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健康] 疫情若再起,台灣如何度過疫苗危機?

疫情若再起,台灣如何度過疫苗危機?

一連兩天,台灣新增九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更嚴重的是,一名泰籍移工返泰時被查出確診,感染源頭可能在台灣。這種情況,與日本女學生自台返日後被發現確診如出一轍,都顯示島內有潛在本土輕症傳播,連廠商都發布公告叫員工別去桃園。政府一方面正在鼓勵島內旅遊消費,人際間接觸增加;另一方面又鬆懈邊境把關,卻不加強入境者及可疑足跡的篩檢。兩者加乘,可能形成防疫破洞而不自知。

上半年台灣的低確診,是政府的因應妥慎加上民眾全力配合的結果,是值得慶幸的成績。但到了下半年,人們的警覺鬆懈,政府的篩檢變成虛應故事,而國內疫苗的研發進度又大幅落後;一旦疫情捲土重來,台灣會不會措手不及?由於台灣感染案例少,絕大多數民眾缺乏免疫力;而政府對入境者不進行普篩,極可能使漏網之魚變成社區中的不明感染源到處傳播。日本女學生和泰籍移工的確診,正是因此而起。台灣無法主動查出他們感染,卻讓兩人返國後才確診,這種消極的態度,自詡是「防疫模範生」不覺得慚愧嗎?

最讓人擔心的,是台灣疫苗研發進度落後的問題。疫情爆發後,蔡政府不斷力推各種相關「國家隊」的組建,包括口罩、防護衣、快篩和疫苗等,一副摩拳擦掌要大顯身手狀。事實上,這四種國家隊,除了技術層次較低的口罩外,其餘幾皆面臨不同程度的問題。例如,「防護衣國家隊」最近即發生政府大砍防護衣七成訂單的事,引發廠商不滿。「快篩國家隊」則是上市時程一延再延,最近更傳出兩家廠商向印度市場探路,結果一家未獲核准、一家自行撤件,等於打了「快篩國家隊」一耳光。

疫苗國家隊的情況則更嚴峻。七月初,前副總統陳建仁還稱「疫苗研發進度順遂」,並建議「高風險和醫護人員外購,一般民眾等國產疫苗」的「雙軌制」。事實則是,國產疫苗最快要到八月才能進入第一期人體臨床實驗,最樂觀估計是明年第二、第三季量產,悲觀者則認為需等到明年底甚至後年初。相對於此,如英、美、德都有研發團隊已經或即將進入第三期的人體臨床實驗,大陸官方研發的疫苗則完成二期臨床實驗。在這諸多候選疫苗中,預計最快今年九月可小幅生產,正式量產約在今年底或明年初。

台灣受限人口規模與市場,國內疫苗自給率偏低是長期現象,疫苗研發難度可想而知。何況,這次台灣新冠肺炎發生率太低,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需要上萬人參加,難以達陣。尤其,政府或國內藥廠投入的經費和資源都難與西方大國相比,但蔡政府竟決定專注發展「疫苗國家隊」,卻不思和其他國家的研究室或藥廠合作,顯非明智之舉。

衛福部長陳時中近日表示,政府將斥資一百多億元,尋求外購疫苗、授權生產和自行研發三路並進;可見,衛福部也發現問題的嚴重性。由於台灣在追求「國家隊」的虛榮上已浪費太多時間,無論外購或授權,都只能仰人鼻息,處於被動。相形之下,南韓從普篩、快篩不斷累積防疫研發能量,已獲多個國際疫苗團隊主動尋求合作開發生產疫苗;一旦研發成功,將優先受惠。政府務實務虛之別,一覽無遺。

在先前的防疫大內宣中,蔡政府鎖定中國大陸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窮追猛打;但在四個較具希望的候選疫苗中,大陸和WHO主導的各占其一。在反中情緒下,蔡政府不太可能將大陸疫苗列為選項;WHO和「比爾蓋茲基金會」合作主導的疫苗,則是台灣爭取採購的對象。即便WHO不計前嫌,但台灣在並非研發國、又非該團隊認定的「低收入國家」情況下,優先取得的機會恐也不大。一旦疫情重來,台灣將如何面對買不到疫苗的危機?

TOP

台灣需要疫苗嗎?
台奸民進黨犬養的817綠北七都可以神功護體擋子彈了
要疫苗 你開民進黨817綠北七的玩笑是吧
大白若辱 實話最傷人 蠢蛋就是傷不起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