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史上最會創收的總統

史上最會創收的總統

  北洋時期中國大地戰火連連,政治舞台上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很多官場要員都是「臨時工」,鬧出不少笑話。但其中笑話鬧得最大的,當屬賣魚的大總統馮國璋。他算得上是歷史上官銜最高的臨時工了。
  馮國璋剛剛代理民國大總統,入住中南海。他看見了金水河中池魚蕩漾,便隨口問道:「這都是些什麼魚呀?」隨從趕緊回答:「這都是歷朝紫禁城之主放養的,最大的魚有好幾百斤已經有上百年了。歷朝的皇帝還在大魚身上套金圈,掛金牌呢。」「哦?要是把這些魚都賣了,應該值不少錢吧?」馮國璋彷彿是突發奇想。隨從們也無言以對,都當他一時興起,並沒有當真。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第二天,馮國璋真的派人把金水河裡的魚都撈了上來,運去市井,沿街叫賣。一時間,北京城內到處都在叫賣「總統魚」,而且價格不菲。數日之內金水河裡的魚就被搶購一空。時人戲稱:「宰相東陵伐木,元首南海賣魚。」
  「賣魚事件」成了歷史的笑談。很多人由此推論,馮國璋是個不學無術、嗜財貪婪之徒。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被時人尊稱為「北洋三傑」之一。後人對他的評述驍勇善戰,在「陽夏之戰」中,讓同盟會「軍神」黃興丟盔卸甲,一敗塗地;他廉潔奉公,徒有愛財之名卻不曾貪贓。此外,作為袁世凱的親信,他還公開反對袁世凱稱帝。
  馮國璋,字華甫,1859年生於河北河間縣西詩經村人,明代開國勳臣馮勝的後代。馮國璋的祖父是富甲一方的財主,可是到了馮國璋這代卻家道中落。在他25歲時,經堂叔介紹,馮國璋去大沽口投靠了淮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從這時開始直到他病故,馮國璋幾乎參與了這段時期內中國發生的所有重大歷史事件。
  剛過而立之年,馮國璋就參加了中日甲午海戰。戰後,他奉命赴日本考察,從而接觸到現代陸軍知識。小站練兵時,袁世凱讀到馮國璋所著「兵書」後如獲至寶,立即把馮國璋招入小站。同時被招入小站的還有段祺瑞和王士珍。在教學中,馮國璋深受學兵的擁護和愛戴。不久便升為督操營務處總辦。馮國璋還和王士珍、段祺瑞等人合力編成《訓練操法詳晰圖說》22冊,成為隨營學堂的標準教科書,也成為清朝末年中國軍事學校和編練新軍的主要教材。
  一次,袁世凱邀請德國總督一起觀看新軍的操練,只聽台下馮國璋口令洪亮,部隊「一舉足則萬足齊發,一舉槍則萬槍同聲,行若奔濤,立如直木」。袁世凱大加讚賞,稱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為「北洋三傑」。從此,馮國璋也開始了他與袁世凱互利共生的政治生涯。但他過分遵從袁世凱的意圖,原本的「北洋之豹」也被後人戲謔成了「北洋之狗」。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袁世凱一面利用革命軍逼迫清帝遜位,一面利用自己手握重兵又身處京畿的優勢和革命軍和談。在這期間,馮國璋竭盡所能幫助袁世凱逼清帝退位。1912年9月,馮國璋出任直隸省都督兼民政長。1914年,馮國璋晉陞為陸軍上將。爬上大總統位置以後,袁世凱周圍的人極力勸進,他也逐漸產生了稱帝的想法。當獲悉袁氏父子在京策劃帝制的消息後,馮國璋十分驚訝,即刻進京勸阻。在得到袁世凱「如果國人逼他做皇帝,他就去英國當寓公」的承諾以後,馮國璋才返回南京。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前腳剛走,袁世凱後腳就在京城裡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帝制。消息傳來,馮國璋將信將疑,立即去密電質問總統府機要局局長張一磨,得到的答覆是「事出有因」。馮國璋深感受到了欺騙,憤憤不平地說:「他哪還把我當自己人了?」從此,馮國璋與袁世凱的矛盾逐漸尖銳化。
  1916年3月9日,馮國璋公開反對帝制,成為「北洋派中反對洪憲皇帝之第一中心人物」。他一面聯繫北洋各方反對帝制,一面要求南方軍隊「取消獨立,退出戰區,保護人民」,這就是著名的「五將軍密電」的內容。袁世凱得到密電內容後,深知大事已去,便於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帝制,同年6月袁世凱病故。
  袁世凱病故後,馮國璋出任副總統。一年後,張勳復辟,時任大總統的黎元洪躲進了日本公使館。馮國璋又一次出面反對復辟。鬧劇過後,馮國璋就職代理大總統。但馮國璋不甘心做「活動的蓋印機器」,與段祺瑞之間的「府院之爭」愈演愈烈。在護法戰爭後,馮國璋被迫讓出「總統」的寶座。
  1919年l0月,馮國璋經天津抵達北京,他想通過團結直系內部對抗皖系,並伺機尋求東山再起。然而,在一切計畫實現之前,他就於12月28日突然病逝了,時年62歲。馮國璋因為小時候家裡面太窮而惜財如命,死後留下的遺產卻又極少,這也說明了他雖愛財卻不曾貪污。可見「賣魚鬧劇」另有原因。
  另外,修訂族譜時,馮國璋修改了馮氏族譜的字輩排名,為後世子孫制定了「國家海禁開,東方大事起」的十字排輩次序。到了他的曾孫,著名相聲演員馮鞏卻不敢再用「禁」字輩了。因為「文革」的關係,馮鞏不得不用改名的方式來表達和「反動」家庭的決裂。不過,到了後來馮鞏的兒子還是按馮國璋定的規矩,使用了「開」字輩。
  馮國璋的一生是精彩的,也是無奈的。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與判斷,不會在一時就有定論。馮國璋是「豹」還是「狗」,也要留給歷史去評說了。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