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如何治療念珠菌感染

如何治療念珠菌感染


2014年02月28日      家庭醫生在線

念珠菌是陰道內的一種常見的菌種,在月經期前後、停經期或生產後,當陰道酸度減少,黴菌和細菌之間正常的平衡被破壞時,念珠菌數量會急速增加而造成感染。
應盡量除去與本病發生有關的誘因如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皮質類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病人須考慮停藥或減量;若有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等並發病應予以相應的處理;保持患處幹燥清潔。
一。內用療法
(一)制黴菌素:本品可抑制白色念珠菌,但不易從胃腸道吸收,故僅適於消念珠菌病化道感染或作為霧化吸入治療呼吸系統感染。內服每次50萬∼100萬單位一日三次連用1∼2周。
(二)兩性黴素B及球紅黴素靜滴治療內臟念珠菌病有一定效果,但毒性較大,須註意觀察,國產廬山黴素與兩性黴素B有相似的療效。
(三)克黴唑:成人每日劑量2∼3克分三次內服,連續用2周。
(四)酮康唑:成人量200mg,每日一次即可。還有人提 出本品200 mg,隔日服一次與每日一次,效果相同。
(五)大蒜註射液20∼40ml,加入葡萄糖液靜滴,每日一次。療效較滿意,毒性亦小。
(六)轉移因子肌註隔日一次或內服甲氰咪胍300 mg,每日四次,可以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對促進病人康復有裨益。
二、外用療法
皮膚粘膜念珠菌僅采用外用療法即可奏效。臨床應用可酌選龍膽紫、制黴菌素、兩性黴素B球紅黴素及咪唑類藥等作主藥,配制成溶液、軟膏、泥膏或乳劑以供使用。
三、局部療法
(1)2%克黴唑、咪康唑或酮康唑霜;或復方雷鎖辛搽劑,外搽,每日2次,主要適用於多種皮膚念珠菌病。伴紅痱的丘疹形念珠菌病尚可外搽含制黴菌素的硫磺爐甘石洗劑,每日4一6次。間擦疹常需加用撲粉。
(2)制黴菌素搽劑(制黴菌紊10o萬U,甘油10ml,蒸餾水加至60ml),主要適用於鵝口瘡及生殖器念珠菌病,外搽,每日2∼3次。
(3)制黴菌素栓劑(每個5萬一10萬U),適用於念珠菌性陰道炎,每晚一次,連用1一2周。
(4)多聚醛制黴菌素5萬U加生理鹽水5ml,或兩性黴素B5mg加註射用水20m1,作氣霧吸入每日2∼4次適用於口腔及呼吸道念珠菌感染。
四、全身療法
全身療法主要適用於各種內臟念珠菌病及嚴重的皮膚粘膜念珠菌感染。
(1)制黴菌素:每日200萬∼400萬U,分4次口服,兒童5萬∼10萬U/kg·d。該藥在腸內極少吸收,主要用於消化道念珠菌病。
(2)酮康唑:0.2g,每日一次。療程視感染類型和患者的反應而定。肝功能異常者慎用。
(3)伊曲康唑: 200mg,每日一次,連用4周以上。
(4)兩性黴素B(0.5∼1mg/kg·d)靜脈點滴,或合並口服5-氟尿嘧啶(150一200mg/kg·d),可有一定協同作用,以提高療效。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