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1943年許世友在山東為何斬雞頭喝血酒

1943年許世友在山東為何斬雞頭喝血酒

  縱觀許世友的一生,會發現其中有幾個關鍵詞:酒、母親、武功。記者從諸多書籍、文章中截取了許世友人生中的一些傳奇片段,以饗讀者。
  許世友和酒在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中,許世友可稱得上是一位「飲中豪傑」。一直到逝世,他嗜酒之癖也未改變,可以說酒伴隨了許將軍的一生。
  1933年1月23日,許世友率紅34團解放了川北重鎮巴中。之後的第四天是農曆正月初一,他在參加團部會餐後,找到老部下吳庭輝要酒喝,吳庭輝為許世友舀了一臉盆玉米酒。有人將此事上告到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陳昌浩在團以上幹部大會上宣佈:「禁酒令還是要執行的,不過許世友可以喝一點兒!」有人對此提出異議,陳昌浩反駁說:「你有許世友那個酒量嗎?沒有就不能喝!」從此,許世友成為紅四方面軍中唯一可以公開喝酒的將領。
  在山東,許世友喝了一次血酒。1943年春節前的一個上午,當著部隊官兵的面,剛剛來到膠東軍區擔任司令員的許世友大聲說道:「同志們,我們吃了大虧!敵人拉網式大『掃蕩』,製造了『馬石山慘案』。」說罷,他手起刀落,將之前準備好的雞剁掉雞頭,讓雞血流到酒碗裡,一口氣喝了下去,大聲說道:「今後,膠東如果再出現『馬石山慘案』這種情況,當殺我許某之頭,就像這隻雞!」許世友實現了自己的誓言,終於領導膠東軍民解放了山東半島。
  在人們的印象中,建國後許世友只喝三種酒:山東的金獎白蘭地、安徽的古井貢酒和貴州的茅台酒。他喝酒向來公私分明,大量的飲酒花去他每月薪金的大半。許世友的酒量可以稱得上「戰無不勝」,特別是盛年時,他和別人喝酒時桌子中間放個大空碗,叫做「滴酒罰一碗」。他身後立一名衛兵,叫做「監酒」,不但「監視」誰「耍滑」,而且具體執行罰酒任務,和許將軍同樣級別的上將,衛兵也敢動手得罪,叫做「各為其主」。
  一些被強迫吃罰酒的將軍免不了向周總理告狀訴苦。一次許世友到北京時,周總理請他喝酒。許世友一開始認定自己能喝過總理,沒想到周總理細水長流,在談笑間便喝乾兩瓶茅台酒,許世友徹底服了。在總理的規勸下,許世友答應不再勉強別人喝酒,同時自己每次喝酒爭取不超過半斤。
  許世友和母親許世友非常孝順,曾經五跪慈母。許世友未到10歲時父親便去世了,母親更加辛勤勞動。一天,許世友到山上挖野菜回家晚了,母親迎著寒風站在村口等他,他一陣心酸,流出了眼淚,心疼地跪在地上對母親說:「娘,俺曉得你最疼俺,俺這一輩子不管有沒有出息,一定盡心奉養您!」
  許世友16歲那年,誤傷了一個地主的兒子,地主勾結官府到處追捕他。一年後,許世友悄悄回到家中,跪在母親面前,喊了一聲:「娘,俺走後,讓您老受苦了!」
  許世友投身革命鬥爭之後,反動派對他恨之入骨,曾幾次抄他的家,許世友的母親被迫帶著兩個女兒逃到外鄉。一次在行軍路上,許世友偶而碰到正在沿街乞討的母親和妹妹,難過得淚如泉湧,一下子跪在母親的面前,泣不成聲:「娘,孩兒不孝,連累您老人家無處安身… …」
  1949年,許世友已是山東軍區司令員。不久,許世友便接來了年邁的母親。當飽經風霜的母親從吉普車裡走出來的時候,許世友叫了一聲:「娘!」隨後當著數十名官兵的面,淚如泉湧,跪在了地上。母親心疼地說:「孩子,快起來,一個大將軍怎麼能當著這麼多部下跪我一個老太婆!」許世友卻說:「我當再大的官,還是您的兒,您老就讓我多跪會兒吧,這樣我心裡好受些!」
  勤勞慣了的許母,在城裡住了不到一個月,便住不下去了。1959年春天,許世友思母心切,請假後起程返家。他看到母親背著柴草,馬上快步跑過去,接過母親背上的柴草,然後跪倒在母親面前,說:「娘,您這麼大年紀了還上山砍柴,兒心裡實在難過啊!」直到母親答應再也不去砍柴了,許世友才起身。
  許世友在少林寺學藝8年,習得一身好武功,不僅將師父傳授的功夫熟記於心,還根據自己對螳螂的觀察,融入少林刀法,獨創了一套「螳螂刀」。
  洛陽城裡有一家辦喪事,請少林寺和尚去唸經做法事。方丈帶著眾僧走後的第四天,來了一股流寇,包圍了少林寺,揚言要劫少林寺的武器和財寶。許世友主動站出來指揮這場戰鬥,他手持雙刀,大開山門,立在大門口台階上對付匪徒。匪徒一看勢頭不對,便推出他們的頭領周端來。論武藝,許世友不是周端的對手,沒幾個回合就招架不住了。周端抓住許世友一個破綻,飛起一腿,直朝許世友的腦門踢來。許世友倒退幾步,一個踉蹌,往後便跌了下去。但周端剛一靠近,仰天躺著的許世友突然一招「螳螂展刀」,將周端雙臂分開,兩腿猛地一蹬。周端毫無防備,被踢在肩頭,往後連連退了幾丈遠才收住腳步。接著許世友跳起,雙刀夾擊,取下了周端的首級。此後,許世友又經師父的精心指點,「螳螂刀」術大有長進。後來他曾經用這個絕招打敗了許多武林高手。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