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梅毒剋星得來不易

梅毒剋星得來不易

大公報
2002-02-22
報道,溫哥華正面臨發達國家人均情況最嚴重的梅毒威脅。該市衛生部門擔心這種曾經被認為幾乎已在北美絕跡的性傳染病,會大規模蔓延;現時主要在妓女中蔓延,但感染率為發達國家之冠。梅毒曾是全球最猖獗的性病之一,後來受到遏制,應歸功於保羅埃利希的努力。

保羅·埃利希 (一八五四—一九一五) 是德國內科醫生、細菌學家、化學家。一八九六年,他接受了斯特格里茨新成立的血漿研究所所長職務,翌年轉往法蘭克福的實驗醫療研究所工作,在這裡他研究了非洲昏睡病、梅毒和其他傳染病。兩年後,他宣布發現了「洒爾佛散」 ( Salvarsan) ,一種對梅毒有特效的化學合成藥物。他堅持用這種砷製劑對梅毒患者進行治療,取得顯著效果。「洒爾佛散」 (化合物編號六○六,故又名「 606」 )得來不易,乃埃利希在合成和試驗了千種化合物之後才發現的。為了尋找消滅鏈球菌的藥物,他在「 606」結構的基礎上還試造了三千種化合物。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