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社會] 韓國瑜讓韓粉找到「自己人」:韓流是超越藍綠統獨的新認同政治

韓國瑜讓韓粉找到「自己人」:韓流是超越藍綠統獨的新認同政治

猶記得去年(2018年)5月,韓國瑜甫贏得黨內初選,代表國民黨角逐外界視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高雄市長寶座。十四個月後,韓國瑜再度贏得黨內初選,只是這次是以高雄市長的身份,代表國民黨角逐2020年的總統大位。韓國瑜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崛起,代表的意義是什麼?他出線之後,未來兩大政黨對抗的主軸又會是什麼?

去年縣市長選舉後期,韓國瑜憑藉著「拼經濟」、「發大財」的號召,搭配中華民國的圖騰,捲起的韓流不但讓國民黨在高雄的劣勢翻轉,也間接帶動了國民黨在其他縣市的選情。即使民進黨以「護主權」的訴求力抗「拼經濟」,但主權牌終究沒有在地方選舉中發酵,除了原本大半綠地淹沒於韓流當中外,也幾乎賠上了蔡英文的連任之路。

但過去幾個月來,隨著美中經貿對抗加劇,臺美關係加溫,中共強調「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刺激,及香港反送中議題的激化,蔡英文政府順勢以親美護臺灣為主軸,不只拉抬了她的聲勢,也為她贏得民進黨初選。在未來的大選當中,我們可以預見蔡英文總統還是會延續這樣的路線,試圖說服選民:「護主權」是最重要的,而她將是最能夠實踐這項使命的領導人。

當「護主權」的重要性在外在條件的催化下,逐漸取得國內政治的話語權時,強調「拼經濟」的國民黨,又該如何自處?其實,這次國民黨初選的主要候選人,不論是韓國瑜、郭台銘、還是朱立倫,哪一個不是在談「拼經濟」?但顯然大家拼的方式並不相同,國民黨的初選結果也著實突顯了這項差異—即對於韓國瑜的支持者而言,拼經濟只是主題,他們更在意的,是韓國瑜這個人本身所代表的意義:不論是因年金改革權益受損的外省退休軍公教族群、多年來薪資凍漲的工薪階層、生意有一搭沒一搭的自營商、小販,或是擁抱中華民國圖騰,但自中華民國民選總統以來,長期被邊緣化的意識型態選民等,都在韓國瑜身上找到了投射點。這些選民之所以成為所謂的「韓粉」,或許始於理性「拼經濟」的號召,但經歷了選戰動員及過去幾個月的發酵,韓粉的概念已奠基於感性認同,是一種能夠輕易區分「我群」及「他群」的社會認同感,讓他們義無反顧地支持韓國瑜。他們都覺得自己可以在韓國瑜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到親切。那是一種「你是我們『自己人』」的感覺!

這種靠認同感來爭取支持者的候選人,一向不是國民黨的典型。國民黨過去的總統參選人,都是強調理性說服,而不是感性認同。相對地,民進黨在選戰當中最擅長的就是認同牌,基於認同挺到底的概念,過去只有在民進黨候選人身上看得到,這次卻出現在國民黨。只是,不似民進黨往往以臺灣本土性做為切割我群與他群的基礎。韓國瑜認同感之所以能夠成型,主要奠基於過去多年來,長期處於經濟、政治上弱勢者的相對剝奪感,而韓國瑜自身過去十多年的沉浮歷程,正是這種被邊緣化的寫照。

於是,2020年的總統大選,仍會是「護臺灣」與「拼經濟」的延長賽嗎?抑或如同國外媒體最常說的,是傳統「反中」對上「傾中」的大戲?還是近期蔡總統所設定的,是「民主」對上「威權」的制度與價值之爭?顯然,這些標籤都無法突顯韓國瑜認同者的特質。當韓國瑜初選獲勝後,支持者立刻高掛「庶民總統」這塊看板時,「庶民」對上「權貴」這種反建制色彩的我群對上他群的概念,或許才會是韓國瑜未來主打的選戰主軸。目前我不確定上述哪一個會形成最後的選戰主軸,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場選舉必將會是一場區分我群與他群的認同大戰,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TOP

某種程度上來說 韓粉才是真的超越藍綠
大白若辱 實話最傷人 蠢蛋就是傷不起

TOP

韓粉應該說是支持認同中華民國的人,而不是純支持韓國瑜這個人

TOP

個人是支持韓國瑜
但是我並不支持所謂的愛與包容!

我只想請教各位:民進黨值得我們愛與包容嗎?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