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土城約三事關羽好虛名

土城約三事關羽好虛名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曹操從「青梅煮酒」只是考證了劉備的低能,沒想到他還有一位智勇雙全的兄弟關羽。就在劉備打敗袁術,曹操準備派車胄暗中除掉他們兄弟三人時,關羽心生一計,假扮曹軍大將張文遠騙開城門,割下了守城將車胄的首級。這讓曹操大感不測。從此曹操開端想念關羽。很快他就在土山收降了關羽。就像經過「青梅煮酒」重新認識了劉備一樣,曹操也在長期相處的過程中徹底摸清了關羽的脾性。
  1.關公雖重義,卻又不完整輕利,他只是將利放在了第二位,特別是名份、頭銜和行頭(如寶馬、征袍)。起初在土山與曹操「約三事」,爭的也是名份。曹操便對症下藥,送給了關羽「美髯公」的稱號和赤兔馬。既然承受了捐贈,就要報答,關公只得願意地協助曹操斬顏良。此間曹操為鼓舞關公繼續誅文丑,又加封他為「漢壽亭侯」,白馬之圍得以徹解。
  2.曹操發現關羽癖好虛名之後,就不再畏懼他了,利令智昏,名亦然。曹操決議將他放回劉備的身邊,讓他客觀幫劉備,客觀幫曹家打天下。臨別之際,曹操又不露聲色給關公送上了錦袍與冤魂。種種跡象標明,「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都是曹操幕後的佈置。譬如當曹操的異姓兄弟夏侯惇擋住關公最後的去路時,有位使者及時送來了放行關文。接著關羽的好友張文遠又衝過來強行勸開了二人。從使者和張遼的神秘現身能夠推斷,曹操不斷在派他們背後跟蹤,以防關羽錯殺本人的人。既然有人跟蹤,那麼前面發作的事情就都不是偶爾了。
  曹操任由關公闖關斬將的意圖在於:一,讓關羽彰顯除義之外的智與勇,進一步驕其心;二,讓關羽欠下一筆血債,待其日後歸還;三,借關羽之力暗中清剿異己,特別是蔡陽,包括其外甥秦琪也一併斬草除根。對照鮮明的是,在關公殺他倆的時分,沒有一個人出來阻攔。後面的事情我們都曉得了,曹操方案趕不上變化,由於呈現了諸葛亮等新人,反向應用之計中途折戟。只是劉關究竟沒有逃出曹操當初性格決議命運的判別:劉備由於在成都小富即安、猶豫不決,所以沒有及時收兵援助關公北上或採取其它行動,從此一蹶不振。關公則在華容道為歸還「過五關斬六將」的私債,置國度利益於不顧,放走了曹操。後來又因陶醉於諸葛亮給予的各種榮譽而敗走麥城,失去荊州。直到死後,他還在向呂蒙追魂說:「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關羽沒想到真正打敗本人的不是呂蒙,不是毒箭,而是曹操和諸葛亮的糖衣炮彈。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