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清明上河圖隱藏岳飛死因

清明上河圖隱藏岳飛死因

  岳飛的死一定要從北宋滅亡的真相開始研究。《清明上河圖》,古代最著名的畫作之一,它描述的就是徽、欽二帝在位時的盛世景象,清明並非今天的清明節,因為這個節日是從朱元璋時期開始的,從畫作上那可愛的光腚娃娃嬉戲追逐可以看出這是炎熱的秋天,這個時節穀物豐收,最能體現盛世。所以清明應該是政治上「清正廉明」的簡稱,那麼問題出來了,既然是盛世為什麼突然的滅亡了??
  其實從王安石變法開始,賢明的皇帝宋神宗就已經看到開朝以來「重文輕武」的弊端,儒家文人只會假大空,靠的是鼓吹神權進行愚民,根本不會治國,這些儒家官員退休後,就會成為地主豪強,進而帶來土地兼併,接下來什麼情況,大伙清楚的。因此王安石改革科舉制度。廢明經(四書五經),設明法科(法家思想)。進士科不考詩賦考時務策,整頓太學,唯才是舉,培養經世致用的人才。限制大商人,改為官營,這是挖儒家的根基啊,少了一個來錢道。
  變法給宋朝帶來的是國富民強,由宋神宗剛即位時的「百年之積,惟存空簿」(儒生太會花錢了),到後來的中央積蓄錢粟數十百巨萬,可以支二十年之用。而神宗也和王安石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個社稷,朕交予你了。不變法,大宋要亡;變法,許是還有一線生機。安石,朕信任你。」這引起了舊勢力的反抗,其中也包括司馬光,寫《資治通鑒》那位,就是砸缸那個聰明小伙,這本書大伙當小說看吧。
  不久王安石與宋神宗(正值壯年)相繼病逝,接任的宋哲宗才9歲,由高太后執政,看來慈禧不是第一個垂簾聽政的,當哲宗17歲後,接管了朝政,恢復了王安石的一切變法措施,罷免司馬光這些儒生,揮軍西進多次打敗西夏,迫使其向宋朝乞和,看看這就是強宋時的尊嚴,可惜24歲的宋哲宗又病逝了,有多少皇帝為了真理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史學家把這當做王安石變法失敗的終結,可這是錯誤的。
  宋徽宗登基後,信任道教,以「黃老學說」治國,其本質就是法家思想,因為法家是道家有關治國方面的分支,科學方面的分支是墨家(物理)、名家(化學)等。他們都有一套核心思想就是「聖、勇」,所以法家治國是以人的道德為本,法律為輔,而道教是為了對抗「儒教」而成立的。
  遍佈全國的道觀,主要目的是作為醫院,學校,科學研究存在的,古語「十道九醫」,也就有了世界上第一支簡陋的火器。而通過道家典籍為內容選拔的官員,就非常無私廉潔,是實幹家,也就有了那副「清明上河圖」。那麼北宋六賊是咋麼回事呢?「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勉、李彥」都是支持王安石變法的,都是忠良,是他們辛苦的創造了那副名畫盛景,只是壞人勝了,好人就為寇而已。
  宋徽宗對自身的安全保護非常好,沒辦法通過老手段害他,咋辦呢,這幫儒生最初利用方臘這個強盜與宗教一體的勢力,可被六賊之童貫(太監)率兵平定了,哈哈,宋江搶奪了太監的功勞。最後把目光聚焦到了北方草原上,關卡被悄悄放開,狼騎呼嘯而來,金人攻到了汴京,本來憑著堅固城牆能守到勤王軍隊,可惜被收買的武將打著出城迎戰的幌子,光明正大的打開了京城大門,一場民族浩劫,民族恥辱拉開了大幕,史稱「靖康之恥」
  而岳飛的母親,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婦,看到為百姓著想,謀福利的皇帝被壞人擄走,激發了她內心的愛國熱情,在岳飛背後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字。「孩子啊,你要好好學習啊,將來救回徽、欽二聖!」何為聖?是古代對「為民」君王的尊稱。而岳飛從小力大無窮,進入道觀學習武藝,兵法,擅使巨斧弓箭,出自《鄂國金佗稡編》,道教後來把岳飛列為護法四帥之一。
  因為對北宋滅亡早有準備,他們立刻扶持了趙構在南方繼位,南宋政權成立了。可趙構根本不甘心當個傀儡,別說皇帝了,就是普通百姓也不甘心啊,宋高宗開始啟用太監和主戰派將領,對抗儒家的求和集團。為了逼迫不聽話的高宗退位,發動了「苗劉兵變」,由三歲小兒繼位,可由於各地勤王將領的激烈反抗,高宗又復位了。這使趙構對主戰派將領的信任與日俱增,岳飛也正因此受到了皇帝的信任,逐漸成為了統兵一方的元帥,開始了北伐大業,而岳飛作為道家子弟,行的「變法廢儒」,自然也和秦檜集團勢不兩立,一場針對忠良的謀殺計劃在悄然之間誕生了。
  正當北伐關鍵之時,要直搗黃龍府,徹底打敗金人,十二道金牌接連到了軍中,其內容是:「朝政不穩,你已成孤軍,岳飛,速回救朕」。其實這時候的岳飛處於兩難,戰事正值關鍵,一旦撤軍多年苦工付之東流,可是後方不穩,糧草供應出現問題,也會導致北伐失敗全軍覆沒,所以岳飛選擇了回歸京城,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這時候的趙構已經被軟禁,這幾道聖旨是假的。當入朝面聖之時,就被秦檜爪牙抓捕入獄,罪名是縱兵擾民,貪污軍餉。這裡注意的是岳飛壓根不是以謀反治罪,謀反罪名是在他兒子和部下張憲身上。因為軍人罪名一般是三個方面,一戰敗,這點岳飛是常勝將軍,排除,二、稱霸一方,試圖謀反,這條罪名是秦檜最想用的,可是因為岳飛的部下都握有軍權,不能用這種引發激烈反抗的罪名,那麼只剩下最後一條,軍人的道德素養問題,先穩住對手,讓其有救回來的希望。
  「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語出《宋史·岳飛傳》可這句史料被流傳甚廣的「莫須有」三字給誤導寫錯了。這句話本來的意思是,秦檜說:「岳雲寫給張憲的謀反書信雖然沒有找到,可我認為這件事是一定存在的。」韓世忠回答道:「必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大有趙高「指鹿為馬」的架勢啊,所以整句話合在一起被百姓簡稱為「莫須有」,莫指的是雖不明這半段,要是換成現在的後半段,其事體莫須有,就意思重複了,都是不明的意思。
  當劊子手在風波亭的夜晚殺害了岳飛父子的時候,秦檜也開始了權傾朝野的董卓生涯。審訊岳飛的大理寺丞認為岳飛無罪,均遭貶黜,趙鼎被貶謫請後,他的門生弟子,僚屬都被虛構罪名,加以陷害。幫助秦檜陷害岳飛的萬俟契等人都陞官了,根據紹興十一年達成的第二次宋金和議,金國明確要求南宋不得罷免秦檜的相位。
  不要把秦檜的漢奸罪行推給高宗趙構身上,一個被軟禁,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皇帝何罪之有???我在此為岳飛、王安石、高宗、神宗、哲宗、「六輔」這些英烈深深的鞠個躬,是他們才沒有讓中華民族像其他三個文明古國一樣滅絕。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