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陰部皰疹的病因有哪些

陰部皰疹的病因有哪些


2014年05月27日      家庭醫生線上   

生殖器皰疹(Genifal Herpes,GH)即發生於生殖器部位的單純皰疹,是病毒性傳染性皮膚疾病,中醫屬於熱瘡的範疇。它與發生於口角外的單純皰疹不同,絕大多數通過性關係傳染。那麼,陰部皰疹的病因有哪些?
發病原因: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是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HSV是皰疹病毒的一種,為較大的DNA病毒,其直徑為150∼200nm,中心球狀區為雙股DNA構成的核心,外面被覆由162個殼微粒排列成的立體對稱的20面體,周圍有含類脂質的包膜。
傳播途徑:
HSV主要經過皮膚,粘膜或破損處進入人體內,首先在表皮或真皮細胞內複製,不論有無臨床症狀,病毒在局部充分複製後感染感覺神經或自主神經未稍,病毒沿神經軸索進入神經節內的神經細胞中,動物實驗發現,從皮膚粘膜接種HSV到神經節內的神經細胞發現病毒,大約2天時間,可見其感染速度相當快。
HSV-1通常由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膚粘膜密切接觸感染,所以HSV-1常潛伏在三叉神經根和頸上神經節內,故臨床所見主要是顏面部位的皰疹,HSV-2主要因性行為傳播,生殖器接觸而感染,所以HSV-2則常潛伏在骶神經節內,故臨床主要表現為生殖器皰疹,患者血清學均為陽性,可終生有泌尿生殖道HSV間歇性活動。
細胞免疫功能降低:
在原發性感染後4∼5天,體內可產生針對HSV的中和抗體和補體結合抗體,使復發性單純皰疹的病情減輕,並不發生病毒血症,但不能制止其復發,單純皰疹的復發與細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密切關係。
感染最初階段,病毒先在神經節及與之相接觸的神經組織內複製,然後通過感覺神經到達其未稍而使與之相關的皮膚,粘膜表面發生皮損,病毒從外周感覺神經擴散到皮膚,粘膜,這一情況,可以解釋表皮大面積受感染和遠離原發部位新病損發生的原因,原發性HSV感染病人常有這些特點,而且從遠離接種部位的神經組織中發現病毒,初次發病臨床症狀消退後,在神經內不再分離到感染性病毒,在細胞表面也檢不出病毒蛋白,各種刺激因素,如免疫抑制,勞累,感染,精神創傷以及皮膚神經節創傷等都可引起病毒復活。
原發感染緩解後,神經節中找不到感染的病毒和病毒結構蛋白,潛伏感染神經細胞中的病毒基因組和顯性感染不同,前者HSV的DNA是環狀的,在潛伏感染的小鼠神經細胞核內和人的三叉神經節中檢出的RNA轉錄物中可與編碼早期基因ICPO的區域雜交,此RNA是編碼ICPO的DNA互補鏈轉錄來的,此“反義”RNA可能參與維持神經內潛伏感染但不參與建立潛伏感染,維持潛伏感染的機制不清楚,似乎潛伏感染的細胞僅有HSV蛋白質的部分轉錄。
HSV可分為兩種抗原型,即HSV-1和HSV-2型,HSV-l型感染99%以上發生於口,咽,鼻,眼及皮膚等部位,而HSV-2型感染則常見於GH,據統計,GH病原體的90%為HSV-2,10%為HSV-1,兩者在許多方面不同。
HSV耐冷怕熱,在50∼52℃水中可迅速滅活,4℃時可存活數周,-70℃時可存活數月之久,但在乾燥環境中,溫度雖高也可使其存活時間延長,HSV對常用的消毒劑敏感,0.5%甲醛溶液,l%來蘇水溶液或肥皂水等均可使其滅活。
發病機制
HSV存在於GH病人和病毒攜帶者的皮膚,黏膜的分泌物,唾液和糞便中,它經呼吸道,口腔,生殖器的黏膜和破損的皮膚處侵入人體,在入口處生長繁殖,後經血液或神經通路播散,引起原發性單純皰疹的損害,若發生於口,鼻及眼周圍者,即為口唇皰疹,而發生於生殖器部位者,即為GH,部分呈無症狀的隱性感染狀態。
當原發性單純皰疹的病變消退以後,HSV並未消除,而是潛伏於人體的黏膜,血液和感覺神經節內,在GH,HSV常潛伏於骶神經節內,並經唾液,血液和黏膜分泌物排毒,由於神經細胞缺乏病毒繁殖所需的特異性轉錄酶,因而HSV在神經細胞內保持靜止狀態,一旦機體抵抗力降低,在某些誘因如發熱,受涼,日曬,情緒激動,消化不良,月經,機械刺激或放射線照射等因素的作用下,使潛伏狀態的HSV啟動,從後根神經節中釋放出來而引起復發性單純皰疹。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