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社會] 王德威:操作白話、古文 過於粗暴淺薄

王德威:操作白話、古文 過於粗暴淺薄

中研院士、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座教授王德威表示,政府如果對台灣人文精神有真正的關懷,應該把高中課綱的修訂視為「前瞻計畫」,放開胸懷,「真正的經典,可長可久,是沒有古典和現代之分的。」

「經典沒有時代跟國籍分別。」王德威說,在西方中學以上和大學本科,都有原文經典的課程,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開始讀,學習的國家和文化也涵蓋法國、英國到北美。很少人拿經典的時間性,以及民族和國籍認同大作文章。

王德威說,不該把中國的問題無限上綱到意識形態。文言文一直變動,每個朝代有不同的文言文代表,硬把2000年的文言文,打成不可救贖的對象,「這是一種汙蔑。」 無論在台、港、新、馬,甚至歐美的華語社會裡,文言文已滲透在日常生活,應該在不同層次上探討「什麼樣的文言文對當代的學生有用」,而不能只因為是文言文,就認為是過時、大中國的東西,就棄之不顧。

「投票表決經典,是不可思議的做法。」王德威說,政府不該刻意地以高中課綱作為急迫的政治表態。使用經典/非經典、白話文/古漢文等名詞操作,都過於粗暴和淺薄,應平心靜氣、廣義看待經典,才能維護台灣人文精神可長可久的豐富性。

他擔心,若高中國文的文言文課數比例再下降,中產階級以上的父母,一定會把孩子送到補習班學習古典文學,培養語文能力,而弱勢學生則失去了學習更複雜語文和經典的機會,「這可能是課審委員對非菁英階層孩子學習機會的最大戕害。」

中研院中國文哲所長胡曉真指出,國語文教育的改革被簡化為文、白之爭,古典、現代之歧異,或者中國文學、台灣文學之分割,實為不幸。事實上語文教學、中國文學、台灣文學、華文文學都是學術專業,無主從之分。

胡曉真說,國語文課程改革的重點,不應局限於篇數與選文,也不是中國文學史、台灣文學史在高中教育中的分量消長。創新教學方式、課文類型多元化(增加小說、戲劇)、培養審美情感、訓練口語表達(例如演講、辯論)、強化寫作能力,這些都是許多文學學者一再呼籲,也正是近年許多教育現場的語文教師不斷嘗試實踐的改革方向。

TOP

民進黨執政什麼怪事都有!
有本事就廢除中文改用台文!

TOP

引用:
原帖由 WLIFE 於 2017-8-26 11:53 發表
民進黨執政什麼怪事都有!
有本事就廢除中文改用台文!
它們會選日文

TOP

民進黨在製造台灣人的無知與文盲,民進黨是在消滅台灣人.

TOP

都去學日文最好....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