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食品殘留亞硫酸鹽 安全限量內不擔心

食品殘留亞硫酸鹽 安全限量內不擔心

食品殘留亞硫酸鹽 安全限量內不擔心

食品添加亞硫酸鹽後的殘留量(以二氧化硫計),如在安全限量標準內,可不必擔心,因為人體內具有可以代謝的酵素,且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但對某些特殊體質者而言,可能會引起哮喘等呼吸道過敏反應,必須注意。食藥署表示,現行可使用亞硫酸鹽的食品範圍,包括:金針乾製品、果乾、脫水蔬菜、樹薯澱粉、糖漬果實、蝦類、貝類、蒟蒻等加工食品。

二氧化硫與水反應後會變為亞硫酸,具強還原性,有抗菌、脫色的功能,可抑制黴菌、酵母菌、細菌的生長,並降低食物的酸鹼值,防止維生素C降解,抑制造成蔬果褐變的多酚氧化(酉每),也能防止非酵素氧化褐變反應,避免食品色澤劣變,但卻有破壞維生素B、引起過敏及產生異味等的缺點。在食品加工上,考量製程添加便利性,常使用含鈉離子、鉀離子等的亞硫酸鹽類。

為維護廣大民眾的飲食安全,食藥署呼籲,業者使用食品添加物以達食品使用目的之最少用量為原則,並應確實符合「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相關規定,衛生機關對於市售食品之食品添加物持續進行監測,如業者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8條,有關食品添加物規格及其使用範圍、限量規定,依同法第47條第1項第8款,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百萬元以下罰鍰。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