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看看古代皇帝選妃是如何體檢?

看看古代皇帝選妃是如何體檢?

  古代能進入後宮給皇帝當妃子的女人並不多。皇帝有權精選全國女孩中的精華入宮為其服務。被選中的女孩入宮前都要接受嚴格的身體檢查。皇家會對其年齡、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情況進行了解、測試。
  體檢時﹐每一道程序都十分仔細。容貌嬌好﹐身材秀長﹐生理上更容不得有半點瑕疵﹐即便皮膚上長了一顆小黑痣﹐都會被淘汰掉。
  中國古代為皇帝立正妻(即「皇后」)﹐有一條極嚴格的婚前體檢制度。《漢雜事秘辛》載記東漢桓帝要立大將軍梁商的女兒梁女瑩為皇后。未成婚前﹐桓帝派吳婀女官來到梁府。一進門先觀察梁女瑩的走路姿勢。接著﹐便跟梁商大將軍一家說﹕「要請梁女瑩進閨房﹐脫衣仔細檢查女公子身體的各部位。」出身豪門貴族的千金梁女瑩死不依﹐吳婀無奈﹐只得出示「尚方寶劍」﹐嚇唬說﹕「這是皇上的聖旨﹐也是皇家選后的規矩。」企望當皇后的梁女瑩﹐才勉強走入閨房接受檢查。
  吳婀女宮先檢查梁女瑩的乳腺﹐看有沒有腫瘤包塊﹔同時又用鼻子嗅嗅有沒有狐臭﹐有沒有鼻炎氣味。接下去檢查的是﹕看看肚臍的形狀深淺、肩膀的寬厚、腰圍、臂的彈性、大小腿膚色、長度以及手掌十指、腳板平凹與十腳趾的顏色﹐最後是婦科檢查及病史詢問。
  全部未見異常﹐又重新檢查五官與頭髮濃密及顏色﹐查耳朵、齒、鼻樑、眼、眉。最後讓梁女瑩三呼「萬歲」﹐以檢查聲帶發音如何。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六月﹐梁女瑩正式入宮﹔八月立為皇后。這﹐可能是有文字記載的中國古代皇后最早的一例婚前檢查。
  對採選進宮的女子﹐首先在年齡上有明確的要求。東漢時要求﹐13歲以上﹐20歲以下。但各朝要求不盡一致。三國時吳主孫皓要求﹐十五六歲簡閱﹔南北朝時北齊要求年14歲以上﹐20歲以下﹔明太祖朱元璋時則要求15歲以上﹐20歲以下﹐最小不能低於13歲。
  中國男人似乎都有一種處女情結﹐這就是過去常說的「老牛吃嫩草」性心理。一般說來﹐13歲以上是女孩子月經初潮前後﹐正是花季年齡﹐這個年齡段的女孩符合皇帝的心態。
  但也有把採選女孩的年齡下限定在11歲的﹐明世宗朱厚熜便幹過這種事情。雖有朱元璋的「15歲以上」祖令限制﹐但是變態的朱厚熜根本不考慮。《明會要》記載﹐明穆宗朱載垕在隆慶三年(1569)便選300名13歲至16歲民間淑女進宮﹐這還算正常的。朱載垕的前任、明世宗朱厚熜則徵選11歲至16歲淑女入宮﹐而且選過多次。據說﹐朱厚熜是聽信道士之言﹐目的是采女孩初潮時經血煉製壯陽丹服用。有的女孩未到自然來月經的時候﹐便施催經術﹐強行采經血。
  需要說明的是﹐採選宮妃是大面積的。但具體到個別的現象﹐年齡則不必考慮。只要有姿色的﹐皇帝看上的﹐連寡婦都可選入後宮。如對接收、籍沒而來的宮妃﹐就不會有年齡的限制﹐「情人眼裡出西施」﹐只要皇帝喜歡就行。很顯然﹐採選時對女孩的年齡要求﹐僅是最基本的條件﹐但不是主要條件。容貌和人品才是評判的兩個主要尺度。容貌指的是生理條件﹐而人品則是主觀的東西。通常情況下﹐皇帝對妃子的生理條件特別在意。
  東漢光武帝劉秀當政時﹐派朝中大臣下去幫他物色後宮。《後漢書·皇后紀》(卷10)記載劉秀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於洛陽鄉中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擇視可否﹐乃用登御。這裡的「擇視可否」﹐就包含體檢程序。當時﹐凡是被相中的女孩都是有姿色的﹐最後統統用車子拖到後宮裡進行挑選。挑選後﹐還要再來一番擇選﹐主要進行生理檢查﹐看其是否是處女﹐生理上是否有缺陷﹐挑出最最漂亮的女孩供皇帝御幸。
  體檢要不要脫衣服?答案當然也是肯定的。裸體檢查要檢查哪些方面?從史料記載來看﹐乳房的大小﹐對稱情況應該是一個常規項目﹐而陰道的形狀、陰毛的濃淡、腋毛的多少﹐肛門是否有痔瘡﹐也是不可忽視的環節。古代男人認為﹐腋下無毛或少毛的女孩是上品﹐這樣的女孩最受寵。而如果生有痔瘡﹐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或許有讀者會問﹐負責體檢的是不是太監?是的﹐是有經驗的女太監﹐即宮中女官。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