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封神演義》姜子牙為什麼能執掌打神鞭﹐統率眾神﹖

《封神演義》姜子牙為什麼能執掌打神鞭﹐統率眾神﹖

  姜子牙名姜望﹐也叫姜尚﹐字子牙﹐商朝末年人﹐亂世之才﹐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相傳姜子牙的祖先是貴族﹐舜時為官﹐被封呂地﹐所以姜子牙也叫呂尚。後來呂氏家道中落﹐到姜子牙時已經淪為貧民。為維持生計﹐姜子牙曾在朝歌宰牛賣肉﹐又到孟津賣過酒﹐雖然生活貧困﹐但他胸懷大志﹐孜孜不倦地探究古今政治演變和軍事戰爭的成敗得失﹐加之他飽嘗民間疾苦﹐終於錘鍊成滿腹經綸的一代奇才。
  姜子牙晚年的時候﹐作為東方大國的殷商王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以紂王為首的貴族階層驕奢淫逸﹐社會矛盾激化。而西部的周國由於西伯侯姬昌施行仁政﹐國勢日強。於是﹐壯心不已的姜子牙便離開商朝﹐來到西周領地﹐在溪邊垂釣﹐後來釣到了來此遊獵的姬昌。
  二人談得相當投機﹐後來的周文王﹐此時的西伯侯姬昌積極地向學識淵博、通曉歷史、時事的姬昌請教治國興邦的良策﹐姜子牙就給姬昌提出了「三常」之說﹐姬昌聽後大喜﹐親自把姜尚扶上車輦一起回宮﹐拜為太師﹐稱「太公望」﹐自此﹐英雄有了勇武之地。
  輔佐周文王期間﹐姜子牙為強周制定了一連串的內外政策。對內促進生產發展﹐為滅商打下很好的經濟基礎﹔對外麻痺紂王﹐暗中爭取鄰國﹐逐步拉攏﹐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在姜尚的謀劃下﹐周國越來越強大。文王死後﹐周武王姬發繼位﹐拜姜尚為國師﹐並尊他為尚父。武王對姜子牙言聽計從﹐慎於行賞﹐力求令行禁止﹐使西周政治癒發強盛。而此時的殷商王朝更加昏暗﹐叛殷商投靠西周的諸侯越來越多。周朝羽翼漸豐﹐國勢日隆。
  武王九年﹐約公元前1038年﹐姜子牙統帥﹐周軍浩浩蕩盪開到孟津﹐在此舉行了歷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周武王姬發發表了聲討商紂王的檄文。當時有八百諸侯會盟於此﹐雖然並沒有立即討伐殷商﹐但卻是一次預演。武王十一年﹐殷商發生內訌﹐大臣比干被殺﹐箕子被囚為奴﹐微子啟懼禍出逃﹐太師、少師投降周武王。武王和姜子牙決定伐殷。後來便有了史上聞名的牧野之戰﹐殷商十幾萬大軍土崩瓦解﹐紂王投火自焚﹐殷商王朝宣告滅亡。
  牧野之戰之所以能大獲全勝﹐跟姜子牙的英明組織脫不了關係﹐無論是對作戰時機的把握﹐或是對作戰力量的組織﹐還是對作戰的指揮上﹐姜子牙的每一步決策都充滿智慧。
  傳說﹐兵書《六韜》為姜子牙所作﹐雖然後來經考證並非如此﹐但從現存內容看來﹐《六韜》反映的基本都是姜子牙的軍事實踐和韜略思想。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對姜子牙的謀略及歷史地位有極高的評價﹐足見﹐姜尚子牙﹐的確是一位奇人﹐一生足智多謀﹐善於用兵、工於奇計﹐所以被歷代兵家和謀略家封為始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