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秦始皇到底活埋的是些什麼人

秦始皇到底活埋的是些什麼人

  對於秦始皇臭名昭著的「焚書坑儒」事件,學術界一直有不同意見。主流的意見認為,秦始皇坑的是儒生,但也有人認為,秦始皇並未坑儒,他坑的是一些江湖術士。那麼,秦始皇坑的到底是些什麼人呢?秦始皇建政,視天下為芻狗,荒淫暴虐,民不聊生。特別是「焚書」事件,引起了讀書人的強烈不滿。有兩個儒生,一個姓侯,一個姓盧,《史記》稱之為侯生、盧生。這兩個人私下議論說:「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滅諸侯,並天下,意得欲從,於是便自以為自古以來的聖賢誰也比不上他。他高高在上,聽不到批評之聲,日益驕橫;官員們為了討好他,只能戰戰兢兢地說謊欺瞞。法律規定,方士之術不靈就要被處死。如今方士三百人,都是因為畏懼而獻諛,誰也不敢指出始皇之過,天下之事無論大小皆取決於皇帝,他竟以秤來稱量大臣們的上疏,大臣們呈上的疏奏(竹簡)每天不足一百二十斤,誰也不能休息。像這樣貪攬權勢的人,我們不能為他求長生不死之藥。」
  於是,二人相約而逃。秦始皇聽說侯生和盧生逃跑了,勃然大怒,說:「我對待盧生這些人不薄,賞賜甚厚,而他們居然在背後誹謗我,說我缺德。我曾派人去問這些在咸陽的儒生,有人告訴我,他們中有人妖言惑眾,擾亂老百姓的思想。」於是,始皇命有關部門逮捕了一些散佈「妖言」的讀書人。這些人在嚴刑拷打之下,互相檢舉揭發,共「咬」出了四百六十多個誹謗過秦始皇的儒生。秦始皇一聲令下,這四百六十多個儒生遂被活埋於咸陽。這就是發生於公元前212年的「坑儒」事件。
  侯生與盧生本是受秦始皇之命尋仙求藥的方術之士,還不能算是純粹的儒生。他們的逃跑,可能是怕自己找不到仙藥被追究,而他們評論秦始皇的話,卻無不中的。嬴政由他二人的逃跑,而遷怒於咸陽的讀書人,竟一口氣活埋了四百六十多人。
  關於坑儒之事還有一說由於秦始皇把文字統一為大篆和隸字,國人多誹謗怨恨,秦始皇怕天下不從,於是廣召儒士書生到咸陽,共召到七百餘人,全拜之為郎官。然後秦始皇密令親信在驪山硎谷的溫暖向陽之處種瓜,等瓜成熟後,正值冬天,乃使人上奏:「驪山竟然冬天長出瓜來了!」秦始皇令諸生前去察看,諸生到谷中之後,正在辯論不已,忽然上面土石俱下,遂皆被壓死。
  驪山硎谷後來又叫「坑儒谷」,在漢代這裡叫「愍儒鄉」。有人考證,坑儒谷在今陝西省臨潼西南部五里處,是一個狹長幽深的山谷,實地很符合這個記載。
  也有人認為,秦始皇驪山坑儒一事,其實就是咸陽坑儒的誤記。因為驪山坑儒說僅見於東漢初年衛宏作的《詔定古文尚書序》,而且也沒有註明出處。其餘古籍,均無此記載。但是衛宏是漢光武帝時的著名學者,是治學嚴謹的史學家、訓詁學家。他在這篇序言中披露此事,以他的治學態度,應該不是信口開河。況且《史記》記載的秦始皇咸陽坑儒與衛宏所記驪山坑儒在地點、人數、坑埋方式上都不同。如此說來,秦始皇之坑儒,至少有兩次。
  至於「坑儒」一詞,則出現在西漢初年的典籍中,此時距秦始皇死後已經一百多年。西漢始元六年(前81年),桑弘羊在著名的鹽鐵會議上舌戰群儒,道:「諸生闒茸無行,多言而不用,情貌不相副。若穿逾之盜,自古而患之。是孔丘斥逐於魯君,曾不用於世也。何者?以其首攝多端,迂時而不要也。故秦王燔去其術而不行,坑之渭中而不用。」
  在桑弘羊的眼裡,儒生們只知誇誇其談而不切實際,表裡不一,就像那些雞鳴狗盜之徒一樣,自古以來就是禍害。因此魯國國君將孔丘驅逐,棄之不用,就因為他首鼠兩端,貌似圓滑其實迂腐,並沒有切合實際的主張。所以秦始皇才燒掉儒生們的著作而使其言論不得傳播,寧願將他們活埋也不任用。
  之後,劉向在《戰國策序錄》中明確說明秦始皇「坑殺儒士」。出現於魏晉時期的偽《古文尚書》有篇「孔安國序」,序中說:「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這大概是「焚書坑儒」一詞的最早出處。正因為「坑儒」一說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所以許多人便替秦始皇翻案。如章太炎、顧頡剛等人,認為秦始皇並沒有坑過儒,他坑的其實是「方士」。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