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春捂秋凍須謹慎不適用所有人

春捂秋凍須謹慎不適用所有人

進入10月,我國北方寒意開始悄然來襲,但不少人出門依然一副夏天打扮。有關專家提醒,“春捂秋凍”並非適合所有人,過分“秋凍”容易讓疾病上身。


“春捂秋凍”並不適合所有人

據了解,由於一些人過分貪涼,最近各大醫院感冒、胃寒患者人數驟增,中老年人支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擴張發病率也比平時高。疾控專家說,適當“秋凍”,可增強皮膚的耐寒力,但“秋凍”並不適合所有人,體虛、患有慢性疾病及年老多病者,應注意保暖。


心血管病人不宜“秋凍”。

人體受寒冷刺激後,​​易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循環外周阻力加大,血壓升高,心臟搏動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誘發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和促使腦血栓形成。心腦血管病人應避免“秋凍”及長時間逆風行走,根據天氣變化適時添加衣服,注意保暖,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積極防治感冒。


普通人要適時增減衣物。

對於普通人而言,要適時增減衣物,不可驟增驟減,也不可增加過多,以利於身體適應氣候轉冷。“潤燥”是秋季養生大法,飲食上要注意用清淡滋潤之品預防秋燥。

秋風乍起,早晨起來,會感到絲絲涼意。老話說,春捂秋凍,但對女性而言,尤其像肚臍、後背和雙腳可凍不得,反而要捂一捂。


女性秋季有三個部位千萬不能凍,務必要“捂”。

1、捂肚臍:拒絕露臍裝,蓋被不如穿衣

初秋的天氣,早晚涼,白天暖,沒有夏天的汗流浹背,也沒有冬天的寒風瑟瑟,愛美的女性自然不會放過如此秀身材的好時機,於是,露臍裝成了街上一景。肚臍歸屬任經,對女性而言,私密重要的器官都歸這裡管,風寒入侵會誘發痛經等婦科疾病。還有,晚上睡覺喜歡蹬被子的人就別指著被子護肚臍了,還是穿上睡衣更保險。


2、捂後背:涼蓆趕緊撤走

入秋後,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只有聚足陽氣,才能“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襲了。後背上的督脈有溫陽的作用,因此,養護陽氣就要讓後背暖一暖。睡覺還鋪著涼蓆的趕緊撤下來吧。


3、捂雙腳:穿涼鞋要穿襪,睡覺不妨也穿襪

“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頭部適宜保持相對低溫,而足部應注意保暖。腳上有很多穴位,如足三陽經的起點,掌管著肝脾腎等重要器官,受風著涼自然會影響這些器官的正常工作。熱水泡腳、入秋不再穿涼鞋都是暖腳的好習慣。還不捨得脫去涼鞋的人,一定要穿上襪子再穿涼鞋。手腳冰涼及體弱的人,不妨晚上穿雙薄襪子入睡。此外,秋天皮膚幹,腳跟容易裂,洗腳後穿上襪子睡,還有很好的保濕效果。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