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諸葛亮的「隆中對」

諸葛亮的「隆中對」

  每一個正確決策的產生,來自於才智之士的高瞻遠矚,所決之策能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能揭示問題的實質。諸葛亮「隆中策」的產生,來自於他看出動亂時代的演變趨勢,並能作出與之相適應的決策,而並非天才頭腦的神機妙算。縱觀諸葛亮一生的主要業績,無論是隆中決策、赤壁之戰,還是執政蜀國的文治武功、六出祁山偏師北伐,其中一條貫穿全過程的線索,就是聯吳抗曹的進退戰略方針。這是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一條基本國策。諸葛亮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如何提出、建立和捍衛這一政治綱領,使之成為維繫蜀漢政權的一根不可或缺的紐帶。
  良好的決策能否取得理想效果,必須具有實行的條件和機遇,更要能夠正確地貫徹執行。孫、劉聯盟抗曹,是隆中策的關鍵內容,也是蜀、吳兩國能與魏國三分鼎立的柱石。它的重要意義,孫、劉雙方曾有共識,在諸葛亮、魯肅等人努力下,雙方以各自獨有的方式促成了這一聯合,並取得輝煌的成果。其實諸葛亮在當時來說是一個有相當背景的人物,其先祖諸葛豐曾任司隸校尉,司隸校尉位高權重,在西漢位列三公之下、九卿之上。元帝時諸葛豐曾案劾貴幸的外戚許章,成帝時則劾奏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張譚。司隸校尉除監督朝中百官外,還負責督察三輔和京師地區,起到和刺史相同的作用,但它比刺史地位高。相當於當今的中紀委和國家安全局的一種合併。諸葛亮的父親諸葛圭當過當時的郡丞,應該是一個朝中的大臣。叔叔諸葛玄當過太守,太守相當於現在的省委書記。
  從以上關係來看,諸葛亮是一個有背景有關係的高干子弟。但就當時的情況來講,單憑諸葛世家的這種關係還不足使諸葛亮這個天才型的政治家有多大的幫助,要想實現他的「每自比管仲、樂毅」的政治抱負,必須經過其他外力,於是他娶了一個醜老婆,可能是為了美化諸葛亮,一些人說他老婆很有才,其實這種說法應該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在東漢時期或者說是封建時期,女人社會定位角色就是賢妻良母,不可能有多大的才能。諸葛亮娶醜老婆的目的就是實現他的政治抱負,因為其岳父黃承諺是當地一位很有身份和地位的人,與當時的大軍閥劉表是連襟關係,其岳母的家族蔡家也是當地的望族。
  從諸葛亮娶老婆來看,就是有目的的。難怪當時就有人嘲笑他,「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但為何諸葛亮卻沒有去幫劉表或去做做官,其中必定有原因,不外乎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吧,一個有鴻鵠之志的人,怎麼能為幾斗米折腰,況且他有吃有穿。諸葛亮隱居南陽,躬耕山野的士子,雖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但一直未有機會施展才華「鳳翱翔於千仞兮,百梧桐不棲;士估外於一方兮,非明主不依」。他期待著明主的出現。難得劉備,不辭辛勞,毫無架子,三顧茅廬,求賢若渴。諸葛亮深深為之感動,終於棄隱入仕,登上政治舞台開始施展平生所學,以實現自己的宏圖遠志。
  當年的隆中,山高林密,曲徑通幽,一派寧靜和平的景象。諸葛亮在這裡飲酒下棋吟詩,其情也融融,其樂也陶陶。外面戰爭連綿,這裡卻是世外桃源。然而,諸葛亮在飲酒下棋之際和朋友們談起國家大事。偶然談一談國家大事倒也無妨,可他一談起來就頭頭是道濤濤不絕,讓人們肅然起敬,滿腹經綸的美名就不脛而走。最後傳到了劉備的耳朵裡,劉備正愁眉苦臉的時候聽說有這樣一個高人,自然是要來請的。諸葛亮到這個時候才後悔了,於是就避而不見,但劉備又特別有耐心,一次不成兩次,兩次不成三次。這個世外高人也頂不住了,看來,中國人最難過的是情字關,諸葛亮也不另外。
  諸葛亮為何選擇劉備?當時有幾個選擇,一是曹操,但曹操手下能人太多,一個政客而沒有其他軍事等能力,在曹操那裡是得不到重用的。一個是袁紹,但袁紹是一個剛愎的人,且袁家家族人太多在那裡也發揮不了權術。另一個劉表,一是劉表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在政治上沒有霸心。二是當時諸葛亮僅僅是一個小輩,從心裡可能就有些輕視。因此,選擇劉備是不得已而為之。他第一個預見天下三分,並提出促進天下三分的戰略決策,努力使預見成為現實,基本上揭示出了三國歷史的進程。
  三顧茅廬時,諸葛亮二十七歲,他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大勢,提出鼎足三分,聯孫抗曹,進而統一天下之路,即著名的「隆中對」。《三國誌》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北宋時期的兵法家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評價。
  「隆中策」中諸葛亮首先以極高的戰略眼光系統地分析了當時形勢。「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當時曹操佔據中原,控制著中央政權,有絕對的政治、軍事優勢,因此應排除向曹操控制地區發展的可能,暫時把他放在一邊。而劉備要「興漢室」 「伸大義於天下」的對象是曹操,現在雖不能與之抗衡,卻是爭奪天下的最終對手。那麼,聯合孫權就是不容忽視的策略手段:「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孫權集團的勢力僅次於曹操,根基較深,地勢險要,欲成霸業就要爭取他的協力合作,是戰略性的聯盟對象。諸葛亮不管曹操視為退,主動與孫權謀和視為進。
  那麼劉備應往何處圖謀發展呢?第一步是奪取劉表的「用武之地」荊州,第二步再往巴蜀取劉璋的「天府之國」益州。佔據荊、益兩州作為根據地,建立基業,穩定後方。同時「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孤立曹操,諸葛亮就此提出了建立聯吳抗曹統一戰線的設想。這樣就可守可攻,能與曹操、孫權形成鼎足而立的局勢。
  最後待到時機成熟就可圖謀中原:「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分兩路發動北定中原的強大攻勢,收復長安、洛陽,擊滅「漢賊」曹氏集團。到那時,東吳也只有納土歸降的出路了,實現最終政治目標、成就統一帝業了。
  曹操統一北方之後,統率80萬大軍飲馬長江,席捲荊襄,直逼江南。想乘勢一舉殲滅佔據江東的孫權及正待發展地盤的劉備,從而吞併天下。當時劉備僅1萬兵力,孫權也只有5萬精兵。曹操的一紙討伐檄文傳到東吳,令孫權集團一片震驚,主戰與主和兩派爭鬥激烈,主和派佔上風,孫權則動搖難定。在這種危急複雜的情況下,諸葛亮肩負起聯吳抗曹的重大使命,作為劉備一方的代表,隻身出使江東,與東吳上下各方進行斡旋、說服和鬥爭。
  諸葛亮的出現引起了投降派的敵意,面對以張昭為首的文官集團的挑戰和責難,他義正辭嚴、口若懸河,從容不迫地運用多種語言技巧「舌戰群儒」,將投降派的觀點一一駁倒,使群儒「滿面羞慚」、「盡皆失色」。基本上掃清了東吳集團內的降曹論調。面對東吳主戰派將領周瑜的擺架子、賣關子的態度,諸葛亮又用激將法,正話反說:「曹操極善用兵,天下莫敢當。向只有呂布、袁紹、袁術、劉表敢與為敵。今數人皆被操滅,天下無人矣。獨有劉豫州不識時務,強與爭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將軍決計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貴」;又從其痛切之處著手,巧妙改動《銅雀台賦》,提議只要獻出「二喬」送與曹操,如范蠡獻西施之計,保證能讓曹操百萬雄師卸甲卷旗而退。年輕氣盛的周瑜果然勃然大怒,發出「吾與老賊誓不兩立!」的宣言,並求孔明助他一臂之力,激勵周瑜協力抗曹的目的達到了。
  再說諸葛亮在曹兵敗潰的亡命途中,令關羽把守最後一道防線。曹操被捉,「義重如山」的關公卻動故舊之情而放虎歸山。這就是後人評說不一的「華容放曹」。惋惜之餘,掩卷思之,並不是諸葛亮用人失誤,使曹操得了逃逸的機會;諸葛亮以大政治家的眼光把握全局,看清了孫、劉聯軍打敗曹操後的形勢。此時劉備力量還很弱小,若殺曹操,其子必置東吳於不顧而傾力復仇,劉備將腹背受敵。北方將重陷軍閥混戰的局面。況且曹操戰敗,已無南下進攻、消滅孫劉聯軍之力,而弱小的劉備就能在曹、孫之間並立,在互相牽制的間隙中爭取時間、積聚力量,發展地盤。權衡利弊,諸葛亮寧願暫且放掉曹操,以便統一北方,形成鼎足之勢,才能有機會圖謀天下。
  當曹操敗退,原本是主要矛盾的曹與孫、劉的矛盾,隨著北方壓力的減輕退而成為次要矛盾。戰略要地荊州的歸屬問題,使得孫、劉之間的矛盾逐漸上升。如何處理孫劉關係,是否繼續維持聯盟,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也是一個戰略原則問題,將是能否真正建立和維持「鼎足」格局的關鍵所在。戰後諸葛亮趁周瑜、曹仁廝殺之際,派兵巧妙地從曹軍手中襲取南郡、荊州、襄陽,為劉備謀取了安身立足之地;而周瑜空費兵馬錢糧卻一無所獲,必不會善罷甘休。在這個問題上,既不能放棄荊州這塊根據地,也不能由此引起孫、劉自相殺伐。諸葛亮從維護聯盟大局出發,靈活處理矛盾。他勸劉備「立紙文書,暫借荊州為本,待我主別圖得城池之時,便交付還東吳」。「今只要兩家和氣,休教曹賊笑話。」當劉備要求都督荊州全境、孫劉聯姻之事傳到曹操之耳時,他正在寫字,竟「手慌腳亂,投筆於地」,可見曹操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劉備向西發展佔領益州入川,關羽鎮守荊州。諸葛亮鄭重叮囑關羽牢記「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八字方針,關羽沒有真正領會其重要意義,而是兩個拳頭打人。當曹操誘使孫權聯攻荊州時,孫權派諸葛瑾上門找關羽「求結兩家之好,併力破曹」,關羽卻口出狂言拒絕聯姻,觸怒了東吳,使得孫劉聯盟破裂,給孫權以可乘之機。因此就在關羽北拒曹操節節勝利之際,急功近利的孫權乘機「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造成荊州失守、關羽敗亡的慘劇。劉備的版圖頓時削減了一半,給蜀漢統一大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仍以大局為重,不主張東征伐吳。而劉備不理解伐吳與蜀漢存亡利害相關,怒髮衝冠為義弟報仇,聽不進諸葛亮、趙雲的勸阻,將十幾年辛苦經營的局面置之不顧,定下先滅吳後滅魏的錯誤決策,傾舉國之兵討伐東吳。這場戰爭極大地損傷了蜀漢的元氣,蜀漢政權從巔峰一落千丈,往日興盛景像一去不復返,劉備也走上覆滅之路。雖說關、張、劉三人之死各有原因,或驕傲自大,或粗暴寡恩,或義字當頭,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能正確貫徹執行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以致孫劉聯盟破裂。諸葛亮隆中擬定的從荊、益兩路北伐的鉗形攻勢計劃,也成為永遠無法實現的空想。從而使後世同情蜀漢事業的人們,面對滔滔東逝之水,抒發「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的感歎。
  劉備創業未半,飲恨白帝城而終,將風雨飄搖中的蜀國和懦弱無能的幼子托付給了諸葛亮。諸葛丞相獨立支撐起蜀漢江山,這就為調整政策,重修東吳舊盟提供了可能。吳蜀化干戈為玉帛,一洗前朝舊怨,從此斷絕同曹魏的關係,重新貫徹了隆中策的外交路線。吳蜀重修舊監,令曹丕大驚,親征伐吳。諸葛亮派趙雲領兵出陽平關直取長安,從而協助了東吳戰勝魏軍。
  孫權稱帝,引起蜀漢朝臣不滿。諸葛亮卻派陳震為使前往祝賀,並寫下「絕盟好議」說服群臣認識此乃抗曹的需要,亦可免除蜀漢北伐時的東顧之憂。因此,在劉備死後的幾十年裡,蜀國和東吳一直保持著友好的盟邦關係。不僅未發生衝突、戰爭,東吳還曾出兵配合諸葛亮的北伐。吳、蜀兩國成犄角之勢牽制著曹魏,誰也消滅不了誰,使弱小偏僻的蜀國能在三足鼎立的格局中維持近半個世紀之久。這是由於正確貫徹執行了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顯示了諸葛亮作為政治家的遠見卓識。
  恢復孫劉舊盟,平定南方叛亂,解除了後顧之憂,諸葛亮便進一步「治戎講武」。親率大軍六出祁山,以一州之地與力量超過自己數倍的魏國抗衡,將一生的最後歲月全部投身於北伐事業。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同時也包含著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不息,直到以身殉職的可貴品質,如果不是劉備而是劉禪,別說三顧茅廬,就是八顧茅廬之恩,諸葛亮也不會出山輔佐,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也超越了單純的「愚忠」的範圍,這樣的「知遇之恩,死而後已」有很大的愛國愛民的思想成分。正因為愛國愛民,諸葛亮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完成理想事業,也極為符合當時人民群眾的某些願望和要求。杜甫在《蜀相》中對諸葛亮為國家事業忠心耿耿,奮鬥不息的精神給以崇敬,並抒發了對一個未完成事業的賢相惋惜之情。
  前後《出師表》情真意切,極為真摯感人,寫出了一代賢相的鐵骨錚錚,忠君之意,拳拳愛國之情。讀來令人潸然淚下。彷彿諸葛亮一生為國家事業忠心耿耿,奮鬥不息,嘔心瀝血,為國操勞的形象就在眼前,歷歷在目。回顧自己的一生,自與劉備出山以來,不辭辛勞,夙興夜寐,勤於政事。對於劉禪,諸葛亮怒其不爭,哀其不興,盡力輔佐,但結局正如他自己所言: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非臣所能逆睹也。
  杜甫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將諸葛亮的德才智兼備、開明、智慧、高尚的人格力量和自強不息的意志品質完全刻畫出來了,富有中華民族精神的深刻內涵可歌可泣。他的光輝形象永存人間,「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雖然如此,但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他的神機妙算、精於謀劃助劉備開拓了三分天下,也正是由於他的心胸不廣,使得劉備死後的蜀漢人才凋零,以至於「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也正是由於他的事事躬親,使得蜀漢在他去世後頃刻間土崩瓦解。諸葛亮不得已而扶阿斗,但他卻沒有找到繼續扶阿斗的人。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人人都說關羽是古今中外「義」的化身,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義」的化身,諸葛孔明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重情義的人。一代諸葛武侯,其情,蒼天可表;其義,大地動容;其智慧,千百流傳;其忠誠,後世景仰。
  古語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個人如同棋手,其每一個行為如同在一張看不見的棋盤上佈一個子,精明慎重的棋手們相互揣摩、相互牽制,人人爭贏,下出諸多精彩紛呈、變化多端的棋局。博弈論是研究棋手們「出棋」著數中理性化、邏輯化的部分,並將其系統化為一門科學。換句話說,就是研究個體如何在錯綜複雜的相互影響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事實上,博弈論正是衍生於古老的遊戲或曰博弈如象棋、撲克等。數學家們將具體的問題抽像化,通過建立自完備的邏輯框架、體系研究其規律及變化。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最簡單的二人對弈為例,稍想一下便知此中大有玄妙:若假設雙方都精確地記得自己和對手的每一步棋且都是最「理性」的棋手,甲出子的時候,為了贏棋,得仔細考慮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時也得考慮甲的想法,所以甲還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當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