對於用八股文考試的科舉來說,它又更科學。
  但民國統一高考僅僅進行了三年,就因為1941年全國抗戰進入相持階段而無法組織,取而代之的是「聯合招生」、「委託招生」制度。由民國教育部劃分出相應考區,指定區內的公、私院校使用一張卷子,設一家召集大學組織牽頭,聯合招生。1942年,全國劃為10個聯合招生區。如昆明區以西南聯大為召集學校;重慶區所屬10個院校,則以中央大學為召集學校。聯合招生的報名、命題、閱卷等事宜,一般根據民國教育部的規定,由各考區自己決定。但各校的招生名額須由教育部審核,招生不足時可組織第二次考試。
  此後,經歷抗戰和國共內戰,直到1949年敗退臺灣,民國政府始終沒能在大陸再次組織起全國統一高考。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