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中國人飼養金魚起源自何時? 有沒有野生的金魚?

中國人飼養金魚起源自何時? 有沒有野生的金魚?

金魚是中國人培育出來的,可以說是中國人智慧的又一傑出表現。而野生金鯽魚(現在飼養的金魚是由鯽魚馴養而成)的發現在晉代(265—420)的文獻中已有記載。詳情如下:


金魚,可以說是魚類家族中品種最豐富,色彩最鮮豔,最具觀賞價值的一類魚。

  金魚是世界各國普遍飼養的一種觀賞魚,它身姿奇異,色彩絢麗,可以說是一種天然的、活的藝術品,給人以美的感受,人們也把它作為美好吉祥的象徵。金魚是中國人培育出來的,可以說是中國人智慧的又一傑出表現。

  為了觀賞而養魚可追溯至西周,不過那時還都是魚養在池塘中。古代作為觀賞的魚有:鯉、鯽、鰍等。人們從天然水體中專門捕撈色彩鮮豔的鯉、鯽、鰍進行飼養。在自然界中,很難見到紅色的鰍,而在江南一帶紅色的鯉和鯽則比較常見。生物學家陳禎對金魚曾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從遺傳學方面證明了金魚和鯽魚屬於同種。所以現在飼養的金魚是由鯽魚馴養而成的,古人稱它為金鯽魚。從這種金鯽魚到後來千變萬化的金魚新品種,能在數百年這樣短的時期內完成人工選擇,在世界野生動物馴化史上堪稱奇跡。


  野生金鯽魚的發現在晉代(265—420)的文獻中已有記載。隋唐時期,已經在池塘中飼養金鯽魚了。正式將金鯽魚當作觀賞魚,並且開始進行其家化的遺傳研究是在宋代(96-1276)。宋朝時,杭州西湖南屏上,有一興教寺池,飼養著十幾條紅黃顏色的鯽魚。蘇東坡出任杭州通判後,曾在游西湖時寫下“我愛南屏金鯽魚,重來附檻散齋餘”的詩句。可見當時杭州已有供給其一定的食物,這是半家化的開始。那時的金鯽魚只是色彩鮮豔美麗,其他方面與野生鯽魚沒有差異。


  南宋時,宋高宗趙構迷戀、玩賞金魚,宮廷內外養金魚成風,於是杭州一帶應時出現了專門養魚的行業。他們的養魚池中只養金魚,池中的金魚就不會與其他魚雜交,也避免了種間鬥爭,因而金魚比較容易繁殖和保存新出現的變異。除給金魚喂餅餌外,還喂污水中的小紅蟲,使金魚得到充足的營養。為了迎合人們對新奇異種的喜好,養魚者十分注重異種金魚的出現與繁殖,此時無意中已經開始對金魚進行人工選擇了,使新的變異得了保存下來。至此,金魚由半家化轉入池養家化期。此外,宋代時,在魚病防治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經驗。


明代金魚飼養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普遍用盆來飼養金魚,而且當時飼養金魚已普及到民間,金魚品種逐漸增多。盆養避免了金魚在池中交配產卵的混亂雜交,分盆育種,特異優良品質容易保存下來。明代闡述金魚的專著《朱砂魚譜》強調了人工選擇培育新品種的重要性。指出養魚如同國家選用人材,供選擇的數目要大,選擇要嚴格。在每年夏天從市場上買幾千條魚,分數十盆飼養,每日把不需要的金魚拿掉,結果100條中可能只留下一兩條,把留下的金魚並作兩三缸精心飼養,並且讓它們進行繁殖,新奇的品種就能培育出來。300多年前,中國人對金魚的遺傳變異性進行了有意識、有目的的人工選擇,從而培育出金魚新品種。明朝時金魚已有幾十種,主要是以色彩來確定名稱,而很少區分品種。如有純紅、純白、黑眼、梅花片、波浪紋、七星紋、金管、銀管等。


  在由野生經半家化、池養家化到盆養家化的一系列過程中,環境條件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因而金魚在各方面逐漸出現了變異。這些變異又被人工選擇所加強,終於形成了形態和色澤極為繁多的現代金魚品種。由於盆養環境中金魚活動範圍小,不存在激烈的生存競爭,所以金魚變得短而粗,腹部膨大,鰭發展成長寬狀而且分頁,鱗片中的色素細胞起了變化,分化成不同的彩色。


  達爾文查閱了包括金魚培育在內的中國古代生物科學資料,這對完成他的進化論有極大的啟發。他在《物種起源》一書中,一再強調中國人民對人工選擇及變異理論的卓越貢獻。並指出,他在中國的著作中找到了其生物進化學說賴以建立的重要事實。這充分證明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生物進化和遺傳育種理論曾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金魚及其飼養技術在明代開始外傳,1502年傳入日本,17世紀末傳到英國,19世紀初傳到美國。現在世界各國都在飼養金魚,金魚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