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哪一位皇帝處罰別人最喜歡用「宮刑」,號稱為割屌皇帝?

哪一位皇帝處罰別人最喜歡用「宮刑」,號稱為割屌皇帝?

(1)漢高祖劉邦(2)漢武帝劉徹(3)隋煬帝楊廣(4)唐太宗李世民 ?

請看一下內容即知!

東漢時 號稱「飛將軍」的李廣,他的孫子李陵率領一支他親自訓練的步兵,5000大軍,深入大漠追逐匈奴,沒想到......

匈奴卻提早獲得消息,因此出動8萬大軍包圍李陵,李陵方面陷入苦戰 ,但仍然殲滅匈奴大軍萬餘人,在彈盡援絕之下【此彈該解釋為箭】,最後終於力盡被俘......

消息傳至漢朝,滿朝文武百官均對李陵大加撻伐,說他無恥地投降了。唯有李陵的好友司馬遷持相反意見,認為李陵絕不會投降,他一定是要找機會行剌才假裝投降的。但是漢武帝不相信這種說法,而且大為生氣。司馬遷不管皇帝怎麼生氣,仍然一再為李陵辯護。漢武帝終於大怒,將司馬遷打入地牢,並處以宮刑...

後記:一、司馬遷在獄中完成一部歷史巨著....史記

後記:二、有人說漢武帝是因為愛惜司馬遷的才華,因此才減死一等,只判個宮刑了事。這是什麼論調?漢武帝若不喜歡司馬遷的回答,有需要要司馬遷沒那話兒嗎?歷史學家柏楊先生說,這只有一個解釋,就是漢武帝喜歡這麼作,稱之為「割屌皇帝」也不為過!

TOP

感謝大大的分享阿~

TOP

東漢時 號稱「飛將軍」的李廣...
立馬幫幫忙
是西漢不是東漢
東西傻傻分不清楚

TOP

宮刑於何時出現已是遠不可稽,一般相傳在遠古的夏禹以前已出現,最初是用來懲罰男女之間不正當的性關係。
《尚書》中提到宮刑,為五刑中僅次於大辟(斬首)的刑罰。
後來宮刑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泛,至西周時已不限於風化案件。
到了戰國時,有人勸秦王以仁義治國,即被秦王處以宮刑。
漢文帝時曾一度廢除宮刑及其他肉刑,但至景帝時恢復,並規定某些死刑可以以宮刑代替。
漢武帝時宮刑十分普遍,大臣往往因言得咎,而受此刑。
自東漢開始,宮刑被用於處置謀反者的未成年家屬,算是對他們的一種赦免。
至隋文帝時,宮刑被廢止於刑律之外,之後各代的刑律中亦再沒有見到宮刑,直至明朝

若照版大您所言...漢武帝劉徹算是比其他皇帝還要多次使用宮刑........
不過 若您用司馬遷因為幫李陵辯護而被處以宮刑來談 在下倒是有些反對

以當時司馬遷獲罪是被用「誣罔」(欺騙皇帝)的罪名被判處死刑。
當時的死刑有兩種方式可以充抵,一種是(令死罪入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
但是,司馬遷家貧,沒有足夠的錢可以贖身。

另一種是按照漢景帝時期所頒佈的法律,(死罪欲腐者,許之,處以腐刑,)PS.所謂得腐刑就是閹割,
由於沒有足夠的金錢可以贖身,司馬遷只得屈辱地接受腐刑。
對此他曾表示過 (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
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因受禮教: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所以要說漢武帝喜歡用腐刑也不對,因為,依照漢景帝時期頒布的法令來說
死邢的另一種方式,不外乎用錢贖身,或是用閹割的方式來避死
只是在漢武帝時期 被處以腐刑的人居多罷了...

TOP

這樣算是愛才嗎
那唐太宗不就是天神了
皇帝就是自以為是
不過我也好想當喔!

TOP

這只是一個例子而以,真的代表漢武帝喜歡割屌嗎?
那每個朝代都有人被割,要怎麼說呢?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當時犯死罪是可以用金錢來贖.
司馬遷家中錢不多,退而求其次
選擇宮刑.活了下來

TOP

以前的宮刑 好像是不割蛋蛋的
到了清朝的時候 喪盡天良滿清皇帝才會割蛋蛋
古代的人 即使受到宮刑 外表看起來也是一個大男人
受宮刑的人不聲張 應該也沒人會知道他受宮刑

TOP

其實是有選項的 當時漢武帝要處死司馬遷,
但當時可以捐錢或腐刑代替死刑,
司馬遷湊不出錢,加上父親遺志莫忘 要完成史記,
所以才選擇腐刑,割不割屌 又不是皇帝下令的!!

TOP

補上宮刑的資料~讓大家知道什麼是宮刑


宮刑,又稱腐刑、陰刑、椓刑或宮,中國古代的一種殘酷的刑罰,受刑者會喪失性能力。

宮,即「丈夫割其勢,女子閉於宮」,就是對男性施以閹割,割除其外生殖器,有時候只割陰莖,有時候也破壞陰囊和睾丸。對男性施宮刑以後,因為傷口容易腐爛,所以通常在密不透風的「蠶室」中待百日,以保全性命。唐顏師古解釋蠶室說:「凡養蠶者欲其溫早成,故為蠶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風之患,須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為蠶室耳。」意思是人在受宮刑後,因傷口易感染中風致命,如要活命就要待在似蠶室般的密室內,在不見風與陽光的環境裡蹲上百日以上,傷口才能不被感染而逐漸癒合。

女性的宮刑稱為幽閉,具體方法上目前無一致說法。有說是監禁,也有說用木棍敲擊女性腹部以造成子宮下垂,而消除女性生育能力的。

宮刑於何時出現已是遠不可稽,一般相傳在遠古的夏禹以前已出現,最初是用來懲罰男女之間不正當的性關係。《尚書》中提到宮刑,為五刑中僅次於大辟(斬首)的刑罰。後來宮刑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泛,至西周時已不限於風化案件。到了戰國時,有人勸秦王以仁義治國,即被秦王處以宮刑。漢文帝時曾一度廢除宮刑及其他肉刑,但至景帝時恢復,並規定某些死刑可以以宮刑代替。漢武帝時宮刑十分普遍,大臣往往因言得咎,而受此刑。自東漢開始,宮刑被用於處置謀反者的未成年家屬,算是對他們的一種赦免。至隋文帝時,宮刑被廢止於刑律之外,之後各代的刑律中亦再沒有見到宮刑,直至明朝。
簽名圖已失蹤!!

TOP

好慘忍阿..
以為我們現代眼光來看是非常不人道...
畢竟我是男人在看這篇文章的角度...

TOP

個人另外補充
宮刑之著名受刑人:司馬遷   張賀   李延年   鄭和
1.  司馬遷:漢武帝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名將「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主動請纓出擊匈奴,兵敗被俘,漢武帝震怒。滿朝文武都認為李陵叛降,全家當誅。而在這時,身為太史令的司馬遷卻爲李陵辯護。他認為李陵兵敗投降是因為「矢盡道窮,救兵不至」,而且李陵是希望「欲得其當而報漢」。李陵雖然兵敗,但是他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其所摧敗,攻亦足以暴於天下」。司馬遷這番表述卻沒有得到漢武帝的理解。漢武帝認為他是藉李陵之功,詆毀這場戰爭的主帥李廣利(此人為漢武帝寵姬李夫人的哥哥),進而批評自己用人不當,造成軍事失利。漢武帝因而大怒,將司馬遷投入牢獄,以「誣罔」(欺騙皇帝)的罪名判處死刑。當時的死刑有兩種方式可以充抵,第一種是「令死罪入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另一種是按照漢景帝時期所頒布的法律「死罪欲腐者,許之」,處以腐刑(閹割)。由於沒有足夠的金錢可以贖身,司馬遷只得屈辱地接受腐刑。對此他曾表示過「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
出獄後,司馬遷改任中書令,發憤撰寫史書,亦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史記》最初沒有書名,司馬遷將書稿給東方朔看過,東方朔佩服不已,將其命名為《太史公書》,後世稱《太史公書》為《史記》。

2.  張賀:西漢中期人物,生卒不詳,漢武帝時著名酷吏張湯的長子。巫蠱之禍被處以腐刑,後出任掖庭令,撫養漢宣帝。漢宣帝即位後,追思張賀的撫育之恩,令其弟張安世的少子張彭祖為其繼子,封陽都侯,並追諡其為陽都哀侯。同時封張賀年僅七歲的孤孫張霸為散騎中郎將,賜爵關內侯,食邑300戶。
巫蠱之禍:張賀與衛太子劉據交好,為太子家令。巫蠱之禍起,衛太子劉據無奈起兵,旋即失敗,太子的賓客絕大多數被殺。張賀應在處死之列,但經由弟弟張安世上書,得以免死,但須接受腐刑。

3.  李延年:(前2世紀?-前87年)西漢音樂家。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
元鼎六年(前111年),李延年因擅長音樂得到武帝的接見。李延年擅長音律歌舞,故頗得武帝寵幸。一日為武帝獻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問:果真有如此絕代佳人?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說:李的妹妹就是。遂入宮,稱李夫人。
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負責飼養宮中的狗,是宦官中地位最低的一種,後因李夫人的關係,李延年被封「協律都尉」,負責管理皇宮的樂器。但在李夫人死後李家得到的榮寵很明顯的與日俱減。後來更因其弟李廣利投降匈奴,導致全族被殺。

4.  鄭和:鄭和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朝初期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拉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後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哈只米的納,祖母溫氏。父親原名米里金,漢名馬哈只(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穆罕默德」),襲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
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寶10歲,被明軍副統帥回族同胞藍玉掠走至南京。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永樂元年(1403年),姚廣孝收馬和為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在靖難之變中,馬三寶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寶鄭姓以紀念在鄭村壩的戰功,並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

TOP

引用:
(1)漢高祖劉邦(2)漢武帝劉徹(3)隋煬帝楊廣(4)唐太宗李世民
上述皇帝以漢武帝劉徹在位最久(五十多年),所以受宮刑的人也較多吧!

TOP

相當不人道呀
分明就是要人家爵子決孫
有這樣的作為
不如讓人痛快一刀的死去\
還比較快活一些呀

TOP

我比較好奇是哪個天才想出這種刑罰的

TOP

補充補充
明朝窮困農民為求活路
大都自宮擠破頭想當太監
鼎盛期
天啟時達到10萬名太監的天數
由於太監實在太多,"競爭激烈"
朝廷竟頒下法令"嚴禁百姓自行閹割"
回顧歷史
真是令人啼笑不得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