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論袁術戰略選擇之失誤

論袁術戰略選擇之失誤

  初平元年(190),因董卓控制東漢朝政,引發關東諸軍討伐董卓之役。當時關東諸軍的盟主為袁紹,韓馥、袁術、劉岱、曹操等也都參與此役。董卓退往長安後,關東諸軍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其中袁術也是在當時軍閥混戰舞台上較活躍的一個重要角色。但出身於「四世三公」之家的他卻在起兵後不到十年就滅亡了,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在戰略上有不少失誤之處。現在我們分析袁術從初平元年到建安四年間所面臨的戰略選擇及其所犯的戰略錯誤。
  董卓入洛陽後欲廢漢帝,袁術出奔南陽。長沙太守孫堅在起兵討董卓後,北上途中先迫荊州刺史王睿自殺,又誘殺南陽太守張咨。王睿自殺後,東漢朝廷委任劉表為荊州刺史。劉表上袁術為南陽太守。那時袁術採取了聯合孫堅的策略,表孫堅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這樣,除得到劉表認可而控制南陽外,他還聯合孫堅控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的豫州,袁術由此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在與孫堅的聯合中袁術處於主導地位,這一關係對他而言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尤其是在他本人軍事指揮才能相對欠缺的情況下。
  當時袁術與孫堅面臨戰略選擇,既可以北上進擊董卓,又可以南下攻打在荊州立足未穩的劉表。山東諸軍起事本為討伐董卓,在未敗董卓前開始大規模自相殘殺的戰爭是說不過去的。況且南陽與豫州都與董卓勢力鄰接,即便是出於鞏固新得州郡的考慮,他們也應北上討伐董卓。孫堅後率荊、豫之卒,擊破董卓於陽人。初平二年四月,董卓還長安。孫堅則在董卓退走後進入劫後的洛陽,但不久即撤軍。
  董卓退回長安後,關東諸軍未繼續向關中進發,而開始相互兼併、殘殺。初平二年七月,袁紹誘使公孫瓚攻韓馥,以此脅迫韓馥讓冀州於他本人。他又趁孫堅率軍出征未歸之時,遣周日禺為豫州刺史來爭奪該州。周日禺襲奪孫堅部佔據的陽城,但後被孫堅引兵擊退。周日禺曾為曹操收合兵眾,還從其攻戰,曹操並以為軍師。
  這樣看來,被袁紹任為豫州刺史可能是出於曹操的謀劃,曹操或許也想以豫州為自己的根據地。對豫州的爭奪以及此前在立幽州牧劉虞為帝一事上的分歧,袁紹主張立劉虞為帝,而袁術始終不肯支持,使得本為從兄弟的紹、術二人反目。袁術還在致公孫瓚的信中稱袁紹「非袁氏子」,這使得袁紹大怒。二人在積此釁隙遂成後,乃各外交黨援,以相圖謀。袁術既與袁紹有隙,又與劉表不平而北連公孫瓚。袁紹與公孫瓚不和而南連劉表。其兄弟攜貳,捨近交遠如此。二袁的分裂與爭鬥對當時關東政局有重大影響,後來二人先後失敗與此也不無關係。
  在孫堅與周日禺爭奪豫州的戰鬥中,袁術遣公孫瓚之弟公孫越助孫堅,而公孫越在交戰中被流矢射死。公孫瓚認為其弟之死袁紹有責任,於是他在破青、徐黃巾後,又進軍界橋。他還以嚴綱為冀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單經為兗州刺史。看來他的目標是囊括冀、青、兗三州。初平三年正月,袁紹在界橋擊敗公孫瓚。此後他在冀州站穩腳跟,這對河北的局勢有決定性影響。而他的勝利或直接或間接影響了袁術、曹操、呂布後來的發展。
  袁術、孫堅擊敗周日禺鞏固豫州後,面臨戰略方向的選擇西北面的河南尹之地在討伐董卓之役中遭到嚴重破壞,東面的徐州屬於陶謙控制,而東南面的揚州袁術在擊敗袁紹所派的袁遺後任陳瑀為刺史。除上述三地外,他們向北可攻兗州,向西南可攻荊州。那麼,袁術、孫堅此時究竟該選擇荊州還是兗州為主要進攻方向呢?
  佔據荊州的劉表為袁紹的盟友。而兗州刺史劉岱原與袁紹、公孫瓚交好,袁紹令妻子居劉岱所,公孫瓚亦遣從事范方將騎助劉岱。後來在袁紹與公孫瓚決裂後,劉岱從程昱計親袁紹。范方將其騎歸,未至,公孫瓚大為袁紹所破。由此看來,劉岱與公孫瓚決裂並倒向袁紹應是在界橋之戰前。如果此時袁術、孫堅合攻劉岱,很有可能擊敗劉岱,進而可擊走據東郡不久、羽翼未豐的曹操。這樣,也就未必會有以後曹操據兗州起家之事了。袁術在佔領兗州後,還可與北邊的公孫瓚夾擊冀州的袁紹。但袁術、孫堅並未選擇這一進攻方向,而是選擇了荊州。
  初平三年(192)正月,袁術為奪取荊州,派孫堅攻劉表於襄陽。後孫堅被劉表部將黃祖軍士射殺。這對袁術是個較為沉重的打擊—,不但他對荊州的圖謀未能實現,而且他再也找不到像孫堅這樣能戰又能與他配合較好的將領了。就在同年四月,王允、呂布等誅董卓。六月,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攻陷長安城。呂布逃往關東,先投奔袁術。開始時袁術待他甚厚,但呂布自恃殺董卓,有德袁氏,遂恣兵抄掠。袁術患之,呂布感到不安就離開袁術,先到河內張楊處,又轉投袁紹。這是袁術第一次與呂布的合作,時間較短,也無成效。如果當時袁術與呂布能結成他與孫堅那樣的關係,對他顯然是有利的。但呂布恣兵抄掠,表明他難受袁術控制。
  還是在那年四月,青州黃巾軍擊殺兗州刺史劉岱。東郡太守曹操領兗州牧,進兵擊破黃巾。這樣,曹操就獲得其重要的根據地兗州,這使得黃河以南的局勢出現了重大轉變。同年,袁術因與袁紹不和而求援於公孫瓚。公孫瓚派劉備屯高唐,單經屯平原,陶謙屯發乾,以逼袁紹。但劉備等人相互間並無緊密配合,也未得到公孫瓚、袁術的有效援助,被袁紹與曹操分別擊破。
  次年春,荊州牧劉表斷袁術糧道。劉表此舉應與此前袁術、孫堅攻荊州有關,並可能也出於奪回南陽的目的。袁術為擺脫困境,並未反擊劉表,而是選擇了新的進攻方向,那就是北上攻兗州。為此他率軍進入陳留郡,屯封丘,並派部將劉詳屯匡亭。此役袁術還聯合黑山餘賊及匈奴於扶羅等。此役曹操採取的策略是先擊劉詳,誘袁術主力前來救援,而後予以擊破。此後他又對袁術緊追不捨。袁術先退保封丘,再撤到襄邑,後又走寧陵(已屬豫州境)。曹操繼續追擊,袁術居然狂奔到揚州九江。
  袁術在被劉表斷糧道後,不應冒險去攻兗州,當時曹操已控制兗州,加上袁紹的支援,是袁術無法戰勝的。如果袁術確實要攻兗州,也應選擇更好的時機,或在初平三年曹操剛領兗州仍在與黃巾作戰之時,或等到可與陶謙聯合對付曹操之時。
  袁術徙壽春後,統領孫堅餘部的孫賁來投靠他。其時袁紹用周昂為九江太守,袁術派孫賁攻破周昂。後袁術表孫賁領豫州刺史,說明他仍欲聯合孫賁控制豫州。但孫賁後來又轉任丹楊都尉,行征虜將軍,討平山越。這或許因為他不願參與中原混戰,而欲往江東發展。興平元年(194),孫策投袁術,袁術將孫堅部曲還孫策。孫策向袁術請求允許他助吳景、孫賁等平定江東,得到許可,他由此逐步佔有江東。此後袁術已難於控制他了。其實袁術不該派孫策而應派他人平定江東。孫策仍然可用,但應以還其父孫堅兵為條件誘使其北上豫州或東攻徐州。
  也是在興平元年,張邈、陳宮在兗州反曹操而迎呂布。荀攸等為曹操守甄城。此時豫州刺史郭貢率眾數萬來到城下,或言與呂布同謀。郭貢求見荀攸,後者認為:「郭貢與張邈等,分非素結也,今來速,計必未定;及其未定說之,縱不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將怒而成計。」郭貢見荀攸無懼意,認為鄄城未易攻,於是引兵去。由此或可推知,郭貢應與陳宮、張邈等一樣,原為曹操屬下。在初平四年袁術敗逃揚州後,曹操控制了豫州(至少豫州的一部分),並任郭貢為刺史。但張邈、陳宮反曹操後,曹操不僅失去了兗州大部,還失去了豫州。這時袁術可能趁機派兵重占豫州(或豫州一部分)。
  呂布佔據兗州大部後,遭到曹操等人的反擊。此時袁術應一面鞏固豫州,一面支援呂布。如果呂布能在兗州站穩腳跟,不但抑制了曹操勢力的復起,而且限制了袁紹勢力的南下。可惜袁術並未採取積極介入的態度,而曹操一旦恢復對兗州的控制,很快就將袁術勢力從淮北逐出。興平二年十二月,曹操剛平兗州,立即東略陳地,當時陳相為袁術所委任的袁嗣。建安元年正月,袁嗣降曹操。此後曹操在荀攸、程昱支持下,派曹洪率部西迎已渡河來到關東的漢獻帝。衛將軍董承與袁術將萇奴拒險阻止曹洪前進。或許袁術雖然自己不願迎漢獻帝,但也不願獻帝落到曹操手裡。
  漢獻帝來到關東後,袁術如袁紹一樣,面臨一種戰略選擇,是否迎獻帝。但他也與袁紹一樣,放棄了這一機會。興平二年冬漢獻帝敗於曹陽,使得袁術對他更加輕視。他認為今劉氏微弱,海內鼎沸,並野心膨脹,欲應天順民。袁術的野心使得他在對漢獻帝的問題上採取了錯誤的政策。而曹操則抓住了這一時機。他在平定兗州後,沒有留下來修整,而是隨即謀取豫州。當他看到控制漢帝的機會後,又將這一舉動與佔領豫州等地結合起來。佔據兗州、豫州等後,曹操基本實現了鮑信且可規大河之南,以待其變的戰略建議。而袁術的戰略形勢則大大惡化了。他僅據有揚州之一部,且難以向各個方向擴張。
  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後,袁紹採取的補救策略是乃欲移天子自近,遣使說曹操以許下埤濕,洛陽殘破,宜徙都甄城。但這遭到曹操反對。而袁術看到漢獻帝被其仇敵曹操控制後,更想稱帝以擺脫政治上的被動,因此他在建安二年僭號並「置公卿,祠南北郊」了。但這其實造成他政治上更大的困境,佔有江東的孫策也借此徹底脫離他。
  初平四年(193)袁術領揚州後,又自稱「徐州伯」,顯示了他在北方失利後,才立足於揚州,又對徐州有野心。但這種野心並未立即轉化為對徐州的軍事行動,而袁術的勁敵曹操借口為其父報仇也在謀取徐州。在初平四年、興平元年曹操兩次進攻徐州過程中,袁術都未給陶謙提供有效支持。
  當時劉備隨田楷救援陶謙,並在興平元年陶謙去世後代領徐州。次年,呂布敗於兗州,投徐州劉備。其間在揚州的袁術面臨三種選擇:攻徐州;承認劉備領徐州並聯合劉備;在呂布投徐州後讓他得徐州。袁術先選擇了第一種方案,但與劉備久戰不克,於是又支持呂布取徐州。不過這樣一來,他謀徐州仍未成功。但袁術是否可以選擇另一種方案,承認劉備領徐州並聯合他對付曹操、呂布呢?這也未必能實現。袁術到揚州後,由於此前對荊州、兗州的攻勢都遭到失敗,他擴張的重點轉向徐州。陶謙去世本來對袁術謀取徐州是一機會,但劉備的介入使他的圖謀未逞。不過,即便他能抑制自己的擴張慾望,轉而採取聯合劉備的策略,也未必真能得到劉備的信任。
  劉備在領徐州前,曾加以推脫,對陳登等說:「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內所歸,君可以州與之。」可見他已對袁術已有戒心。為劉備領徐州事,支持他的陳登等人還遣使詣「盟主」袁紹,並得到後者的認可,而這主要是針對袁術。由此看來,即便袁術欲與劉備和好,也難以真正得到劉備及陳登等人的信任。
  呂布在袁術支持下取得徐州,袁術是將其作為反對曹操、袁紹的潛在盟友看待的。儘管初平三年二人分道揚鑣,但呂布後來與曹操、袁紹結怨更深。由呂布替代轉向袁紹陣營的劉備佔領徐州,對袁術而言是相對有利的。不過,在呂布佔據徐州之初,他密使呂布部將河內郝萌作亂以圖奪得徐州,但此舉被呂布、高順粉碎。此事增加了呂布對袁術的不信任感。後來袁術欲結呂布為援,但由於後者為人「輕狡反覆」,且其對袁術的不信任感難以消除,因此最終沒有結果。
  建安二年(197),袁術遣使韓胤為其子聘呂布女。呂布本已同意,後又聽從沛相陳的勸說:「女已在途,追還絕婚。械送韓胤,梟首許市。」袁術怒,與韓暹、楊奉等連勢,並派大將張勳攻呂布。呂布遣人說服韓暹、楊奉,與他們一起擊破張勳。此次呂布固然無禮於袁術,而袁術卻不應因怒而打無把握之仗。戰而不利,辱上加辱。
  袁術在敗於呂布後,居然又率兵進攻陳國,並誘殺其王寵及相駱俊。陳國距許不遠,曹操率軍親征,袁術得知後大駭,立即退往淮河以南,而其將橋蕤被曹軍所斬,而張勳退走。次年,呂布又交好袁術,並派高順攻破劉備於沛。曹操先派夏侯惇往援劉備,後又親自率軍攻呂布。呂布遣人求救於袁術,但袁術沒有積極救援。呂布「唇亡」,袁術「齒寒」。此時袁術再也不可能找到任何盟友了,除非向袁紹「低頭」,即使「低頭」也為時已晚。
  到建安四年(199),因「淫侈滋甚」致使「資實空盡,不能自立」,袁術燒宮室,奔其部曲陳簡、雷薄,但被陳簡等所拒,士卒也散去。袁術困窘,此時終於想投靠袁紹,歸帝號於袁紹,並欲北到青州從袁譚。然而,曹操派劉備邀擊袁術,他不得已走還壽春,途中病故。
  在漢末群雄混戰過程中,袁術最大的戰略失誤之一是未能採取適當策略避免使袁紹成為其戰略敵人。如果袁術在初平年間不與袁紹交惡,袁紹聯合、扶植曹操的必要性大為降低,他就不必在初平、興平年間主要依靠曹操來使其免受黃河以南的威脅。而袁術則有可能繼續保有豫州及荊州南陽乃至佔領兗州。但二袁的反目終使外人得利,他們兩人也先後滅亡。
  除此以外,袁術另一重要戰略錯誤是在關鍵時期選擇了錯誤的進攻方向,尤其是初平三年應將進攻方向選在兗州而非荊州。初平三年孫堅死於荊州、曹操獲得兗州以及公孫瓚敗於界橋,都直接或間接影響了袁術後來的結局。他的另一個戰略錯誤就是未能迎立獻帝卻謀求自立,這使他在政治上空前孤立。最後,袁術未能對敵人的敵人進行有效的幫助包括在徐州對抗曹操的陶謙以及與曹操爭兗州的呂布。曹操終於鞏固兗州後來又佔領豫州、徐州,形勢發展至此袁術已難有作為了。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