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背靠城池作戰三天﹐「神射手」依舊無法挽救北宋的滅亡

背靠城池作戰三天﹐「神射手」依舊無法挽救北宋的滅亡

  雖然人們經常說﹕「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其實﹐歷朝歷代都不乏將相之才。在北宋將軍何灌﹐他射箭的力道和準頭﹐竟然遠遠在李廣之上。
  李廣是中國著名的神射手﹐他最讓人稱道的是「李廣射石」的故事。《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說的是﹐有一天李廣出去打獵﹐忽然看到草叢中有一隻猛虎﹐大吃一驚﹐於是張弓搭箭﹐一箭射去。可是仔細一看﹐原來不是老虎﹐而是一塊石頭﹐而箭簇(箭頭)竟然完全沒入石頭當中了。周圍的人自然交口稱讚﹐李廣自己也很得意﹐就再次射箭﹐可是發現自己再也沒辦法射入石頭了。李廣是在情勢緊張下潛力爆發﹐把箭頭射入石頭中﹐在正常情況是就無法射入了。
  可北宋奇人何灌將軍卻是箭箭都可以沒簇。何灌是位少年奇才﹐他早在年輕時就得到河東經略使韓縝的注意。韓縝發現何灌的見識、勇略都不同凡響﹐對何灌極為欣賞。他曾經告訴何灌﹕「在不久之後﹐你何灌就會坐上我的位子啊。」何灌的仕途一帆風順。他在擔任火山軍巡檢的時候﹐經常到邊境巡邏。當時賈胡疃這個地方有一眼清冽的泉水﹐遼人經常跨越國境線來到那裡取水。何灌知道後親自到邊境劃定疆界﹐不讓遼人進入大宋境內。遼人不滿﹐於是糾結部隊﹐搶奪水源。
  何灌騎馬登上高地﹐看到敵兵前來﹐遠遠用箭射去。遼人卻毫不在意。一來﹐何灌的宋軍人少﹐二來射程太遠﹐不足為懼。沒想到何灌弓箭響處﹐每箭必定一人倒下﹐有的箭就射到了岩石上﹐竟然箭簇都沒入岩石。這下嚇壞了遼軍﹐遼軍皆以為神仙下凡﹐呼喊著退兵了。
  何灌後來擔任河東將軍﹐和西夏人遭遇﹐當敵人騎兵追趕時﹐何灌回身射箭﹐每箭都能夠射穿鎧甲﹐穿過胸膛﹐然後再射透後一個騎兵的鎧甲。西夏人吃驚不小﹐以後再也不敢和何灌對敵。
  三十年後﹐何灌身居高位﹐遼國的蕭太師前來拜訪﹐兩位在處理公務之後閒聊。
  蕭太師說﹕「當年﹐我們遼人都很佩服一位何巡檢﹐箭術無雙﹐不知道如今擔任什麼職務﹖」。
  何灌哈哈一笑說﹕「何巡檢﹐就是下官。」
  蕭太師肅然起敬。
  張康國向徽宗推薦何灌﹐徽宗召見了他回話﹐詢問起西北邊境的敵我態勢﹐何灌用笏板在御榻畫圖﹐指著衣服上的花紋作為敵我態勢來(向皇帝講解)。皇帝說﹕「敵人都在我的眼裡了。」後來﹐何灌由武入文﹐擔任過寧化軍長官、豐州的知州、河東刑獄使、滄州知州、岷州知州等官職﹐處理政事也頗有建樹。
  徽宗末年﹐金兵南下。當時朝廷將禁軍精銳交付給梁方平駐守黎陽。何灌有不同意見﹐對宰相白時中說﹕「金人現在傾國遠征﹐兵鋒盛大﹐很難阻擋。現在梁方平把我軍全部精銳都帶到北方作戰了﹐萬一戰敗﹐我們怎麼善後﹖應該把精銳部隊留下來﹐守衛都城。」但宰相沒有聽從。
  第二天﹐朝廷下令何灌率軍出行﹐可精銳早就被帶走﹐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士兵﹐何灌以軍隊根本沒有戰鬥力向朝廷推辭。但朝廷仍任命何灌為武泰軍節度使、河東河北制置副使。何灌奉命率領兩萬人前去駐防﹐得到的實際人數實際只有幾千人﹐沒有辦法只能臨時招募百姓從軍。汴梁的百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早就不會打仗了。
  靖康元年﹐何灌駐兵滑州﹐剛剛抵達﹐前線的梁方平十多萬大軍潰敗。何灌剛剛招募的部隊都還來不及訓練﹐一些新兵看到梁方平的逃兵一波接一波﹐開始還能聽從何灌的命令﹐後來竟然一哄而散﹐何灌只能率領剩下的軍隊撤退。金軍直接逼近汴梁。
  何灌回到京城﹐悲憤交加﹐請求皇帝召見﹐誰知﹐朝廷被主和派大臣掌控﹐根本不許何灌進城﹐還要求他死守城西的駐地。何灌沒有辦法﹐只好背靠城池﹐在西部邊角孤軍奮戰。何灌於是率軍在汴梁西城與金兵大戰三天﹐受到創傷﹐死在陣地上﹐當時六十二歲。
  很快地京城被攻破﹐一場「靖康之變」讓北宋國運走到終點。
  何灌將軍的命運讓人惋惜﹐但論箭術﹐何以能如此神奇﹖史書雖未記載﹐但這確實值得今人乃至後人來探尋。

TOP

歷來忠臣到最後
都會有孤臣無力可回天的感嘆
但公道自在人心
這些忠臣的英勇事蹟
永遠流傳在世間
為人們所讚頌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